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大庆国资等国有投资机构在交易额高达18亿美元的中国汽车工业迄今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资——吉利收购沃尔沃项目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而对于吉利而言,并购沃尔沃是重要的产业升级行动。
从规模对比来看,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典型的 “蛇吞象”式交易,因为沃尔沃的营业收入远远多于吉利,其亏损额也是吉利利润的数倍之多。2009年,吉利汽车全年销售32.54万辆,销售收入约24亿美元,利润1.5亿美元;沃尔沃全球销量33.48万辆,营业收入124亿美元,是吉利的约5.2倍,亏损约6.53亿美元,是吉利利润的约4.4倍。在整个交易中,吉利不仅要支付18亿美元收购款,还需要提供9亿美元流动资金,合计27亿美元,相当于吉利2009年利润的18倍。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外部融资 (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是吉利完成收购的惟一出路,事实上吉利也是这样做的,而在吉利的融资来源中,相当一部分不仅属于国资,而且是国资的股权融资。
为了完成收购,吉利在北京亦庄设立了吉利万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下文简称 “吉利万源”)作为收购主体,这家注册资本71亿元的公司股东有两家,一家是大庆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文简称 “大庆国资”),出资30亿元,持股42.25%;一家是吉利集团实际控制的吉利凯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下文简称 “吉利凯盛”),出资41亿元,持股57.75%。但名义上由吉利凯盛提供的出资大部分实际上也是间接来自大庆国资,因为吉利凯盛在增加注资之前已经与大庆国资签署了 《股权质押协议》,向大庆国资提供等值于30亿元人民币的股权质押,大庆国资将收取质押股权的全部股息、红利和其它任何收益。
换言之,在作为收购主体的吉利万源71亿元股本中,大庆国资实际上直接间接提供了60亿元,占84.5%。在收购协议签约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010年3月2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8268元,收购所需的27亿美元折合184.3236亿元,由此计算,大庆国资直接间接提供的资金约占1/3。
国资参与和政府担保,对此项收购的贡献还在于帮助吉利获得了条件相宜的国际融资。
2.股权投资机构 股权投资机构可以为新兴产业发展和企业扩张提供有力的融资支持,如深超光电 (深圳)有限公司就是由深超科技与海外创投共同投资设立的,国内外股权投资机构对中国企业提升出口商品结构的发展方向也颇感兴趣,如我本人就遇到过海外投资基金表示愿意为中国企业去美国收购下游流通企业、从而切入高增值环节提供融资支持,要求介绍有兴趣的中国公司。
3.同行企业联合开发 同行企业联合开发切入上游基础产品,不仅有利于减轻各家参与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失败风险,而且能够为开发出来的上游基础产品提供更广大的固定客户,从而使得上游基础产品能够充分发挥其生产规模效益。为此,政府需要鼓励企业联合开发切入上游基础产品。但在实施这一策略时,假如是高度依赖发达国家海外市场的企业,那么需要注意防范进口国以 “反垄断”为由发起的贸易摩擦。
(三)推动 “半新”产业产能对华转移产业升级与转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在一国之内还是国际间,产业转移无时不在进行之中。需要大规模投入进入的战略新兴产业包括两种:
一种是 “全新”的产业,即在全世界都属于新兴产业,因此在该领域还不存在已经占据显著优势的垄断寡头,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
一种是 “半新”的产业,即在全世界范围内属于既有产业,但我国在该项产业相当弱小,而国外巨头优势显著,如液晶面板之类既有产业的上游基础产品。全新产业基本上只能通过自主研发切入,半新产业则可以搞拿来主义而较快建立。 “半新”产业产能对华转移,可以通过外资企业对华直接投资来实现,更可以通过内资企业通过收购海外发达国家企业生产线、新建扩建工厂接受订单等形式承接产能转移,对于成熟产品而言,收购和转让既有生产线也是低成本的可行选择。 (未完待续)(梅新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