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策体系 护航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稿件来源:本报讯
核心提示
“十二五”期间,根据产业发展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我国将不断更新完善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强各类产业指导目录的衔接,提高产业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是发挥产业政策作用的重要方面。要加快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和严格实施技术、质量、能耗、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加快建立通畅的产业退出机制,政策重心应由过去倾斜式的结构性政策为主,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为主转变,切实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保障。
产业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工具,是制定和实施财税、信贷、投资等政策的重要依据。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2011~2015年)》高度重视发挥产业政策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及功能的明确要求,指出了“十二五”产业政策的工作重点。
重点产业健康发展政策手段趋于多元
产业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十一五”以来,结合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变化,国家集中出台了汽车、钢铁、水泥、装备制造、软件和集成电路、乳制品、铝工业、造纸、纺织机械、家用电器、医药、船舶、轮胎等行业的产业政策,我国产业政策体系不断丰富完善。总体上看,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征: 政策目标聚焦化,更加注重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升级。 “十一五”期间,紧密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变化,针对汽车、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我国先后制定完善了一系列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文件,促进重点产业健康发展和结构调整升级。 政策手段逐步多元化,引导、规制和法律等多种手段共同发挥作用。除了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引导手段继续发挥作用外,规制和法律手段也逐步完善,其中,建立和完善行业准入条件是产业政策工作创新的重要举措。行业准入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环境、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与安全、质量、技术、规模等方面建立严格标准,提高准入门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控制新上项目的做法。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研究其他行业的准入条件,并加紧制定新兴领域产业政策条件的实施范围。
科学引导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产业转移,促进集聚发展与和谐发展,既是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我国工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重要途径,将贯穿于工业转型升级的整个过程。《规划》提出,贯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力合理布局。工信部组织编制 《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是开展产业转移工作的切入点,目的是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宏观指导,从地区、行业等不同角度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产业转移工作规范、有方向,便于操作,从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编制 《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也是调整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在充分考虑地区产业特色和差异的基础上,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政策措施。 《规划》提出,充分考虑资源状况、环境承载能力和区域发展阶段,研究实施针对特定地区的差异化产业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差异化产业政策不能遍地开花,并非一个省市、一个地区搞一个政策,也不能在环保标准方面搞差异化,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应该是一视同仁的。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将逐步健全差异化政策的框架及体系,发挥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各方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政策效果
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由政府对产业领域的资源配置过程,进行科学、必要、适度、适时引导和调控的经济政策,是制定和实施财税、金融、贸易、土地、环保、安全、知识产权、质量监督、标准等政策的重要依据。只有加强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产业政策才能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和落实,政策效果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11年4月,财政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制定了 《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了资金申报、审核下达、分配使用的程序和要求。在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过程中,工信部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积极协调促进各部门出台政策措施,不断优化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环境。 工信部与各部门加强配合,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不提供土地,不给予信贷支持;对部分高耗能产业的限制类、淘汰类生产能力实行了差别电价;加强产业政策与生产许可政策的配合,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生产企业不予颁发生产许可证、不给予产品出口资质等。 下一步,相关部门仍需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政府采购、土地、环保、安全、知识产权、质量监督、标准等政策的协调配合。要进一步研究探索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价格、土地、环保等其他经济政策协调配合的长效机制,加强其他经济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以更充分地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本报记者 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