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拐点将至 弃风限电三年内或破解
稿件来源:本报讯
“去年应该是风电行业的冬天,一年后,我觉得风电开始回暖了。”业界大佬李俊峰的话,散发着融融暖意。 今年上半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回升了28%,到年底风电装机将超过7500万千瓦,届时中国风电行业的增长将恢复全球第一位置。同时, “很多参与者在市场上实现了成功反弹”。 但更让人欣喜的是,困扰行业许久、让人头疼不已且愈演愈烈的弃风限电问题,其破解终被提上了日程,或将在两到三年内解决。 “对于风电行业来说,2013年将会是一个拐点,而这种趋势会在2014年进一步好转。”一业内人士言之凿凿。 年底装机将超7500万千瓦 “中国风电装机世界排名第一,预计到今年底,全国风电装机量超过7500万千瓦,发电量将会达到1400亿千瓦时。”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国家能源局司长王骏宣布了这一好消息。 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当天发布的 《2013中国风电发展报告》预测,2013年中国风电行业的增长将恢复全球第一的位置。 该 《报告》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全球风能理事会联合发布。 《报告》指出,过去三年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25.8吉瓦增长到75.38吉瓦,保持世界第一。 中电联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风电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3%,并网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了39.3%,设备利用小时1101小时,同比提高91小时。 据中国风能协会理事长贺德馨介绍, “2013年上半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550万千瓦,小幅回升,很多风电企业都实现了盈利。” 而随着风电项目审批权的下放,以及风电场设备招标的稳步启动,今年以来,风机制造商的日子也好了许多。 据悉,在今年上半年的新增招标中,金风科技的中标量环比2012年增长了40.7%,其净利润超过1亿元,同比提高了28.27%。 “今年还传来了好消息,”该公司董事长武钢称,全网分摊的电价提高了7厘,电网建设的步伐加快了,而在透明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方面,行业协会和国家能源局对制造业的约束也越来越强了。可喜的是,一些投资商甚至建立了自己的检测中心, “更加专业了”。 “去年暂停的订单一大批都放了出来,”维斯塔斯中国区总经理郑宗功告诉本报记者,可以明显感觉到,一些区域内风电的活跃度提高了,比如福建、广东等风资源较好且能源消耗较大的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新疆等解决风电传输问题的地区。 在他看来,中国的政策制定和政府支持及风电开发商和制造商都越来越成熟了。 “现在有点二月底、三月初那种春风的感觉了。” 弃风限电或三年内破解 2012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96吉瓦,以164兆瓦的差距让位于美国,未能蝉联第一。 “这是中国自从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年市场冠军以来,首次将全球第一的位置让与美国,”上述 《报告》指出,而这很大原因是由于 “弃风限电”更加严重。 2012年因弃风而损失的电量达到200亿千瓦时以上,比2011年翻了一番,占2012年实际风电全部发电量的20%。其中, “三北”地区尤为严重,蒙东、吉林冬季供暖期限电比例甚至超过了50%。 而这一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风电投资的积极性,也造成了大量能源浪费,导致风电行业的投资效益和环境效益低下。 《报告》指出,造成风电消纳困难,表面上是风电自身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造成的,但从深层次看,则是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新能源的波动性,做出电力体制和政策机制上的调整而造成。 对此,王骏坦承,随着风电的快速发展,现有电力系统运行规则和管理体制有待规范,各类电源的规划缺乏统筹衔接,风电并网运行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同时,风电作为替代燃煤发电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共识,这些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限电情况。 他透露说,国家能源局正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推动电力系统的改革,实现风电优先上网全额收购, “争取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限电的问题。” 王骏还表示,未来将完善风电开发管理体系,因地制宜优化开发布局。“随着近几年低风速风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中部、东部等电力需求较大地区的风电开发已形成了可观规模,造就了新的增长点。” “受风能资源波动的影响,在现有的技术水平、管理体制、政策环境下,大规模风电遇到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制约。风电的效应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这是行业非常不满意的一个地方。”国家能源局副司长史立山表示,“受限电影响,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没有前两年那么高涨。” 他进一步介绍说,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配制资源的范围,扩大跨区送电,让风电波动性在更大的电网系统中消纳开拓一些灵活的用电负荷。 “要真正推动风电更大规模的发展,还要理顺我国能源管理体制。”史立山强调, “目前我国各种能源品种之间是非常封闭的,电是不可以储存的,但是热是可以储存的,如何协调好供电和供热之间的关系,对解决风电现在的波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八年爆炸式的增长后,中国风电行业需要一个调整期。”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俊峰看来,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增速放缓,可以使企业重新审视过去,关闭冗余产能,同时,也有助于解决电网系统、质量控制等问题。” (本报记者 李 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