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低压电器:更新换代与群雄竞技
低压电器是电机工业的基础元件,其产品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电力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一般而言,低压电器是指在1200伏及以下交流电压、1500伏及以下直流电压的电路中起通断、控制或保护等作用的电器,是低压系统中配电、控制和保护线路及用电设备的重要电器元件。
20世纪70年代,国际低压电器技术和制造工艺水平飞速发展,第二代产品渐成主流,而我国低压电器尚处在第一代产品时期。其升级换代,发端于矿井电压等级的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煤炭工业部规定,煤矿井下供电电压从660伏提高到1140伏,第一代低压电器已无法满足要求,一机部随之下达了试制千伏级低压电器的任务。从此,低压电器进入更新换代、引进技术和夺标攻关的新时代,并形成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抢占市场的新格局。
1978年11月,一机部在遵义市召开 “低压电器产品质量整顿和系列更新换代会议”,要求整顿现有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更新换代第一批产品94个系列441个品种,淘汰241个系列612个品种。会议落实了工作进度,建立了统一设计工作技术责任制,还对产品质量分等规定进行了讨论。
1982年7月,机械工业部在沈阳市召开第二次低压电器更新换代会议,决定将自行设计更新换代的产品调整为56个系列,后来又增加了JR20热继电器。会议交流了产品更新换代的工作情况,讨论了统一设计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落实 “六五”期间低压电器科研项目。
引进制造技术,推动行业进步。为提高低压电器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15家低压电器企业通过机械工业部和有关省市机械厅局的安排,先后从联邦德国、日本、美国和丹麦的10家厂商引进了导线保护开关 (小型断路器)、框架式断路器、塑料外壳式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控制继电器、电磁起动器、高分断熔断器、快速熔断器、熔断器式刀开关、真空接触器、剩余电流 (漏电)保护开关、剩余电流 (漏电)断路器、电动机保护开关、起重电磁铁、船用塑料外壳式断路器与交流接触器、矿用防爆电器和厂用防爆电器等19个项目,产品涉及44个系列、228个品种,几乎覆盖了全国70%以上的低压电器主要产品品种规格。
引进配套技术,形成综合能力。在引进低压电器主体技术的同时,也有计划地引进了相关配套技术。比如,先后引进了低压真空开关管制造技术、银氧化镉系触头材料生产技术、SMC(片状模塑料)和DMC(团状模塑料)湿式不饱和树脂塑料的生产技术、模具加工中心等,从整体上提升了低压电器的设计制造水平,形成了综合生产能力。
开展夺标攻关,建立标准体系。1982年11月,机械工业部在南京召开低压电器行业厂长会议,专题研究采用国际标准问题。会后具体安排了40个主要产品系列采用国际标准的计划,业内人士称为夺标攻关计划。后经10余年的持续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低压电器行业从企业、产品、标准、检测等方面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国家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完成二代更新,全面推广应用。通过自主研发、更新换代、引进技术、夺标攻关等工作,到20世纪90年代初,低压电器行业基本完成了更新换代工作,建立了第二代低压电器产品系列。相对于第一代产品,以DWl5万能式断路器、DZ20塑料外壳式断路器、CJ20交流接触器、ME断路器等产品为代表的第二代低压电器产品,性能符合当时的IEC标准,技术指标明显提高,总体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产品。随后,第二代低压电器产品开始全面采用,成为支柱产品。温州低压电器生产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第二代低压电器产品的推广应用。
跟踪国外技术,开发三代产品。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跟踪国外第三代新技术,并自行研制第三代新产品。相对于第二代产品,以DW40和DW45万能式断路器、DZ40塑料外壳式断路器、CJ40交流接触器、3TP系列交流接触器为代表的国产第三代产品,具有小型化、电子化、智能化、模块化、组合化、多功能化等特征,总体技术性能达到或接近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低压电器在研制、生产、检测等各领域实现了全面飞跃。
外国制造商进人中国,抢占高端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低压电器制造商逐步进入中国市场。1987年,法国梅兰日兰公司 (现并入法国施耐德公司)在天津建立小型断路器独资企业,成为该公司在国外最成功的企业之一,此后又相继在上海、沈阳、北京等地建立了多家独资、合资企业。与此同时,瑞士ABB、德国西门子、法国施耐德和罗格朗、美国GE、日本东芝和日立、韩国LG等国际一流低压电器制造商,纷纷在中国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国外低压电器著名制造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低压电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客观上对带动我国低压电器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资企业利用其品牌、资金、产品、技术等优势,几乎占领了中国低压电器全部高端市场。
国营企业总体衰弱,少数厂家改制前行。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经机械工业部规划建设,我国低压电器行业逐步形成五大基地:东北基地、京津基地、上海基地 (包括苏州)、遵义长征基地、天水长城基地。至1990年,五大基地低压电器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80%以上。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外资企业引入和民营企业崛起后的竞争中,五大基地的优势逐步衰弱,到20世纪90年代末,其产值下降到不足全行业总产值的20%。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基地和京津基地已被淘汰;天水长城基地通过改制、整合,重组为民营性质的天水长城通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遵义长征基地,以贵州长征电器股份公司名义上市后,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上海基地的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上海人民电器厂,通过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改造更新和研发新品,站稳了脚跟,在低压电器行业中保持比较领先的地位。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是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的技术归口单位,长期引导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科研和新产品开发的发展方向,研究与开发了我国不同时期的三代低压电器产品,其中以DW45系列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压电器产品主导并占领了我国低压电器产品的主要市场,先后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为我国低压电器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未完待续)(
请关注:本书的优秀读书征文详见中国工业报网站www.cin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