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效果显现 安徽工业实现“三有”
稿件来源:本报讯
记者在安徽省经信委采访时获悉,今年前11个月,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增速跃居全国第一,工业经济呈现出 “位次持续领先、结构不断优化、效益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总体上实现了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 有速度 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告诉记者,前11个月,安徽工业实现了有速度的增长,主要表现为月度增速、累计增速、净增规模企业数均稳定在全国前列: 首先,月度增速居全国第二、中部第一。11月当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首次突破800亿元,达到805亿元,同比增长14.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比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位(新疆以15.2%的增速居全国第1位)、中部第一位。 其次,累计增速跃居全国第一。前11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7689亿元,同比增长13.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位次再提升1位,增速排序与贵州并列全国第一位,创有该项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并连续20个月保持中部第一,预计到年末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全国、领跑中部”的良好态势。 再其次,净增规上企业数居全国第二、中部第一。2012年,全省净增规模以上企业2133户,净增数为全国第三、中部第一;到今年9月份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725户,比去年净增加1755户,快于时序进度13%,净增企业数居全国第二、中部第一,规模以上企业数总量居全国第八,中部第二,仅次于河南。 有质量 牛弩韬说,安徽工业实现了有质量的增长,主要表现为 “三个快速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增长。10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59.4亿元,增长16%,增幅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9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66亿元,增长22.8%,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8个百分点。 企业规模和实力快速增长。到10月末,安徽省产值超亿元企业4731户,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的32%,较上月末增加612户,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预计全年超亿元企业可达到5500户;产值超10亿元企业331户,比上月增加43户;产值超100亿元企业22户,比上月增加7户,比去年末净增2户。 月度工业增加值连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安徽省月度工业增加值由去年平均629亿元,提升到713亿元,其中3、9、10、11月份分别为752.9亿元、752.1亿元、755亿元、805亿元,且比去年同月高出100亿元以上,在拥有较高增速的基础上,月度规模也进一步上升,在增加值总量上拉近了与 “两湖”的距离。 此外,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也频结硕果。截至目前,安徽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量全国第一,拥有叉车集团、六国化工、四创电子、奇瑞汽车、科大讯飞、铜陵有色、美菱股份等7户国家级创新示范企业。江淮汽车被授予亚洲质量领域的最高奖项——亚洲质量卓越奖。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率先批复了安徽省芜湖马鞍山合肥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形成机器人技术创新体系,为在不久的将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奠定了基础。 有效益 牛弩韬说,安徽工业实现了有效益的增长,主要表现为 “三个提升”: 利润增速快速提升至中部第一。今年前10个月,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突破千亿元,达到1106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24.7%,比一季度提高19.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由一季度低于全国6.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十四、中部第五,到目前反超全国1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一,实现快速提升。 主营收入增速快速提升。今年前10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万亿元,总量超过湖南省,由去年末的全国第十三位,上升至现在的全国第十二位 (仅比居第十一位的福建省少7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增速居全国第四位。 传统行业应对市场能力得到提升。今年以来产能过剩、需求不旺等因素严重冲击市场,以基础原材料为主的安徽省传统产业首当其冲。但随着省委、省政府稳增长、调结构一系列政策效应的释放,安徽省的传统产业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尤其是被普遍认为是两项 “短板”的煤炭和钢铁行业效益明显好于预期,前10个月煤炭开采业亏损23.8亿元,比上月增亏0.6亿元,比年初预测亏损50亿元以上有明确改观;钢铁行业实现利润28.7亿元,而去年同期却亏损14.2亿元。其中马钢到今年10月末亏损减少到0.8亿元,比去年同期减亏30亿元,预计年内有望扭亏为盈。 四个 “得益于” 牛弩韬说,安徽省工业实现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得益于 “工业强省”战略的强力推进。近年来,安徽省坚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生产经营困难,继续实施了 “新30条”等政策措施,通过认定的8270户重点帮扶企业为主要载体,有效缓解了企业面临的困难。据统计,近两年,仅实施“五缓四降三补贴”政策共为企业累计减负84.8亿元,其中,今年1~10月,全省实施 “五缓两降三补贴”政策共为企业减负34.4亿元,省经信委仅减少 “两项基金”就为企业减负6亿元。此外,财政、地税等相关部门也积极行动,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共同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得益于近年来工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特别是今年以来,作为全省工业经济的主管部门省经信委,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工作主线,努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一批以装备制造、智能家电为代表的行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应对市场经济的能力也得到大力提升。 三是得益于各类生产要素有力保障。特别是今年作为电煤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年,在应对神煤入皖、西煤东进、海进江煤冲击省内市场情况下,省经信委从协调煤、电两大要素方的矛盾入手,促进省内电煤销售,确保电煤供应,推动各项要素向工业集聚,为全省经济社会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要素保障。 四是得益于大中型企业利润的好转。1~10月,全省260户大型企业共实现利润324.4亿元,实现了利润的快速回升,增速由上半年下降5.3%,快速回升到目前增长17.3%,大型企业实现利润的快速好转,为安徽省工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安再祥 通讯员 潘峰 陈晓芳 陈志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