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在比赛中。
优秀选手在赛后观摩表演。
中纺联会长王天凯 (左一)给本次大赛冠军得主欧晓满颁奖。
冠军表演台被学技者围得水泄不通。
编者按: 相对于工程师、设计师、企业家等高端人才,车间的操作工似乎微不足道,但是,正是这些一线的操作工,决定着最终产品的质量。三年来,围绕操作工的技能水平提升,中国针织协会选择了针织行业最具普遍意义的三个工种:纬编工、电脑横机工、经编工组织了三项全国性技能大赛。记者采访了三个大赛的全过程,深入到地区选拔赛中,详细报道整个大赛的组织工作、比赛过程。培育技能人才,那是一个绝对的系统工程,需要行业各方力量的集体投入和参与。 历时8个月的 “2013全国纺织行业 ‘润源杯’经编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决赛,日前在江苏常州落下帷幕。这项旨在培育经编产业技术能手,提高行业劳动生产效率,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全国性技能竞赛,在经过全国经编产业集群各自的分区赛之后,来自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上海等省市的67名选手,经过一天激烈的决赛,最终,来自广东的4名选手和江苏的2名选手获得前六名,同时被授予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其中,获取第一名的来自广东德润纺织有限公司的欧晓满。
对于技能大赛对行业的意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指出: “我们提出纺织强国建设,具体涉及四个方面的目标,其中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强国建设是要由人才来建设的。人才对我们这样一个行业来说,一线操作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仅仅靠企业家、研发人员,没有一线具有高超操作技能的工人,以及稳定的技工队伍,我们的强国目标实现不了。因为产品都是从他们手里创造出来的,而技能大赛首先即是在全行业、全社会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一线工人只要专心,只要做专做好,同样有地位,同样能得到行业的认可。”
一步一个脚印推广先进理念 据中国针织协会副会长林光兴介绍,经编行业在纺织行业里发展的速度最快,经编机械的科技含量也很高,而行业要发展,具有相匹配的高超技能的产业工人至关重要, “而现代的经编产业工人,不仅需要提升他的上机操作技能,还要提升他的现代经编理论知识,以及电子、材料、原料、产品的用途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个综合素质的结合体才是现代的合格的产业工人。技能大赛就是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推动形式。”
正是基于此,本届经编工技能大赛也沿袭了针织行业最近两年举办的纬编工、电脑横技工技能大赛的竞赛形式: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综合打分。这种竞赛方式得到了各产业集群的拥护。浙江省绍兴县经编行业协会秘书长徐秋莉就认为, “这就说明对我们行业操作工的要求更进了一步,这是个培育方向。如果大家都能照着这个方向去培养挡车工,那挡车工的整体素质就会上去。”来自浙江欣明集团的参赛选手李小兵、福建纺冠针织的谷利群等也纷纷表示参加这样的竞赛受益匪浅,回去会传授先进经验的想法。
而在组织者林光兴看来,决赛只是一个环节,在组织过程中去产业集群向企业家面对面推广和培训先进的经编理论和操作知识,才是最有收获的环节。 “因地制宜地组织一些地区性的交流,老板们很爱听。理念的灌输太重要了。他们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
组织的过程并不顺利,因为认识不一,但无论如何,最终竞赛得以顺利进行。林光兴坦承, “要培养具备这样技能的挡车工,如果不靠政府来支持,不靠协会来推动,不靠有责任的大型企业出力带动,不靠大量中小企业来参与和配合,是很难做到的。决赛只是一个形式,组织、发动、宣传的过程才真正精彩和重要。这半年多的努力真有成效。”
正是看到了技能竞赛在行业发展中的有力推动作用,王天凯表示,希望这个比武在纺织全行业能够全面推开并不断继续下去, “只有这样,我们这个队伍才能建设好。”据了解,受益于针织行业近三年来连续举办三届技能竞赛,棉纺行业、印染行业也拟明年各自推开操作工技能竞赛,目前,这两个行业的技能竞赛项目已经上报中纺联,并均在最后论证阶段,有望明年正式推出。
一技在身还需忠诚护航 作为私人老板而言,自己企业的操作工技术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会相应提高,这是任何一个企业老板都欢迎的事情。但是老板们担心的是:自己的员工一旦在全国大赛中获了奖,身价提高了,会不会就反过来跟自己要价,甚而至于跳槽?
