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国际贸易也受到影响,8月份中国出口增速降到2.7%,比上半年增速9.2%有很大回落。进口首次出现负增长。11月份数据有所好转,进出口同比增加5.8%,但和去年比有较大回落。中国今年上半年GDP增速7.8%,多年来首次降到8%以下,引起国内外经济界的关注。能源领域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是已持续十年的煤炭黄金发展期开始遭遇了挫折,今年5月份以来煤炭价格显著下跌,每吨价格比高峰时下跌了200多元 (约合30美元),秦皇岛港煤炭库存最高时达960多万吨,现在进入冬季用煤高峰,库存仍在500多万吨,煤价仍在每吨640元左右。这几年受旺盛需求的刺激,煤炭产能迅速增加到年产40亿吨,已出现供大于求。国际煤炭价格的风向标澳大利亚的纽卡斯尔港价格也下跌了30美元/吨,最近略升至每吨60美元。我认为煤炭供大于求的状态在今后几年还将持续,不容乐观。今年上半年电力增长仅3.7%,11月份增速有所上升,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6.9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用电增长低迷,第二产业用电量仅增长3.2%,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增长较多,分别为11.2%和10.9%。10月当月情况有所好转,同比增长6.1%。多年来电力紧张的局面不再出现。1~10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801小时,同比减少157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084小时,减少296小时。1~10月电力装机新增4753万千瓦,同比减少21.3%。唯有石油价格受国际油价影响仍处于高位,由于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达56%,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然旺盛。国际油价受中东、北非乱局和对伊朗制裁的影响,成为推高油价的炒作因素,今年4月初布伦特油价曾一度冲高到每桶127美元,当时有人预测年内油价可能冲高到150美元一桶。但由于国际经济总体低迷,需求不振,又抑制了油价的上涨。在这两种因素博弈下,在4月3日海南的博鳌论坛上我曾预言全年的国际油价将不会超过每桶130美元,最大可能是在每桶110美元左右徘徊。直至目前,油价还大体在此预测范围内。现在油价长期期货价格有所趋稳,但短期油价受金融因素的影响要大于供需因素的影响,美元升值则油价下跌,美元贬值则油价上涨,并且基本上和金价成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从长期看虽然影响油价的基本因素是供需关系,但短期看石油的金融属性在增大。油价也随股市而波动,地缘政治的因素对油价炒作的影响很大。在去年平均每桶油价100美元中,大约有约30美元是受利比亚局势等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对明年油价走势的预测,多数看法认为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仍将低迷,需求不振,非OPEC国家产量增加,伊朗等因素对油价的影响已不是新闻,推高油价的作用在减弱,伊拉克战后恢复生产,可以抵消伊朗因制裁减少的出口,并很可能成为第二大的石油出口国,所以明年油价不大可能冲高,WTl88美元/桶,布伦特110美元/桶以下,大体维持在今年四季度水平。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福岛核事故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的能源局势。此前正在复苏的核电事业受到沉重打击,至今仍徘徊不前。德国已决定弃核,日本54个反应堆已停止运行52个。即便是中国,在福岛核事故后也没有批准新建新的核电站。受此影响国际天然铀价格从高位时每磅超过100美元下挫到每磅50美元,天然铀股价大跌,特别是对近年发展迅速的哈萨克斯坦铀业是一个重大打击。预计几年内核电的复苏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天然铀价格仍将低迷,今后的增长主要在中国。中国现在运行15个反应堆,在建26个反应堆,约占全世界在建63个机组规模的40%,到2015年中国将运行41个核电反应堆,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的世界第三核电国家。但最近受福岛核事故影响重新审视和提高安全要求,修改设计,正在建设的浙江二门、山东海阳、福建福清等项目预计要拖期一年。中国核电发展计划将比福岛事故前有所放慢,最近国务院批准了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调低到5800万千瓦,但至今中国 “十二五”规划表述的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发展核电”的提法没有改变,今后中国还将批准建设新的核电站。
日本在福岛核事故后由于民众的恐核压力,曾一度全部停止了54个核电机组,后来迫于严重缺电恢复了两个机组,但仍有52个处于停止状态,政府迫于民众压力宣布将最终弃核的方针。日本目前处于严重缺电的状态,风电、太阳能发电微乎其微,不得不加大天然气和煤炭发电,特别是以天然气发电为主,因此推高了亚洲LNG的价格。当美国因页岩气开采成功,国内LNG价格最低时只有2.2美元/MMBTU,最近上涨到3.8美元/MMB-TU,日本LNG价格却高达16~18美元/MMBTU,也就是说日本天然气价格是美国的4~5倍。但日本政府也是担心电价上涨引起民众不满,控制电价上涨,今年日本电力企业普遍亏损,亏损额达98亿美元,能源价格高企也影响到日本的竞争能力。 (
未完待续)(张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