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温和回升 未来大宗商品市场由大转强
稿件来源:本报讯
12月14日,生意社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为942点,与12月13日持平,较2012年4月10日最高点1019点下降了7.56%,较2013年7月10日最低点908点上涨了3.74%。 2013年,因为前期宏观调控趋紧,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以及欧美债务危机的拖累,我国大宗商品市场温和运行,需求与供应小幅增长,总体价格水平呈现 “先扬后抑再升”走势。2014年,随着我国宏观数据向好,以及欧美国家经济继续复苏,大宗商品整体需求状况将好于2013年,进而刺激新增资源,尤其是进口有较多增长,全年价格水平相对高位。 将遇5年来首个年度损失 2013年,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呈现温和回升态势,但几乎所有大宗商品都开始陆续接近 “熊市”。有分析指出,如果按照历史记录的指引来看,2013年12月份,已经步入 “熊市”的大宗商品市场的下行程度还将进一步加深,大宗商品价格将遭遇2008年以来首个年度损失。 根据 《2013中国大宗商品交易数据服务及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存在市场定位不明确、法律法规缺失,无法可依、投资建设市场成本较低,投资主体鱼龙混杂、规模小、各自为营、缺乏国际竞争、现货企业参与力度不够等问题。 不过从2013年全年来看,由于受需求波动影响,我国大宗商品供应力度先弱后强。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许多重要大宗商品进口水平呈现同比下降局面。其中进口原油1.4亿吨,下降1.4%,进口铜200.2万吨,下降20%,只有铁矿石进口3.8亿吨,增长5.1%,但增幅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而且,我国大宗商品进口依存度较高,平均超过50%。上半年重要大宗商品进口量不同程度下降,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消费需求乏力。 进入下半年后,我国消费需求疲弱局面有了很大改观,由此推动资源供应,尤其是大宗商品进口恢复性增长,扭转了前期下降局面。据统计,2013年1~10月,全国7种重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同比增幅达到8.1%,明显高出上半年水平。其中铁矿石进口同比增幅提高到10.1%,石油进口增长3.4%;铜、铝进口仍为下降局面,但降幅明显收窄。 由于国内需求回升以及补库要求,四季度全国重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将会有增加,全年7种重要大宗商品进口增幅将提高到8%以上。 未来市场将发生变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指出,最近几年,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变化较大。总体来看,大宗商品从过去几年的短缺格局,转为当前全面过剩的市场格局,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或者说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的大背景下,未来五到十年,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将发生重大变化。 从需求角度看,未来五到十年,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将进入一个平稳期。过去两三年,我国大宗商品市场需求下降。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大宗商品市场需求增幅由过去两位数的增长,回落到一位数的增长,有些大宗商品需求增长甚至低于GDP增长的速度,大宗商品市场也许已经达到了一个峰值或者说进入到一个饱和期。 从产业角度看,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将进入一个调整期。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了过剩,而且是全面的过剩。因此,从对市场的影响看,未来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解决,整个产业进入到一个调整期,需要对总量进行调整。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更多地从供给着手来研究与分析大宗商品市场的变化。 从流通角度看,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将进入一个提升期。在过去二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大宗商品流通解决了市场配置资源和市场化定价问题,也就是说解决了商品价值实现的问题。但另外一个方面,如何更快地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映在流通中,就表现为商品的物流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还产生了比较无序和混乱局面。 从企业角度看,我国大宗商品的主体企业将进入一个转型期。现在我国大部分做大宗商品的企业,还是个贸易商。所以,做大宗商品的企业必须转型,必须从一个贸易商转型为流通商,并且服务功能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一买一卖,这既是理论层面也是现实层面的问题。 总体来看,未来五到十年,我国大宗商品发展的基本格局是,需求进入平稳期,产业进入调整期,流通进入提升期,企业进入转型期。在这个过程中,大宗商品市场不是弱化了,而是在经历一个由大到强的发展过程。 明年价格将由降转升 实际上,2013年以来我国大宗商品价格水平小幅回落,但随着市场信心恢复与增强,2014年大宗商品价格不会出现深幅跌落,并且将由降转升。一是世界经济全面复苏。2014年世界经济可能呈现全面复苏态势。在美国、日本继续复苏势头的同时,欧元区经济增速将会达到1.3%,扭转2013年停滞局面。而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势必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动力。 二是我国经济增速高出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出的改革信号以及最新宏观数据向好,提升了市场对我国经济回暖信心。2014年,出口需求方面,虽然受到境外 “反倾销”和人民币较大幅度升值等不利影响,但由于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尤其是发达国家复苏加快刺激,我国外贸出口情况会好于2013年,由此带动大宗商品的间接出口。同时,受到内外需求向好的共同拉动,预计2014年GDP增速接近或者达到8%,高出2013年增长水平,进而夯实大宗商品市场升温基础。 三是环保等成本提高。从今后发展来看,大宗商品生产成本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我国环保执法力度增强,推动环保等方面成本提高,对于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很大。 四是治理污染抑制落后产能释放。我国加大环保力度,在提高环保成本的同时,将对排污不达标的落后产能释放形成很大抑制,有利于改善供求关系,减轻价格扬升的供应压力。 五是资源产品更多实施市场定价。总体来看,我国水、电、油、气等资源产品价格偏低,有些甚至与其成本倒挂。这种人为扭曲的价格体系,不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生态保护,进而损害全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鉴于目前煤炭等能源产品价格的较多回落,2014年我国将加快资源产品价改步伐,更多地实施市场定价。 六是部分产品深跌提供反弹空间。2013年,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跌落,如煤炭、橡胶等。这些商品价格的较大幅度跌落,为新一年内的价格反弹,提供了一定空间。 七是流动性继续 “兴风作浪”。美联储退出QE将是一个较长时期过程,但完全退出可能要等到2015年。不仅如此,美联储前期极度宽松货币政策所释放的流动性至今缺乏回收途径,依然大量存在市场各个角落。同时,美联储退出QE意味着实体经济需求形势明显好转。随着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大量流动性将重返市场,推波助澜价格行情。届时,大宗商品行情的推升因素,将由以往的单一货币因素,转换为货币与需求因素的共同支撑。(本报记者 孟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