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位于龙南县的赣州南500千伏变电站。 (龙南县委宣传部提供)
地处江西最南端的龙南县 (总人口31万,属山区小县)与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山相连水同源,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已经逐渐融入了 “泛珠三角3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加之近几年龙南县委、县政府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致力打造江西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 “桥头堡”,使得工业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进而跃居江西省县域工业经济强县之前列。
2012年5月28日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到, “十一五”期间,龙南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产业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使县域经济进入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新阶段 (“十一五”期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08.24亿元,年均增长43.12%),先后被江西省委、省政府表彰为 “全省工业经济强县”、 “全省开放型经济强县”、“工业崛起先进县”等。
2011年是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龙南县在实施工业强县的过程中,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工业经济更上一层楼。全年规模工业累计实现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均保持50%以上的增幅。全县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40.82亿元,占GDP比重达54.3%,同比提高了1.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6.39亿元,占GDP比重达48.42%,拉动经济增长8.2个百分点。2012年龙南县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
三大 “兴奋”凸显开局飘红
2011年龙南县抓住 “重大项目”这根生命线,着力推动新一轮大开放和大建设,其中三大 “兴奋”凸显了工业经济 “十二五”开局飘红。
一是招商引资兴奋了。2011年龙南县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等优势,以工业园区为依托,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通过产业招商,不断拓展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开放性经济迅速发展。如,成功举办江西龙南 (东莞)招商引资推介会,各类产业协会和客商纷至考察。相继引进金冠电子产业抱团项目、永立磁业、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全年引进外资项目10个,实际利用外资7183万美元,增长10.49%;引进5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8个,实际进资21.17亿元,增长32%。外贸进出口持续攀升,总值达4.5亿美元,增长40.39%,其中出口3.78亿美元,增长54.4%。特别是汇森家具由2008年的年出口347万美元飙增至去年的1.23亿美元,成为全县出口率先破亿美元的超大型出口企业。荣获“2011年度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综合奖”。
二是产业建设兴奋了。随着五矿东林二期、依路玛二期、江西广晟等一批核心项目的加快推进,2011年龙南县着力打造中的四个百亿元产业 (稀土、特钢与铜铝、电子信息、食品药品)加速隆起。稀有稀土金属加工、玩具、纺织服装、食品药品、再生资源利用、电子信息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29.1亿元,同比增长70.64%,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82.1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达36.17亿元、158亿元和18.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2%、55.93%和168%。同时,承接产业的平台在扩大,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到9.31平方公里,新增0.31平方公里,积极推进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设立国家出口加工区的申报工作。为此,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龙南县 “江西省产业经济 ‘十百千亿工程’突出贡献奖”。
三是项目推进兴奋了。2011年龙南县深入推进 “一线工作法”,全力破解项目推进中的节点难点问题。如,800亩电子信息产业园在两个月内完成征地拆迁;加大园区闲置土地清理工作,清查收回工业用地800多亩;以产权调换安置为主的拆迁安置方式改革成效明显;困扰多年的公立医院项目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赣州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与此同时,精丰纽扣、新正耀科技、华星照明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大广高速、永基建工等一批项目快速推进。全年49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3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5.95%。
紧盯珠三角打造 “桥头堡”
江西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前身为江西龙南工业园区,创建于2000年7月,以下简称开发区)先后被批准设立省级稀土产业基地、江西省龙南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省级再生资源利用基地、省级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和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目前珠三角区域已成龙南县重要投资来源地,其投资金额约占引进资金的2/3。另外,港资企业已有134家,实际利用外资5.7亿美元。2011年开发区共引进项目27个,签约资金达41.528亿元,其中外资项目6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53.07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97.38%。
