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实施 “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模式。
近年来,辽宁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天津市的园区和楼宇载体集聚作用日益凸显,有效促进了传统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加快向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福建省通信业持续加快建设步伐,持续拓展民生应用,积极促进信息消费,有力推动了 “数字福建”建设,促进了 “两化”深度融合。
编者按
12月27~28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2013年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明确了2014年的工作要求和任务。部分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也介绍了各自在2013年取得的工作经验、成效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本报编辑部从中摘编部分内容与读者分享。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探索负面清单管理 促进产业创新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 上海认真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通过投资领域负面清单、公共信用负面清单等管理方式,促进产业创新转型发展和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取得了初步进展。
A 工作成效
促进行业管理和政府职能转变实践 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是利用新思维、新方式加强行业管理的新方向,其关键在于 “宽进严管”,上海在以自贸区负面清单建设推动改革开放的同时,通过信用领域的 “第二个负面清单”,加强事中事后的过程和结果监管,以具有互补效应的 “两个负面清单”促进行业规范管理和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第一,以投资领域负面清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以负面清单管理形成国际化产业发展环境。自贸区负面清单涉及国民经济18个行业门类、89个大类、419个中类、1069个小类,对其中约190个小类明确管理措施即负面清单,约占整个产业小类的18%。对负面清单之外领域,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将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制、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制全部改为备案制,并大幅提高备案项目规模上限,为自贸区企业投资、产业发展及贸易的国际化、便利化提供条件。
以信息化方式加强全过程状态监管。上海自贸区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实施 “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模式。
第二,以公共信用负面清单提高事中和事后监管效能。
近几年来,上海通过 “技术+平台+制度”的方式,探索推进信用领域的负面清单(“黑名单”)管理。
加强规范标准建设,为公共信用负面清单提供技术支撑。加强信用平台建设,完善负面清单信息共享应用。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提升负面清单应用效能。
B 创新发展
促进产业和信息化创新转型
上海将在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发展的大局中,探索形成投资管理、公共信用 “两个负面清单”相互匹配的推进机制,建立相关部门统筹联动的协同监管体系,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服务业现代化 “双轮驱动”,力争产业信息化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第一,探索扩大 “行业禁入”负面清单应用范围和领域。
进一步以负面清单方式放开前端关口管理,抓紧编制2014版自贸区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小制造业、服务业领域 “负面清单”范围,提高经济发展的开放度;在产业投资项目管理方面,探索基于产业限制类、淘汰类目录建立 “负面清单”管理机制,促进项目审批向核准和备案制转变;在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领域,每年聚焦3~5个重点区域,500个左右落后企业、项目和生产线,实施破立、进退、推拉 “三个结合”,促进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在节能减排领域,每年重点关注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和项目,推进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不断提升工业能耗和环境保护水平。
第二,加强与负面清单相衔接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
以公共信用负面清单促进事前监管转向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建立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信用管理,推进项目验收、后评估等环节信用信息的记录使用,扩大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开放应用范围;深化公共信用负面清单处罚机制,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将公共信用负面清单与日常监管和服务结合起来,加强负面清单在政府采购、招投标、资金管理等领域应用,对失信企业采取更为严格监管方式、从严处罚,促进公共资源向信誉好的企业集中;完善联合监管协调机制,将信用领域负面清单与产业规划布局、工业区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等结合起来,构建全面的风险防御和优胜劣汰管理体系。
第三,为全国产业和信息化发展先行先试、探索发展路径。
围绕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全国发展,以上海自贸区作为推动产业和信息化创新转型发展的试验田,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强化产业经济、贸易经济、信息经济叠加带动效应,通过负面清单管理等制度创新试点,为企业发展突破制度性条件限制打开通路,推动制造业提升能级、扩大开放贸易,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大宗商品交易、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完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财税金融政策,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促进自贸区内外经济联动发展,研究不同经济机制、政策措施之间平滑过渡的方式,努力为全国产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与活力,发挥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
