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两手硬” 邯钢系统节能效果初显
稿件来源:本报讯
核心提要 当前,我国钢铁产业正处在高产能、高成本、低利润的困难时期,钢铁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发展和竞争压力,主要表现在:整个行业产能居高不下,产能过剩;原燃料成本不断上升,高位运行;吨钢利润不断下降,一度低到吨钢利润仅为1.68元。 在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下,邯钢紧紧围绕 “内涵挖潜、降本增效”的主线,推行系统节能减排,使得邯钢综合能耗与主要工序能耗显著降低,并促进了企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变,形成了邯钢特色。即抓住 “集中管控,系统优化”这个核心不动摇,抓住“技术与管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个关键不松手,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 当前绝大多数钢铁企业都不是满产运行,能耗成本高,利润低,钢铁企业面临的最关键、最核心、最迫切的工作就是要搞好系统节能,积极跟进节能新技术,加强节能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邯钢的实践证明,推行系统节能,切实转变企业管理模式,能充分挖掘企业内部的节能潜力,提高企业能效,降低生产成本。邯钢的做法为大型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挖掘新的节能潜力指明了方向,为节能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提供了经验,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在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下,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邯钢)紧紧围绕“内涵挖掘、降本增效”的主线,抓住当前节能减排和经济转型的机遇,实现从单体设备的节能向整体系统节能的根本转变,既降低了内部生产成本,又有效地应对了外部市场的压力和挑战。 抓住 “集中管控,系统优化”这个核心不动摇,抓住 “技术与管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个关键不松手,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是邯钢系统节能经验的关键所在。 “集中管控,系统优化” 邯钢的 “集中管控,系统优化”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成立能源中心,该中心是集生产管控、物流管控、能源管控三调合一的管控中心,实现了物流、能源流及信息流的三流合一。 二是对多种能源介质实施统一管理和优化调度。能源中心实现对电、蒸汽、压缩空气、燃风、燃气和水等有关能源介质的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进而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深度挖掘系统节能潜力。 三是重视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从副产煤气、余热余能、水资源循环、发供电系统运行方式优化等方面着手,在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各个工序及辅助系统,全方位开展二次能源综合利用。 四是以能源平衡为中心的生产检修组织模式,替代以前的以生产平衡为中心的组织模式。以前的以设备为中心的检修模式目的是确保生产,以能源为中心的检修模式把能源的利用和平衡作为检修的标准,有多少能源保多少生产,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减少了能源放散。 管理与技术两大抓手 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是节能管理工作的两个重要抓手,邯钢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过程中,立足自身,用先进的管理标准对能源管理进行充实、完善,管理与技术两手抓,形成了鲜明的邯钢特色。 管理方面:随着钢铁企业管理活动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节能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邯钢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与能源系统优化紧密结合,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对节能工作进行规范和规划,为节能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保障;二是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与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同步进行,使节能规范管理和节能实时控制有机结合,实现管、控统一,最大程度发挥节能降耗作用;三是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与邯钢经验相结合,立足传统,充分吸收现代化先进管理理念,促进能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技术方面:一是一大批先进的关键与共性技术得到应用,主要包括焦化干熄焦设施、烧结余热回收设施、炼铁高炉TRT发电设施、钢轧余热回收发电设施、煤气发电设施等。二是不断探索新的节能和二次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焦炉煤气、转炉煤气显热的回收,高炉渣、转炉渣显热的回收等,这部分余热资源量级很大,如能稳定、经济回收,创造新的节能效益增长点。 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装备工艺的大型化、现代化转变,信息技术成为提升企业节能减排水平的重要依托。尤其是对于钢铁企业这样具有生产流程长、工序环节多等特点的企业。邯钢注重信息化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最突出的表现在其能源中心实施了能源中心管理系统 (HG-EMS)项目。通过这一管理系统,邯钢通过管理信息化提升了节能减排水平,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有效管控和工艺流程优化实现节能减排,并利用能源管理和能耗及排放的在线检测进行节能减排。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邯钢系统节能的效率。 邯钢能源管理中心 (管控中心)于2010年底建成投运,全面开展系统节能、整体挖潜,实施一年多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吨钢综合能耗与主要工序能耗显著降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管理方式由粗放型转向精细化转变等三方面。 提高能效降低能耗 邯钢推行系统节能,最直接的成效表现为提高了企业的能效水平,减少了能源消耗。吨钢综合能耗的不断降低,不仅体现了各工序的消耗水平不断降低,还体现了工序间高效对接水平及由此产生的放大效应。 总体来看,采取系统节能以后,2011年邯钢吨钢综合能耗达到584kgce(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为601.72kgce),利用余热发电量达到30.1亿kWh,自发电比例达到60%;高炉煤气、焦炉煤气、氧气实现 “零”放散;转炉煤气整体回收水平达到了130m3/t以上;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钢铁行业中,能源在产品成本中占很高的比重,在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形势下,产品能耗越大、成本越高,企业竞争力也越弱,通过推进系统节能进一步挖潜,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邯钢实施系统节能以来,以实现能源平衡为核心,采取多种措施开源节流降低成本,多种措施并举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了2011年公司 “吨钢降本增效355元”的目标,实现了全厂均衡、稳定、高效、低耗的生产新局面。 具体来说,2011年,邯钢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584千克标准煤,年节能总量达到5.37万吨标准煤,显著降低了能耗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011年,邯钢利用余热发电量达到30.1亿kWh,自发电比例达60%,大大节约了公司的用电能耗成本,按照每度电0.5元计算,年为公司节约15亿元左右,余热的高效利用成果显著。 同时,通过推行系统节能,全厂高炉煤气、焦炉煤气、氧气都实现了“零”排放,工业废水通过循环利用也实现了零排放,不光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 管理由粗放型转向精细化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装备工艺的大型化、现代化、信息化转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钢铁企业具有生产流程长、工序环节多的特点,一个环节出问题会造成全程的停滞,粗放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管理模式向精细化转变成为必然。 精细化管理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为目的,通过对战略目标的细化、分解、落实,保证企业战略能够在各个环节有效贯彻并发挥作用。邯钢推行系统节能,首先是领导重视,然后将节能目标的各项指标层层分解到分厂、车间、班组、岗位直至职工个人,使厂内每个环节都承担节能降耗的责任,把节能压力消化于各个环节。牢牢把握效益最大化这一中心,在提高煤气、蒸汽回收量,降低电耗、氧耗、混合煤气消耗5方面开展攻关,细化能源管理,深挖节能潜力。2011年度,能源中心进一步创新管理,提出 “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理念,注重细节管理和监督,精细化管理出大效益。 总体来看,推进系统节能之后,邯钢发生的变化有:从注重单体设备、工序的节能向企业整体节能方向转变;从传统的管理方式向信息化、精细化、现代化转变;组织结构方面由传统的单一能源部门向能源、技术、计划、财务、原燃料供应、设备、自动化等多部分整体联动推进。
相关链接 什么是系统节能 系统节能的内涵会随着系统边界的不同而变化。对钢铁企业这样典型的制造业流程工业,系统节能的基本内涵是基于系统理论、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理念,从资源能源使用的合理性、平衡性着手,优化企业各工序间的对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推进企业流程协同 (集成)运行、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企业整体节能减排效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好。流程企业系统性节能主要从横向各职能部门、各能源介质的整体联动、综合集成和纵向各工序间的优化衔接、系统运行两个维度推进,同时具有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精细化的特征。 (工信部赛迪智库工业节能与环保研究所 李鹏梅 顾成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