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迈向100% 神九见证我航天测控通信创新成果
稿件来源:本报讯
13天飞行、14次变轨、2次交会对接以及航天员长时间在太空飞行的测控通信支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钱卫平说,在此次神九任务中,测控通信系统不但以出色的表现经受住了考验,还创造了任务过程中一个又一个辉煌时刻。 测控通信体系逐渐走向成熟 神九所要实施和建立的是有人参与与自动相结合的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对接模式,钱卫平说,这种模式是我国未来建设国际空间站要长久使用的模式。 “这次任务证明测控通信系统能够全面支持未来空间站和空间活动要求。”钱卫平说, “从陆海天基相结合的测控体系结构来说,通过交会对接任务阶段考核,将逐渐走向成熟并固化。” 钱卫平说,神八时初步建成了陆海天基一体化的测控通信系统体系结构,神九在有人状态下通过优化更进一步考核和固化了这一体系,使之成为长久支持中国载人航天活动的优良体系结构。 为神九飞天提供有力支持 从火箭发射升空直到载着三名航天员的飞船返回舱回归祖国,所有这一切,都要在测控通信系统的全程保障下来实现。 “长时间有人在轨飞行,确实对测控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钱卫平说, “概括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更可靠的测控支持、更完备快速的应急处置以及与航天员的实时交互。” 有人飞行任务对测控通信在任务全时段的可靠性要求进一步提高,要保证天地信道的稳定畅通,使指挥决策正确有效,这是对系统的基本要求。 其次,航天员在轨后,需要实施的快速应急处理模式相应增加,都需要地面准确判断故障、快速制定对策、高效进行处置。 第三,在轨飞行期间,地面要与航天员进行广泛的信息交互,系统要提供稳定可靠的信道,飞控也要设置专门的支持队伍,确保能够满足航天员的在轨支持需求,这需要在地面做大量的前期准备。 自主创新开创中国测控通信科技发展新路 钱卫平说,经过20年的发展,测控通信系统在4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支持飞行器测量通信导航能力大幅提高,轨道覆盖率从最初的10%左右达到70%,未来到神十时将会达到100%。 系统的通信传输能力显著提高。从最早建立在地面通信覆盖能力下的有限数传能力,之后形成以两兆为基本带宽的数据与通话合一的基本体系结构。 服务可靠性及保障质量稳步提升。由过去点对点的传输方式向新的扁平化结构发展,避免单点出现问题后对整体传输能力的影响,由此使信息共享程度、系统使用灵活程度大大提高,特别是系统可靠性一旦有问题,对故障的应对处理能力都大大提高。 系统整体功能逐渐增强完善。根据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规划,按国际通用的导航通信领域发展技术模式的目标去建设发展中国的导航通信系统,载人航天将成为整个系统重要支持的组成部分。(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