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创新驱动技术发展 强基提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工业是辽宁经济发展的支撑,技术改造是辽宁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辽宁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通过技术改造和工业基础能力提升,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A 工作成效共同升级传统与新兴产业 技术改造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突破核心技术、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扩大产品出口、替代进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推动了新兴产业发展。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二是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通过技术改造,辽宁省企业采取引进吸收、自主研发和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在柴油机高压共轨、船用柴油机曲轴、精密轴承等方面取得了核心技术的突破。三是提升了工业基础能力。通过技术改造,辽宁工业基础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对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四是加快了重大装备国产化。辽宁装备制造业要提高为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提供国产化装备的能力,技术改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五是扩大了产品出口和替代进口。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产品出口份额逐年扩大,丁基橡胶、工业型材等产品实现了替代进口。
B 创新发展
技改成工业转型升级重要手段多年以来,抓技术改造、夯实工业基础一直贯穿于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技术改造成为推进全省加快两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手段。
一是技术改造是引领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通过技术改造,辽宁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已形成装备、石化、冶金、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业比重不断上升。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省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490户、百亿元以上企业55户,说明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工业基础能力,是推动辽宁省工业由 “辽宁制造”向 “辽宁创造”转变的重要手段。
二是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效益的永恒主题。始终注重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的企业才能保持较好经济效益。因此,鼓励企业加强创新,不断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通过增加品种、降低能耗、提高效益,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仍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是两化融合是提高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企业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支撑,通过加快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领域进行升级改造,推动了企业生产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发展工业基础能力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石。加快提升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发展水平,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解决工业发展受制于人的重要途径,政策引导和加大扶持力度,是快速提高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手段。
天津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
加快创新转型发展 助推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
近年来,天津市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积极实施工信部 “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部署,加快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转型升级,极大地推动了中小微企业健康快速成长。
A 工作成效
抓载体建设促进产业集约发展 一是整合提升发展区县示范工业园区。天津市政府于2009年出台了 《关于整合提升发展区县示范工业园区的若干意见》,市财政累计投入21.6亿元资金,对布局散、规模小、水平低的103个乡镇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在不新增土地的前提下,规划建设总面积380平方公里的31个示范工业园区。经过4年多的努力,已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并进一步加快了拓展区建设。31个园区已成为郊区县中小微企业创新转型升级、集约集聚发展的实验田和示范基地,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00亿元。
二是加快发展中心城区楼宇经济。为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促进中小微企业走以先进业态为引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园区和楼宇载体集聚作用日益凸显,有效促进了传统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加快向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中小微企业迅速崛起,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三是抓融资支持,促进破解发展资金瓶颈。
一方面,完善金融扶持中小企业政策。天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 《关于加强和完善融资工作的意见》、 《关于推动金融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融资产品,改善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重点加大对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另一方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积极利用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体制创新成果,推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在各区县创设 “科技企业融资超市”、 “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等平台,汇集银行、证券、融资租赁、股权交易、知识产权转化等10余种服务机构,提供融资 “直通车”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284家;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158家;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到124家,注册资本金达128亿元,纳入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担保机构每年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50亿元。
B 创新发展
