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定重点任务 环保部推进生态文明工作体制改革
稿件来源:本报讯
环境保护部日前在京召开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解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时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决定》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按照 “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健全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必须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强调要由一个部门行使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要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安全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终身追究责任。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生态环境损害大的,进行责任追究。 实行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必须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开发与保护地区之间、上下游地区之间、生态受益与生态保护地区之间实行横向生态补偿。 改革生态环保管理体制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要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同时,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环保部门将对工业点源、农业面源、交通移动源等全部污染源排放的所有污染物,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等所有纳污介质,加强统一监管,实现污染治理的全防全控。在总结排污权交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各类排污指标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加大排污权交易的组织机构和监管能力建设。(本报记者 司建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