为了把开发区打造成为江西省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 “桥头堡”,龙南县近几年来坚定不移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一方面做优环境,凸显优势,一方面创新模式,择商选资。截止到2011年底,开发区共落户企业252家,其中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5家,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48亿元,开发面积为4.133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8.9亿元,同比增长22.1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31亿元,同比增长51.44%;实现利税17.8亿元,同比增长161.25%;外贸出口型企业实现出口业绩3.78亿美元,同比增长54.3%,安排就业人员32893人。
“大通关”是龙南的独特优势。龙南县虽然不靠海不临江,但工业产品却可以通江达海。因为龙南县拥有我国中西部地区县一级最完善的口岸设施,工业产品在本地直接报关出口。
开发区内矗立着内陆省份县一级唯一的正处级海关、检验检疫机构,通过 “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模式,原来需要转到赣州、深圳报关报检的出口企业在县内就能轻松办理好出口业务,企业转关费用也由当初的每次300元降为现在的每次仅需2元。以龙南海关进出境车辆公路查验场为载体的口岸作业区,为企业搭建了快速通关平台,监管车辆排全省各关区第一,监管集装箱数仅次于南昌。2008年,龙南开通了 “龙南——深圳盐田港”铁海联运,建立起一座 “内陆无水港”,为龙南企业节省近20%的物流成本。与口岸设施配套的外汇管理、加工贸易审批在龙南都设有专门机构,可便捷办理外汇开户、结兑汇、加工贸易合同审批等业务。
与 “铁海联运”相配套的龙南口岸作业区和铁路货运中心将同期建设,届时,龙南县与珠三角对接的大通道将畅通无阻。
为了方便外来投资者快速办理各种手续,龙南县高标准建设了行政服务中心,派驻30多个部门单位设立办事点,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对列入重点扶持的进出口企业,实行 “保姆式、一条龙”服务,及时协调和帮助解决企业在生产、扩建和出口等各个环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为了方便企业的出口贸易,龙南县口岸办积极协调海关龙南办事处、检验检疫龙南办事处,实行24小时通关服务。同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为企业解决项目开发、项目用地、征地拆迁、用工保障等难题。
与此同时,龙南县围绕着产业集群,实施以产业链为主要内容的重点招商,以珠三角为重点区域,瞄准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在承接产业组团式转移和产业链整体转移上取得突破,实行一个产业一支招商队伍跟踪、一批项目配套、一套政策扶持、一批人员服务,促进产业做大、项目做全、企业做强,构建优势工业产业群。
近年来,龙南县成功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其中有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五矿和中国500强企业江苏雨润等)。同时,拒绝了200个对环境有破坏或污染的产业投资项目,共涉及项目投资52.59亿元,产值157.77亿元,税收5.52亿元。
目前,开发区已经形成稀有稀土金属加工、玩具制造、食品药品制造、纺织服装制造、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电子信息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
截止到2011年,六大主导产业企业共计87家,占总数的66%;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0.22亿元,占总量的84%;上缴税金5.57亿元,占总量的84%。
以大项目引领大转型
2012年龙南县牢牢把握 “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围绕建设赣南次中心城市和龙南都市区的奋斗目标,以国家支持赣南苏区发展振兴为契机,坚持以工业强县,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全年安排重大项目35个,总投资156.9亿元),力争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5%,财政总收入增长21%。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该县瞄准世界500强、国内200强和行业50强,紧盯央企以及省部属企业和上市公司,实行集群式招商,力争全年引进内资、外资以及外贸出口分别增长10%以上。记者了解到,2012年2月21日,该县举行了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当日共有8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20.0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项目最大投资额达12亿元,涉及稀土、新型建材、食品药品等多个重大产业。今年第一季度,该县合同引资14.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03万美元。
紧紧围绕打造稀土、电子信息、特钢 (铜铝)、食品药品四个产值超百亿元产业,积极谋划推进一批能改变和提升龙南整体产业布局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四大优势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亿元,稀土产业率先冲破100亿元大关。
充分挖掘整理中央苏区时期龙南县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留下的战争创伤,全力争取在赣南苏区发展振兴规划中的更大份额。全年力争无偿资金7.5亿元以上,争取用地指标4500亩以上。
建立支持优势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的长效机制,强化政策扶持、要素调度、用工保障、服务优化等措施,千方百计提高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5家,新增税收超5000万元企业1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4.27亿元。
努力做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申报工作,打造国字号 “金字招牌”;完成海关大楼搬迁置换,启动龙南公路口岸作业区的申报、建设,推动龙南火车站升级改造,构建赣州南部 “无水港”。(本报记者 金国军 通讯员 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