抓制度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在抓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促进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一是强化服务载体建设。按照 “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整合资源、资源服务企业”的思路,支持成立了市中小企业协会、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快创业、创新、人才、市场、法律、信息化等服务平台建设,全市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市累计支持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50多个、培育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各类创业载体330多个。今年启动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列入了第三批国家级公共平台建设项目。
二是创新服务形式。改造升级市级和16个区县中小企业信息网。建立技改项目和统计监测数据网上申报系统。
在抓制度建设方面,主要是促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 《关于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极具含金量和操作性。
二是推动法制建设。2011年启动了《天津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的地方立法工作。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贯彻落实中小企业 “一法一办”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针对法律法规政策落实中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目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审议通过了 《条例》草案,并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三是减轻企业负担。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过10多年不断清理,由1078项减至69项,目前涉及中小企业收费项目只剩45项,其中天津设立的仅3项。同时,积极落实国家税收减免政策,全市中小企业每年减少税收100亿元以上。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96项,减至423项。
目前,天津中小微企业已达21万家,从业人员占全市城镇就业人数的85%以上,全年实现税收占全市的60%,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0%以上,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分业施策 打好化解过剩产能攻坚战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对此,河北省委、省政府把化解过剩产能作为推进全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重点工作,坚定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
A 工作成效
重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河北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立足动真格,求实效,重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提出化解过剩路线图。修改完善 《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同时,分别制定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转型升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17年底,全省共压减炼铁产能6600万吨,压减粗钢产能6700万吨;压减水泥产能5000万吨;压减平板玻璃产能2900万重量箱。
重拳出击营造氛围。一是对全省违规钢铁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按照拆除一批、停建一批、处罚一批的要求,对71个项目分别进行了处理。二是责令不符合水泥调整方案布局的2条在建熟料生产线、9台在建粉磨设备立即停止建设;禁止5台待建粉磨设备开工。三是实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 “周日行动”,在唐山、邯郸、承德3市集中拆除了8家企业的10座高炉、16座转炉,压减炼铁产能456万吨,炼钢产能680万吨。四是开展化解水泥过剩产能集中行动。
多措并举协同推进。把化解过剩产能与工业转型升级、大气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等工作共同推进。一是颁布实施了严于国家标准的 《河北省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将实施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的城市由4个主动扩大到6个。二是开展了火电、钢铁、水泥、玻璃等四个行业节能减排攻坚行动。为调动地方积极性,从明年1月1日起,将差别政策制定和实施权限下放到各设区市和直管县市。三是制定出台 《河北省削减煤炭消费及压减钢铁等产能任务分解方案》,相关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11个设区市和2个省直管市,以削减煤炭消费倒逼过剩产能压减。四是积极与云南、陕西、宁夏、青海、新疆等省 (自治区)开展产业对接活动,共同推动河北省钢铁、玻璃、光伏等成熟产业 “西进”。五是今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提前2个月超额完成。 “十二五”以来,共淘汰炼铁落后产能1181万吨,炼钢落后产能1716万吨,水泥 (熟料及粉末能力)落后产能8107万吨,平板玻璃 4206万重量箱。
B 创新发展
化解过剩产能向纵深推进
下一步,河北省将在充分尊重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用好政策、法律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把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完善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机制。一是在分解下达2017年削煤、减钢及压减水泥、平板玻璃等目标任务并签订责任书的基础上,组织各设区市进一步完善企业整合和减量重组方案,将压减产能的具体任务落实到企业、装备和年份。二是对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全面清理中违规操作的,以任何名义、方式核准、备案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的,严肃追究项目所在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三是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营造化解过剩产能的社会氛围,逐步使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组织好结构调整方案实施。把化解产能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通过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推动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企业工艺技术及节能减排标准等途径,“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过剩产能,真正做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质量。
促进过剩产能优胜劣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形成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一是在进一步下放差别电价、差别水价等差别政策实施权限的基础上,严格标准,实施惩罚性电价,加大执行力度。二是进一步探索通过提高资源、能源、环境、土地使用成本,对低效产能执行严于国标的省级排放、能耗标准,强制相对落后产能退出。三是在财政性资金、土地供给等方面给予支持,出台激励过剩行业产能退出,实现转型转产的政策措施。四是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准入和规范管理。五是适时发布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利用、市场供需等相关信息,定期发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营造产能有序退出的市场氛围。