老板们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记者跟踪针织协会的技能竞赛已经三年,每年都会听到类似的故事和类似的担忧,今年的版本是:浙江杨汛桥地区在进行地区选拔赛的时候,一位刚刚进入候选人行列的选手即坐地起价,马上就跟老板要求增加工资。老板没有留她。在经历了一圈找工作被拒之后,这位员工又回到该企业,希望能够继续留下来。但是伤心的老板拒绝了她。同时,本来积极支持和参与该项技能竞赛的这位老板退出了参与的行列。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使技能竞赛这项本来各方均受益的活动,在组织过程中受到了一些抵触。而这势必将影响全面提升操作工技能水平的大目标的实施。
正是看到了这种现象的存在,中国针织协会会长杨世滨在本次竞赛的闭幕式上郑重向所有选手提出要求: “希望你们回去做好两件事情:第一,感谢你们的老板,是他们给了你们这次机会,而且你们来参加比赛,他们还得找人顶你们的班,他们的付出是双倍的;第二,不要跳槽,好好在你们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做好你们的工作,并把你们学到的东西带回去,传给你们身边的伙伴,那么,下一届你们的老板还会派你们来。”杨世滨深有感触地说: “我们行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他们是我们行业的主体,也是我们行业的中坚。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行业的贡献。在组织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老板们进步了,老板们对行业的理解增强了,对行业的责任心也在增强。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感受到了力量。”
而在采访中我们也发现,虽然一技在身可能身价倍增,员工和企业的议价能力增强,但是忠诚度却仍然是受到众多员工推崇的人格力量之一。在比赛现场,林光兴给记者介绍了来自福建纺冠针织的谷利群,这位已经近50岁的大姐,据说是福建长乐地区经编挡车工的领头羊,“我叫她 ‘带头大姐’,”林光兴说, “她带出来的操作工把整个长乐地区的技术都提高了,在当地影响力非常大。”虽然这次比赛的一些特殊原因导致她没能拿到冠军,只拿了第15名,但是这位大姐让记者印象深刻:她是一位拿着老板的名片到处推销自己老板的选手。她是14年前即来到纺冠的,作为纺冠的第一批挡车工,她在深入专研精通了自己手上的经编机之后,即开始把自己的经验无偿传授给周围的员工, “我们厂里的员工都是我带出来的。”谷利群说。继而,她被人请出去传授技能,并最终带动了整个长乐地区经编工操作水平的提升。虽然有了名,谷利群的工资也只有6000元,只是比长乐地区经编工平均工资5700~5800元略高而已,但是谷利群没有这山看着那山高,她始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做好自己的工作。甚而至于,已经因眼睛老花而正式退休的她在回到湖南老家休息了一年之后,又再次回到纺冠重操旧业。 “不为什么,老板人好,对我们都很好。”谷利群说。
与薪酬留人、事业留人相比,感情留人有些时候是最有效、最长久的措施。而员工的忠诚度也日渐成为衡量员工素质高低的重要砝码并得到业界各方认同。能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财富。
另一方面,挡车工基本集中在40岁上下的年龄段,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这个工种面临断档的危险。对此,王天凯认为这是一个综合问题: “要从几方面入手:第一,不断推进社会责任建设,营造好的劳动环境,为工人提供好的福利;第二,为员工提供一个好的培训条件,让他们有不断提升技能的机会;第三,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技能的社会氛围。几个方面综合推进,只有这样,这个队伍才能稳定而且素质不断提高。”
广东何以屡领风骚 几乎是没有悬念的,广东省选派的选手本次竞赛又以绝对优势独占鳌头:前六名中除开江苏省占了第三和第六之外,其余4名选手全部来自广东。而针织行业近三年来举办的三届技能大赛中,第一届纬编工大赛广东与山东平分秋色,前六各占半壁江山,第二届电脑横机工广东有两名选手冲进前六——广东何以能够独领风骚?
