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稳向好
稿件来源:本报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日前联合发布,2012年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9月上升0.4个百分点,重新回到临界点之上,显示出我国制造业企稳向好,四季度经济将呈现温和回升的走势。 有专家指出,PMI在9月份反弹,10月份站在临界点之上。从短周期角度看,我国经济处于探底回升的轨道上,这和宏观调控预调微调力度不断加大紧密相关,应当说是预料之中的。 我国宏观政策预调微调已经一年,国家采取了加大对小微企业帮扶力度、推进结构性减税、强化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重点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度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效应越来越明显。 进入四季度后,我国前期稳增长政策的累计效应继续释放,包括前期出台的包括流动性支持、基建投资加速以及财政支出扩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逐渐显现,企业信心回升。 同时,我国商品房销售回暖持续,累计效应带动了下游建材及装潢材料类行业的需求回升。而国内基建投资和房地产销售的持续提速,拉动了相应工业品需求的回升,企业利润恶化程度得以减轻。 从PMI数据看,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已经进入了主动补库存阶段,受这一因素的推动,我国制造业生产重回扩张,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活动可能将呈现“淡季不淡”的状态。 据悉,汇丰中国10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初值达到了3个月以来的新高。有分析认为,10月份汇丰制造业PMI的预览值连续第二个月回升,这得益于前期宽松措施发挥效果。 实际上,我国制造业增长企稳主要归功于国内需求的回暖,基建和地产需求提升叠加工业品价格回升,企业的生产活动在回暖,对原材料的采购也相应增长,去库存活动对经济的负贡献基本进入尾声。 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出口和国内市场需求都有所改善,我国主要出口贸易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改善和国内政府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利于制造业扩大产品销售,体现在PMI指数体系中就是新订单指数和出口新订单指数企稳向好。 在宏观环境回暖的情况下,预计四季度价格指数可能温和上升。而过去两三个月,欧洲中央银行和美联储执行新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上行。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过去两三个月我国PMI中购进价格指数连续回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国经济已出现复苏。比如近期水泥、铁矿石、钢材及运输的价格近来纷纷出现回升,煤炭、铁矿石以及某些原材料的库存正在不断下降。 有观点认为,四季度可以视为一个谷底回暖的标志性时间点,包括汇丰PMI、进出口及投资等数据的表现,我国经济情况正在起着微妙向上的变化,三季度是下行的终点,也将是上行的起点。 其实,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对我国经济改善提升最明显的还是基础设施的投资,说明政府在三季度后放出来的项目和流动性,确实对经济起到了托底作用。因此,经济增长的动力明年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反复。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确实是有潜力的,但是目前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鉴于我国外部挑战犹存而劳动力市场依然承压,宽松政策仍然需要延续,以确保经济更稳固的增长复苏。从长远看,我国经济只有加大转型升级的力度,才能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深化收入分配、资源要素价格、财税体制、垄断行业等领域的改革,才能真正激发内在活力。 (孟凡君 执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