做好 “加减法”。一是大力实施 “三个一百”工程。在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个领域分别选择百家重点企业,引领和带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立足 “有中生新”,着力在完善产业链条、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无中生有”,在新能源、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等有比较优势领域和海洋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打造新的增长极。二是继续推进 “十百千”工程。推进生产力布局优化、企业竞争力增强和品牌质量升级。三是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区域两化融合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四是大力培育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力争三年新增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突出调整 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 今年以来,四川省全力抗灾救灾和推进工业恢复重建,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注重在稳增长中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强化经济运行综合调控,实现了工业运行稳中向好。
A 工作成效
强化经济运行综合调控 今年,市场性因素和结构性问题相互叠加,加上自然灾害冲击,四川省工业稳增长的任务更加艰巨。
工业运行稳中向好。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8%。 “4·20”芦山强烈地震等灾害发生后,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从6月份的12.6%下滑到7月份的7.8%。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发展定力,坚持经济 “换挡”不 “失速”,从经济全局进一步提出并及时出台抓投资、强工业、促消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四个 “八条措施”和扩大进出口 “十条措施”,提前下拨技改贴息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投产达产,加强产销衔接和市场开拓,强化企业帮扶和企业减负,搭建融资平台缓解融资难困局。这一揽子政策措施效果明显,工业增速逐月回升,9月份重回两位数增长,四季度以来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
主动转方式调结构。坚持调优存量、优化增量 “两手抓”,一方面大力实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及稀土、饮料食品、汽车制造等七大优势产业培育方案,继续拿出2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以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为抓手,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另一方面,切实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着力推进稀土整治、钢铁重组、水泥淘汰、煤矿关闭、玻璃升级、白酒转型、鞋业转移。特别是大力实施煤矿清理整顿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四川省财政安排31亿元资金,关闭412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完成了433户企业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主动作为,大力度关闭小煤矿和淘汰落后产能。预计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22%,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七大优势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8%左右,其中,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产业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六大高载能行业工业总产值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5%;工业经济效益保持稳定较快增长,预计全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税金、盈亏相抵净利润的增速都将超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
强化经济运行综合调节。今年下半年,深入、全面开展两轮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活动,基层和企业问题掌握得更精准,政策措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经济运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经济运行监测方面,密切关注投资、消费、出口、金融等调控政策变化对工业经济的影响,加强对工业用电、铁路货运、产品价格和企业效益、工业税金、三项费用、产成品库存、劳动用工等指标的跟踪分析,既注重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准确把握,又突出四川工业的结构特点、行业特征,更注重微观层面企业具体情况的佐证,将经济监测分析和运行调节有机结合,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改进调控思路和方式方法,积极探索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长效工作机制。
在要素保障方面,探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例如,针对丰水期弃水问题,在工信部、国家电网的支持协调下,在加大外送电的同时,认真组织实施直购电试点和富余电量消纳政策,稳步实施留存电量政策,全年外送电243亿千瓦时,消纳丰水期富余电量30亿千瓦时,直购电直接交易电量73.7亿千瓦,促进全年发电增长22%左右,消化了富余发电能力,有力支持了工业回升发展。
B 创新发展
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 对2014年的工作任务,四川省将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转型升级放在第一位,将按照工信部的统一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扩大工业开放合作,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 “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和扩大信息消费,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综合调节,推动四川工业经济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改革创新 “两化融合”促工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浙江省根据工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把推进 “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建设工业强省的重要抓手,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A 工作成效