广东省工业工会主席孙高山道出了其中奥妙:政府重视,协会积极,企业参与。广东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在宣传工人伟大、劳动光荣方面做得非常突出。在广东卫视的黄金时间,每周两次播出 “技行天下”节目,专门宣传技术工人与劳动先进人物,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氛围。其次是五一劳动奖章的授予制度也优于别省。广东在全国所有省市中率先废除了从前每次授予五一劳动奖章都必须省科委、劳动厅、经信委、省工会四部门联合给省政府打报告的公文旅行程序,规定:凡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的全国性技能大赛,本省要进行省内选拔的,省内第一名自然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简化了程序,让组织单位能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组织、服务于竞赛本身。此外,广东省的五一劳动奖章每两年授予一次,每次300名,凡是获得奖章以及在各项技能竞赛中的优胜者,广东有一系列的配套奖励措施,比如加权积分,这不仅对员工通过 “积分入户”获得当地户口等有很大的作用,对员工的职称晋升也有直接的关系。更不用说随之而来的工资标准的提升等,都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可以追循。此外,广东省政府每年还拨出大笔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职工技术协作、技能大赛等,广东省工会也每年都有1000万元经费专门用于“提升素质工程” (其中涵盖技能竞赛)。
正因为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广东作为中国纺织工业重要的产业集群地之一,广东省纺织协会也深深植根于有优良产业基础的行业中辛勤工作,再加上企业积极参与,广东才能够在近年来的数次纺织技能竞赛中获得耀眼的成绩。
今年,受台风的影响,在粤东很有代表性的数家纺织企业被大雨浸泡,损失惨重,其中包括原计划冠名广东省经编技能竞赛的企业,省内选拔一度搁浅,并最终影响到报名参加全国大赛的20多名选手只到场了18位。困境中,粤西山区德庆的一家企业毅然站出来冠名省内竞赛,最终,所有选手千辛万苦奔波300多公里山路到德庆完成了省内选拔。 “只要我们认为与提升职工素质、推动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顺利实现相一致的事情,都会想尽办法去实施。”孙高山说。
冠名企业收获颇丰 “我们最早的想法只是想通过赞助这个比赛唤起社会对经编工的关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提升他们的操作技能,为经编行业的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通过这个大赛提升我们品牌在行业中的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在行业中的形象。”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老板王占洪说。
经编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行业,因为经编机械基本就是中国和德国在竞争。今年,润源的销售额将首次突破10亿元,这也使润源具备了挑战世界经编大师德国卡尔迈耶的胆魄和实力。由于经编工是一个很不好开展统一的操作竞赛的工种,因为经编产品横跨了服装、家纺、产业用等各个纺织领域,机型不一样、原料不一样、操作手法不一样。为了保证竞赛的公平性,润源专门开发了本次大赛的比赛用机,这种机型目前在市场上是被卡尔迈耶垄断的一种四梭高速经编机,卡尔迈耶几乎占了90%的市场份额,它对材质的要求和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 “我们很想进入这块市场,现在在大赛中使用这个机型,就是告诉下游用户一个信息:我们润源经编也开发了这个机型,这等于是向我们的用户定向做了广告。而这款机型又是在经编工厂应用非常广泛的,具有普遍性,也符合大赛公平的宗旨。”润源经编的营销总监徐亮说。随之润源经编马上又意识到:来参加全国决赛的这么多选手全是这个领域全国的操作高手,有丰富的经验,对这种机型非常熟悉,而且他们有的已经使用了德国产的这种机型很多年,那么让他们上机操作,肯定有很多宝贵的操作经验提供给润源,这种第一手的操作经验对润源下一步改进这种机型将提供非常珍贵的意见,而这种直接的意见是单凭润源公司自己是几乎不可能一下子收集到的,即便是收集,也将非常耗时耗力,效果还未必好,这使润源一下子如获至宝,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收获是增值的,非常值得,这也是本次大赛对我们最有价值的地方,对我们产品品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润源也心知肚明:自己现在进军的这个四梭高速经编机,从前就是德国卡尔迈耶的市场,润源的目标客户现在手里在使用的就是卡尔迈耶的这款机器, “我必须比他做得性价比更高,才有可能把他的客户抢过来,而我是从零开始,可想而知这个难度有多大。”徐亮说。
润源接受了这个挑战。如今,那10台样机也已经接受过华山论剑的全国高手的检验,而润源也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改进意见。(本报记者 侯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