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深蓝梦想 宝钢大口径直缝钢管下南海
稿件来源:本报讯
近期,中海油正在进行南海深水天然气开发项目的海上施工,工程铺管已逾50公里。根据用户反馈,用宝钢UOE(大口径直缝钢管)焊管产品,他们创造了每天115根的单日铺管纪录。消息传来,宝钢人不禁心潮澎湃,交出的考卷终于换回了优异的成绩,凝聚在UOE焊管上的心血和汗水也更加闪耀和珍贵…… 深邃莫测的大海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在碧波万顷之下,钢铁构筑的 “蛟龙”肩负着人类从陆地延伸向海洋的能源梦想,它就是海洋油气管线。海洋管由于其高强度、高韧性以及良好的焊接性能等高技术要求,一向被誉为管线管 “皇冠上的明珠”,而该领域也长期被国外著名钢企所把持。如何提升海洋石油设施的国产化,推进民族工业的进步,是中海油长期以来的愿望。直到2009年,中海油南海深水天然气开发项目为海洋石油设施的大规模国产化,也为宝钢牢牢撷取海洋管这颗明珠提供了契机。经过宝钢高等级管线管产销研团队前后两年的不懈努力,宝钢UOE圆满完成了南海深水天然气输送管线工程项目4.3万吨、总长81公里的海管合同。其中,难度最大的X70钢级、762毫米×31.8毫米规格全部海底管线管的供货任务全部由宝钢承担。这标志着宝钢UOE实现历史性突破,已具备UOE厚壁海洋用精品焊管的制造能力。
攻坚克难制造能力大幅提升
2010年11月,在宝钢高等级管线管产销研团队协同努力下,钢管条钢事业部成功获得南海深水天然气输送管线管合同。然而,宝钢UOE产线自2008年投产以来,所生产的绝大多数合同为西二线、昆士兰等大口径、中壁厚的管线。此番承接南海深水项目762毫米外径、壁厚达31.8毫米的大径厚壁的管线管,完全没有相关制造经验。试制之初,性能不合、气孔缺陷频发、工模具短缺、精整能力不足、探伤判定等全流程问题接踵而来。经梳理仅UOE本工序就有36项制造能力问题,而且其中很多难题不仅宝钢没有经验,国内其他钢管厂也无可借鉴的成熟经验,最初试制的一次合格率仅为50%,批量供货一度被称做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宝钢人并没有被面前的困难吓倒,而是迅速组织力量投入了攻坚战。宝钢股份钢管条钢事业部、制造部、炼钢厂、厚板部、研究院、检化验中心、运输部等项目团队成员通力合作,制订了严密的生产计划,并严格按用户标准组织生产。在历时11个月、前后共6轮的试制过程中,攻克了炼钢、轧板、制管等环节多个技术难题,同时梳理出各工序质量控制要点50条……在项目团队的努力下,管线管产品质量逐步稳定,批量生产综合成材率达到较好水平,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完全达到用户标准的要求。大径厚壁UOE焊管的工艺制造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实战练兵质量与技能双攀高
南海深水天然气开发项目对钢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很高,任何一个工序细小的变化,都会带来质量的大幅波动。宝钢UOE全流程的营销、生产和技术及设备人员发扬 “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短短3个半月时间内一步一步地试制、调整、再试制、再调整,保障了试制的顺利进行。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去路又被新的难题拦住,产品合格率曾一度在85%左右停滞不前。团队成员意识到焊管质量是全流程各工序点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实现稳定的产品质量必须标准化作业。于是UOE焊管厂从生产过程各个工序进行逐一梳理和排查,梳理出各工序质量控制要点50条;统一四班操作模式,并形成作业长质量检查机制,确保每一项工艺要求的落实。通过标准化作业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一次合格率提升突破瓶颈,攀升至95%以上。在合格率和有效作业率提升的同时,从试制到批量生产的整个实践过程也充分强化了基础管理,锻炼了人员队伍,提升了生产、技术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速度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培养和形成了一支 “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铁军。
性能优异产品获用户认可
目前,中海油在南海的作业采用S型铺管法,即钢管在铺管船上完成环焊对接,然后经过悬挂在船体外的托管架入水。为提高作业效率,要求上船的钢管综合性能优异,尤其是对直接关系到焊接质量的钢管几何尺寸精度要求最为严格。如果钢管椭圆度控制较差,或不同钢管间的椭圆度差异很大,会导致钢管对焊困难。据施工人员反馈,由于宝钢UOE焊管椭圆度小且均匀,施工进度最快,采用宝钢钢管时,施工人员创造了每天最高达115根、约1.3公里的铺管纪录。宝钢制造的焊管经过南海风浪的实践检验,从当初批量制造的 “不可能”业已蜕变成为用户对宝钢UOE海管质量的认可。 宝钢南海深水天然气海底管线管的成功试制和生产,实现了我国海底管道长距离高压输送用特厚壁、高强度管线管的国产化目标,提升了宝钢UOE管线管的综合竞争能力,对宝钢高等级UOE管线管在海洋的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而随着南海深水项目海管的头炮打响,未来必将会有更加广阔的海域等着宝钢UOE焊管去征服,宝钢UOE焊管团队将要迎接更多的挑战。南海深水项目海管是宝钢UOE海底管线管 “精品制造”的开始,宝钢将继续使 “可能”变成“优秀”,从 “优秀”走向 “卓越”。(李倩 严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