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三季度钢材价格出厂价往往与二季度出厂价持平,但今年宝钢股份却选择上调9月钢材出厂价。宝钢股份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上半年钢产量很高,预计下半年会考虑限产,产量不会有上半年那么高。 (资料图片)
不管是生产过程、经营管理、科技创新,还是集团管控,信息化已经在宝钢落地生根,随处可见。
成立30年来,宝钢一直坚持信息化与工程同步的理念,坚持信息化创新与企业管理创新同步并支撑管理创新的原则,从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在建设钢铁产品生产线的同时完成了工艺设备和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实现了从各过程控制系统到管理信息系统的无缝集成。
凭借这种 “集中一贯”的高效管理模式,宝钢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局面,为我国钢铁行业探索出一条从现场到市场、从制造到经营管理的两化融合新道路。
信息化无处不在 在宝钢,不管是生产过程,经营管理,还是集团管控,随处可见信息化的“身影”,而彻底解决管理和现场 “两张皮”的问题,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真谛。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从原料、高炉、炼钢,直到最后的轧钢以及轧钢的后处理线,宝钢几乎在每个工艺环节都配备了基础自动化和过程控制系统,并且十分注重这些系统的完善和提高,从而既提高了宝钢的自动化水平,又提升了制造过程的生产效率,改善了生产工艺。
在各钢铁基地的制造管理和经营管理上,信息化也派上了大用场。截至目前,宝钢已建成比较完整的制造基地级制造管理系统,建成了从生产线级基础自动化、过程控制系统、生产控制系统MES到制造管理系统自下而上、纵向集成的四级计算机体系,为国内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典型范例。
众所周知,制造管理系统面向集中某个地理位置的生产制造单元,以全局、整体、一贯的管理理念,实现与产销业务主线相关的在线事务处理功能,覆盖整个制造过程的合同组织、计划控制、物料管理以及覆盖全制造单元产品的制造标准、工艺、技术、检验、判定、发货等制造业务。
其中,生产控制 (以下简称MES)是制造管理系统与过程控制系统之间的纽带,根据上层管理系统下达的生产订单,MES系统通过计划编制、作业调度、物料平衡等手段组织生产,对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进行指导,并且对执行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处理,实现全过程的一体化产品与质量设计、一体化计划与物流调度、一体化生产控制与管理,从而实现工序衔接,管控衔接,使得企业管理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实现同步。经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优化完善,宝钢MES已经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并牵头制定了MES规范,为国内MES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经营管理上 “大展拳脚” 信息化同样在宝钢钢铁主业的跨地域、多基地经营管理上 “大展拳脚”。
在钢铁主业的跨地域、多基地环境下,实现高效、柔性的经营管理是宝钢信息化工作面对的重大课题。基于此,宝钢利用3年左右时间,研发建设了包括销售及物流管控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采购供应链系统、原料采购物流管控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在内的全局性经营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建成,为宝钢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应对经济危机,快速调整经营管理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发展树立了新的信息化样板。
集团管控同样离不开信息化。根据宝钢制定的信息化规划,集团将建设商务智能和知识管理两大平台,形成主数据管理、基础设施管理、IT治理三个基础,建设布署集团统一管理类应用、集团规划计划预算绩效类应用、集团职能类应用等三类应用。目前,集团共享使用的统一会计系统、统一审计系统、EHR系统、系统办公系统已经建成,并覆盖集团大部分下属各层级企业,为各类资源在集团内充分共享和高效协同,提供了平台。
经过坚持不懈的积极探索,宝钢走出了一条从现场到市场,从制造管理到经营管理、再到集团化运作管理的路径,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制造过程管理、独立企业一贯制管理、全局性跨地域、多基地经营管理、集团化管控等自下而上的多层次、多角度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为兄弟企业提供了各方面的经验借鉴和参考样板。
两化融合见真章 近年来,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在财务、科技、项目、能源等管理领域的良性互动,宝钢受益匪浅。
举例来说,利用信息化技术,宝钢建立了统一的会计系统,实现了集团范围内会计核算平台的统一,以及集团总部与各级子公司会计信息的共享,为集团财务集中监管奠定了信息化基础,显著提升了宝钢的财务管理水平。
为适应市场快速变化,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宝钢建设了钢铁主业的成本和盈利能力管理系统。该系统支撑以价值增值管理为目标,将成本管理的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为公司资源配置、产能优化和价格策略提供价值化管理的数据、工具和信息化平台。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跨地域、多基地的一体化经营不可避免。为有效发挥协同效应、快速提升管理水平和产品竞争能力,宝钢建设了一体化的经营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支持宝钢集中分品种的销售模式,支撑客户需求和生产能力的综合平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科技管理体系中,信息化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据介绍,宝钢的科研管理系统实现了各制造单元科技和知识资产的一体化管理,科研外协和技术贸易合作伙伴的统一管理,并且建立了统一的专家信息发布机制。
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宝钢也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体系,使工程项目各管理方能够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实现对项目范围、成本、进度、质量等要素进行精细化管理,并且对规划、立项、设备采购、建安采购、施工管理、设计管理、完工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全过程进行管理。
为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宝钢各主要制造基地均建设了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能源数据实时采集和处理,还能够提供操作监视、实施能源实绩管理、能源计划管理、能源质量管理、能源运行支持以及能源预测和分析等,从而保证全厂能源介质的调度优化、保障供给、设备安全、使用经济和最少放散。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护环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宝钢建设了环境在线自动监视/监测系统,实现了数据查询、实时监测、排放超标报警等环保监控功能,同时还针对无组织烟气排放提供实时视频监视和截图功能,为环保监测管理系统提供全方位支撑。
为促进宝钢与上下游企业有关业务过程的规范化、透明化,实现贯穿供应链全过程的业务协同,宝钢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在提升宝钢对外部客户电子化服务能力的同时,支撑宝钢与上下游建立供应链联盟。
在应对危机、管理变革中,信息化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宝钢的信息系统可以通过系统配置的调整,快速适应组织机构调整、新设组织和组织合并等调整,进而支撑集团的一系列管理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化还可以助力宝钢孕育和发展自己的信息产业。自建厂以来,宝钢在持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钢铁主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产业分支,组建了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探索出了一条从形成技术能力,到形成工程能力,最终形成产业化能力的信息产业发展之路。
记者点评 今年上半年,在钢铁全行业仅实现利润22亿元的凄凉背景下,宝钢独揽盈利52亿元,一家企业的利润额是整个行业利润的2.4倍。
在钢铁行业,宝钢的一枝独秀不是偶然,更不是侥幸,而是代表了一种“潮流”——在 “第三次工业革命”来势汹汹之际,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已成为破解我国工业转型升级难题的关键要素之一。而宝钢成功的秘诀恰在于,一边着力夯实钢铁主业,一边加速两化融合,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能够在整个钢铁行业的寒冬中屹立不倒……
宝钢的成功案例表明,与其他任何一项管理创新一样,两化融合是一项“一把手”工程,需要企业负责人高度重视,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氛围,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一种理念和使命。
同时,两化融合还必须贯穿企业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植入企业日常运营的每个环节,因为,无论是生产、管理,还是科技、销售,他们的高效运营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 “一臂之力”。(本报记者 宋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