图为广西河池市南丹县车河锡、锑尾矿库,该尾矿库是由亚洲最大的冶炼厂排放堆积而成。 (吴 玮 摄)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近日联合在广西省河池市举行了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院士专家行活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杨铁生表示,该活动目的是通过发挥院士、专家的专业作用,加快推进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发挥基地示范作用,带动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进一步发展。
固废利用刻不容缓
会上,杨铁生介绍,近年来,尾矿、赤泥、钢铁渣、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迅猛增加,并大量堆存,带来了土地、资源、环境、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仅2010年,就有6.8亿吨工业固体废物需要堆存处理,以平均每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占地0.5亩计算,每年将有3.4万亩土地被占用,由于坝体垮塌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更是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但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工业领域的资源消耗量将进一步加大,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也在日益扩大。据统计,2010年,我国主要金属矿产资源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对外依存度,其中铁矿石、铜精矿、铝土矿、锌精矿对外依存度分别为60%、75%、40%和30%,资源短缺愈加成为瓶颈性制约因素。
由此看来,由于资源开采和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与过度依赖资源进口引起的资源供应安全性问题将日益突出。因此,回收利用尾矿、冶炼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中所含有的有价金属组分,可以有效补充金属矿产资源,提高国内资源保障力度。我国城镇化建设每年需要160亿吨以上的非金属矿物资源,充分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代替天然矿物资源,可以大幅减少天然非金属矿物资源的开发。
据统计, “十一五”期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快速攀升,总产生量118亿吨,堆存量净增82亿吨,总堆存量将达到190亿吨。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也将随之增加,预计总产生量将达150亿吨,堆存量将净增80亿吨,总堆存量将达到270亿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将新增占用土地40万亩。
河池入选首批固废试点基地
广西河池地区锌、锡等资源丰富,是我国的锑都、锡都。其有色金属产业已经成为河池工业的支柱产业,2011年有色金属产业总产值占全社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全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产业企业达到63家,年采选能力达800万吨,年冶炼能力100万吨金属,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品种10余个。在这些荣誉的背后,也带来了有色金属尾矿的处理难题,尾矿的堆积、存放日益突出。
为此,工信部借鉴三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的经验,于去年年初选择了广西省河池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四川省攀枝花市、甘肃省金昌等12个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堆存集中,有一定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础的地区开展试点建设。
此次广西河池 “院士专家行”活动是工信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工作的一项内容,也是第二次在全国12个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中开展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定蕃表示,堆存量增加将使得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加大,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中含有的药剂及铜、铅、锌、铬、镉、砷、汞等多种金属元素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为此,河池市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作为实现循环发展的重点,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条,建成资源循环、废物利用、高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目前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已成为河池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其中广西金山铟锗冶金化工有限公司、广西堂汉锌铟股份有限公司、河池市南方有色冶炼有限公司、河池市津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的工业固废处理项目走在前列。(本报记者 吴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