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信息产业融合现端倪
稿件来源:本报讯
展望四季度,受制于国际网络空间安全压力、国际网络空间监控行为、新技术新应用安全问题以及网络犯罪影响等,我国信息安全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信息化推进论坛上,赛迪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权对我国信息安全形势进行分析时做出如上表示。 安全压力日益增大 三季度,我国基础网络运行基本平稳,互联网骨干网各项监测指标正常,我国基础网络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加强。然而,各类网络攻击、网站篡改、网络钓鱼等网络安全事件多发,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突出,导致网络空间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据 国 家 互 联 网 应 急 中 心(CNCERT)统计,7月、8月境内感染网络病毒的终端数为507万余个。在网站安全方面,7月、8月我国被篡改网站数量共约2.3万个,被植入后门网站数量2万多个,其中商业类网站和政府类网站占比较高。 在移动互联网安全方面,移动网络速度发展越来越快,手机病毒、恶意程序的泛滥和广告程序盛行,手机隐私泄露、流量资费消耗等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四季度,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推广,新型信息安全问题将会进一步显现。针对这种形势,刘权表示,当前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形势严峻,我国信息安全压力日益增大。应加大新兴技术的研发力度,建立新兴技术的信息安全预警机制,限制和减少新技术新应用给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产生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力掣肘 我国核心技术能力与西方国家差距较大,产业支撑能力不足,信息安全保障任务艰巨。 一方面,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起步较晚,核心技术方面一直受制于西方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大量使用国外基础软件以及核心关键设备,而西方国家借助市场占有率、事实性标准等构建技术壁垒,以维持其网络霸权。 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技术产业优势,通过研发和定制各种网络攻击武器实现网络威慑,并打造各种网络监控手段,甚至通过控制国际标准的制定来实现监控,这些行为给我国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除此以外,相对较弱的技术实力将使我国在面对新型信息安全威胁方面处于劣势。目前,我国在应对新兴技术信息安全问题方面反应过慢,而且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8月份,我国两份云计算安全方面的国家标准才发布征求意见稿,远远落后于欧美。同时,相比广泛推出云计算安全解决方案的国际信息安全企业,国内企业还很少能够提供相关服务。 同时,我国当前对网络犯罪技术研究不足,缺乏对新兴技术中信息安全风险的检测和评估手段。 产业融合成趋势 随着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技术企业对信息安全的信赖性逐步加强,产业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一方面,国内IT企业逐步介入信息安全业务。2013年以来,百度收购了硅谷知名移动安全公司TrustGo,并通过与卡巴斯基等国际信息安全企业合作,逐步打造自己的信息安全部门,将信息安全纳入自己的商业体系。 另一方面,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已经呈现泛化态势。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社会各个领域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信息安全需求,如7月16日,为提升中国民航信息安全水平,中航信与曙光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本报记者 任奕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