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推进两化融合如同企业加工零件和产品总装一样,也需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先进的工艺规程,惟有如此,才能使企业的创新发展、两化深度融合和两化融合的投入产出比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制造业企业应积极开展两化融合绩效评估,并加快移动互联网、云制造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以促使未来制造业朝着全球化、数字化、柔性化、精益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资料图片)
近年来,信息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成为与物质资源、能源同等重要的经济资源。在某些情况下,信息资源投入使用,可以替代或减小物资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息资源管理人员队伍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首席信息官 (CIO),就是一个组织内部全面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建设等有关事宜的高级管理人员。
首席信息官,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政府,而盛行于企业界。由于首席信息官的设置有效地改善和加强了信息管理活动,一些大型企业陆续引入。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企业首席信息官在数量、职能、活动范围、知名度等方面均超过了政府部门。据调查,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80%以上均设立了首席信息官。
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抓手 201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联合印发 《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2013年8月,工信部发布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 (2013~2018年)》,其中再次强调将 “在大中型企业全面普及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制定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指南,鼓励成立企业首席信息官协会,开展首席信息官职业培训”作为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措施。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不仅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必要组织保障,也是构建企业信息化发展长效机制的基本条件,意义十分重大。”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王建伟强调,建立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之所以既是完善企业信息化推进机制的重要方面,也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原因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有制度保障和机制保障,只有从建立和完善制度着手,才能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建立推进信息化的长效机制,切实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除此以外,建立和完善首席信息官制度,还有助于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必须有一支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立和完善首席信息官制度,有利于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的信息技能,有利于选拔信息化高端人才,有利于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信息人才队伍。
仍然面临较多挑战 “首席信息官”从20世纪90年代起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但在中国,政府部门几乎没有设立首席信息官一职,企业信息化负责人也不是一开始就定位于首席信息官,他们的地位几经变迁,从最初被当做维修工和救火队员到公司战略决策者,从只关心技术到更加关心业务,从只有部门领导权的信息主管到公司副总裁,但始终未能形成一个有威望的首席信息官阶层。
王建伟介绍,目前我国在该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从体制机制上,我国设置首席信息官制度的企业很少,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制机制。调查显示,美国重点企业已普遍建立了首席信息官制度,而中国只有1/3的企业开展了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从重视程度上,我国企业首席信息官的战略地位低于全球水平,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企业首席信息官所受到的关注和尊重的程度,企业高层领导人对首席信息官的作用缺乏足够的了解。IBM全球调研表明,国际上80%的首席信息官受到企业高层领导重视,而中国只有51%的企业首席信息官在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中受到信赖和重视。
从在企业中的作用来看,企业首席信息官不是作为提升企业业绩的管理者出现,参与企业战略决策的程度较低,其所管辖的信息技术部门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降低运营成本的辅助部门存在。目前,国际上69%的企业首席信息官已大量参与企业战略决策,而我国只有5%的企业首席信息官参与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战略决策。
目前,我国首席信息官发展已经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但是在推进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和职位设置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到目前为止,政府部门还未发布一份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方面的指导性文件。”王建伟指出,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形成完善的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的推进机制,缺乏推进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的有力手段。不仅如此,我国企业在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方面没有成熟的模式,对首席信息官的组织结构、地位和权力等职责还认识不清,对首席信息官也缺乏可行的评估和考核标准。
此外,胜任首席信息官岗位、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失也是我们在此领域面临的问题之一。
时代赋予更高要求 关于未来首席信息官的发展方向,也是业内关注的重点话题。 “相比前些年,首席信息官的职位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信息技术对首席信息官来说已无足轻重,优劣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怎样使用信息技术,如何与业务流程优化和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王建伟称,随着一些企业老板开始亲自关注信息化,在首席信息官群体中也有一些开始进入业务管理者的岗位。
然而另一方面,企业的运营模式也在受到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和社交媒体的影响,技术不仅可以开创新的商业模式,也会重新定义部门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越来越多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开发被外包或转移到云端,首席信息官的作用需要重新定位和估量,有人预言首席信息官会被云计算抢去饭碗,但现在看来还不至如此。首先国内的外包环境并不让人乐观,其次国内的云计算成本远远高于国外,此外由于管理粗放导致云计算供应商了解企业内部流程难度加大,云计算服务商们对企业的了解远远不及首席信息官。
“但鉴于商业和技术的发展都在急剧演变,未来仍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王建伟表示,随着企业对首席信息官的要求变高,首席信息官的眼光应逐步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如何用新的技术手段吸引更多客户,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创新,这应是首席信息官最该关注的话题。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和我国两化融合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我国首席信息官的作用和话语权会越来越大,但这取决于他们对新兴技术、新型商业模式的把握和判断。”王建伟说。(本报记者 任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