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出实招推动工业装备智能化
稿件来源:本报讯
今年以来,福建省在工业界千方百计增强 “我要融合”的自觉意识,探索多样化的信息化发展模式,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两化融合道路不仅走出了特色,还走出了新意。特别是在推动工业装备智能化方面,福建省出实招,惠企业,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早日到来。 推动智能装备发展 为推动福建省机器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省政府同意,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福建省科学技术厅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福建省机器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要求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经贸委 (经委、经发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局结合本地区实际贯彻实施。 福建省经贸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智能装备产业要发展,首要的措施是要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促使产业规模壮大。”为此,福建省在 《意见》里,对于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出台了许多具体促进措施。 据介绍,福建省将加速推进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由省经贸委结合机器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技术发展状况,联合组织实施产业创新重大专项,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高于500万元;省科技厅将机器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优先列入相关科技计划给予支持;支持省内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境内外科技创新资源,组建智能装备专业领域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对经认定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由考核认定部门按其新购研发仪器设备实际投资总额的30%给予资助,最高可达500万元。 福建省将发挥各类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机器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项目实施。省经贸委重点运用省工商发展资金,支持产业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技术改造、产业化培植;省发展改革委重点支持产业技术开发、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省科技厅整合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资金,优先支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相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福建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对列入省级重点技术改造计划项目购置的先进技术设备,由省工商发展资金按购置费的5%优先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鼓励企业 “零增地”技术改造,对企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利用现有厂区、厂房改造建设的项目,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不再征收土地出让金。 《意见》要求,要强化 “三维”项目对接,加大智能装备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各级政府要切实保证项目用地,土地出让金可按国家颁布工业用地最低价的70%确定出让底价。鼓励智能装备企业申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认定,支持相关项目优先列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化培植计划并给予扶持。 明确发展重点和目标 福建省经贸委负责人表示, “发展机器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是智能装备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机器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了,福建的产业装备智能化时代也就到来了。” 记者获悉,在机器人的发展方面,福建省将重点突破机器人力矩伺服电机驱动器、高精密减速器、专用多轴控制器等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技术,围绕重点产业集群高温、高压、有毒、易爆、恶臭、高粉尘等有害环境和繁重作业,集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搬运、装配、焊接、涂装等专用机器人及自动导引小车,研制行业柔性装配及检测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开发服务机器人。 在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的发展方面,福建省将突破传感器和智能化仪器仪表的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一批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低功耗、低成本的传感器和智能化仪器仪表中高端新产品,以及相应的嵌入式软件、芯片及系统。 据悉,福建省将以规模应用带动机器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和发展壮大,支撑制造业 “两化融合”和转型升级。 2015年,实现一批机器人、高精度传感器、智能化仪表、光学仪器的自主开发,培育一批年产值超亿元企业,创建2个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2个产业化示范基地,大幅度提高装备制造业中机器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比重,重点产业集群示范应用机器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等智能装备,推动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为实现 “十二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率达80%以上、装备制造业规模超万亿元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本报记者 邓文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