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围绕重点型号研制对数字化的应用需求,系统地开展了制造业信息化相关工作,数字化技术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极大地缩短了型号研制周期,提高了产品制造质量,提升了企业产品研制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图为哈飞公司制造现场。 (资料图片)
编者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并一跃而至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然而,比照世界工业发展进程,我国仍然是一个后发的、正在不断加速工业化的国家,面临着同时实现工业化和加快信息化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因此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不仅是当前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能力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
工信部自成立以来,始终把推进两化融合作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一方面积极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产品、制造装备、业务流程、生产要素等方面的全面渗透和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设计、生产、经营各环节的集成应用,增强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新型的工业体系。为了展示两化融合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发展成果,总结和推广两化融合的成功经验,2012年6月28~30日,工信部将在北京举办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果展览会”。作为一直以来关注两化融合的媒体和此次成果展的宣传阵地, 《中国工业报》和中国工业新闻网即日起开设 “两化融合成果展”专栏,力图多角度报道各区域、各行业、企业及相关单位两化融合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敬请读者关注。
融合发展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鲜明特征,也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新世纪以来,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在融合中发展,工业经济实力在融合中不断增强。2011年,我国工业竞争力排名已跃升至世界第5位。
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在产业变革和机遇面前,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空间、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社会各领域,尤其是传统工业领域的全面渗透和深度集成,正在成为 “十二五”时期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两化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
两化融合趋势增强物联网拓展应用空间
信息技术是两化融合的有力支撑。在推动信息技术向工业环节的渗透过程中,两化深度融合的趋势不断增强。
目前,在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业关键环节,以数字化为特征的单项应用正在向以网络化为特征的综合集成应用阶段过渡,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得到根本改变;在构建产业链过程中,大型企业和重点行业信息化已开始向产业链协同应用演进,许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内部生产各环节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供应链协同应用,从而实现了企业间系统无缝对接。除此之外,信息通信技术不断融入工业装备中,也推动着工业产品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尽管我国两化深度融合趋势增强,但仍然面临着信息化支撑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潜力未充分发挥、集成应用和协同应用水平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因此,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尤其是拓展物联网技术在工业核心环节的应用,就成为破解两化深度融合难题的关键。
从物联网的技术特征方面看,传感器是物联网的特征, “感知”是物联网区别于互联网的关键。物联网通过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提升了对物理世界的感知能力,从而能够更智能地做出决策和控制。
因此,物联网具有能够游刃有余地渗透到工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核心环节的技术潜力,大力拓展物联网的运用,能够大大地提高生产运营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从某种意义上说,两化深度融合,物联网堪当旗手。
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提升
作为两化融合的黏合剂,电子商务、金融、咨询等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已经成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正在成为当前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在信息化促进传统工业向服务转型的进程中,一批大型骨干制造企业正在走向以 “卖服务”取代 “卖产品”的高端发展道路,涌现出在线运维,个性化服务等一批新业态。此外,信息服务能力的提升,还推动了分期付款、租赁经营等金融服务模式的逐步普及,改变了制造业传统的盈利模式。
电子商务作为生产型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服务水平方面功不可没。不仅大型企业网上采购和销售比重逐年上升,中小企业网上交易和网络营销的利用率也达到了42.1%。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除了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等服务工程外,两化融合还为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具体来说,针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弱、管理水平低、资金不足、市场开拓难等突出困难,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投入应用, “一站式”信息化服务新模式初步形成,网络联保贷款等为中小企业提供 “微贷”的融资模式纷纷涌现。
除此以外,300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辅导站已经覆盖全国地级市,45个城市建立了信息化管理提升服务中心,显著提高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信息化推动行业应用升级工业软件成渗透切口
两化融合是我国的产业战略。在推进两化融合的建设中,通过信息技术在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等行业的覆盖渗透和应用,我国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原材料工业作为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的工业门类,开展两化融合时间较早,基础也较好。其中尤以石油化工和钢铁行业较为突出。目前,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已基本实现自动化,大型钢铁企业普遍采用了较为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装备工业属于我国传统的重工业,随着两化融合的不断深入,我国装备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不断增加。其中,数控化改造的逐步实施,推动了数控机床等装备的智能化程度,某些大型装备技术水平与国外产品不相上下。
消费品工业作为与信息技术融合日益紧密的工业领域之一,在两化融合的趋势下,消费品工业的产品结构不断升级。一些企业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于生产实践,为消费品工业两化融合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环境。
作为两化融合的关键一翼,信息通信产业无疑发挥着促进两化融合向更深、更广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其中,工业软件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强大渗透力的重要切口,也是两化融合的有力抓手。
工业软件是指专用于或主要用于工业领域,提高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经营管理水平和工业装备性能的软件,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和神经。工业软件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制造、工业设计与控制等众多细分行业中,不仅能够提高工业产品价值、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且对于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提升软件产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火如荼地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工业软件的技术创新,更能推动工业软件产业找到新的商业模式,为两化深度融合铺平道路。(本报记者 任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