推进 “两化深度融合”建设工业强省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推进 “两化深度融合”建设工业强省。
着力推进智能制造。把智能制造作为推进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重点节点,组织实施了“555机器换人”推进计划,制订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今年1~11月,全省已实现 “机器换人”技术改造投资42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6%。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把电子商务发展作为开拓市场、突破需求不足制约的重要抓手,在全省组织实施了 “电商换市”工程。目前,全省已建成了阿里巴巴等一批国际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全省共开设各类网店90万家,占全国的14.7%,65%的中小企业已应用电子商务。
开展智慧城市试点。把民生领域的信息化作为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领域,组织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截至目前,纳入试点的20个智慧城市项目中已有智慧城管、智慧医疗等十余个项目实现成功应用;共引进央企、外企在浙投资智慧城市项目资金800多亿元。
全力抓好宣传培训。把提高基层政府和部门人员对两化融合重要性的认识作为基础性工作,加强两化融合知识的普及。
B 创新发展
建设 “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 今年10月份,浙江省有幸得到批复同意,开展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先在条件成熟的市、县政府建立首席信息官 (CIO)制度,以后逐步推广到全省。同时,加大财政资金对 “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自2014年起除现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5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外,省政府再新增一部分财政支持资金。
加强服务指导。启动实施两化深度融合“百千万培训工程”,完成两化融合进企业、进产业集群宣讲活动100场以上,培育企业信息化管理师1000名以上,结合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普及培训两化融合实用人才10000人以上。
加强智能装备产业化。进一步深化智能制造推进工作,在深入抓好 “机器换人”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智能化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的开发工作。组织实施 “百千万”新产品开发计划,力争每年开发万种智能化新产品、千台智能化机器、百套成套智能化装备。
大力推进工业物联网的应用,组织实施企业 “千企机器联网”工程,每年选择1000家企业推广应用连续生产、联网协同、智能管控的制造模式。实现企业生产过程中人、机、料等要素的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管理。
加强第三方服务机构培育。更加重视第三方服务在推进 “两化深度融合”过程中的支撑作用,下大力气培育发展一批第三方服务机构。培育100家以上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的两化深度融合优秀服务机构和网络工程公司,推广100个适用面广、应用成效突出的两化深度融合优秀解决方案。
加强企业素质提升。以各市、县工业龙头企业为重点,选择全省1000家企业列入全省企业信息化 “登高”计划,开展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估。通过五年努力,80%以上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达到B级以上,30%以上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达到A级。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 深化“数字福建”建设 福建省通信业认真实施 “宽带中国”战略,持续加快建设步伐,持续拓展民生应用,积极促进信息消费,有力推动了 “数字福建”建设,促进了 “两化”深度融合。
A 工作成效
主动融入加快 “数字福建”建设 十多年来,福建省通信业积极响应建设“数字福建”的号召,主动融入、全面对接。
高起点谋划宽带建设。今年以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在原先出台配套政策的基础上又出台政策加快 “数字福建·宽带工程”建设,组织实施八大工程,纳入省重点项目。福建省完成了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启动 《福建省宽带发展中长期规划 (2014~2020)》和 《厦漳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前不久,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信息提升工程作为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六项提升工程之一,将宽带网络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统筹城乡宽带发展。截至11月底,全省4M及以上用户占比达86.5%,居全国前列;城市地区20M及以上接入带宽覆盖比超90%,建制村光纤通达率超99%。一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独特的对台优势,推动闽台通信业深度交流与合作。二是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速推动宽带普及。继续采取分片包干等形式,推进50户以上自然村的宽带接入。三是进一步加快3G和TD-LTE建设,推动网络升级。
夯实信息消费基础。福建把深化宽带应用作为行业战略转型的重要内容,以应用促转型。截至11月底,全省非话业务收入占比达5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是推动宽带应用。通过深化社区信息化建设,推广家庭信息应用,促进三网融合,完成所有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点建设,建成100多个信息化标杆社区。实施 “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推动中小企业宽带应用示范工程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二是促进信息资源开放。完善“智慧城市群综合门户”和 “无线城市”应用平台。三是繁荣壮大现代信息服务业。培育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的消费业态,多数网络应用的使用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扶持增值电信企业发展,目前全省达1966家。发展手机电视、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支持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做大做强。
营造公平发展环境。一是抓服务。推行阳光收费,规范流量收费,改善用户体验。规范校园市场秩序,加大检查通报力度,企业节约成本7288.9万元。二是抓安全。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通信网络安全运行。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开展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工作,网站备案率和网案信息准确率分别达99.99%、75.6%。三是抓共建共享。加大考核力度,推动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大型场馆等重点场所的共建共享共维,创新室内分布系统和WLAN共建模式,连续4年完成考核指标,节约资金23.84亿元。四是抓职能转变。开通通信监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取消省外通信参建企业入闽登记,将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申请时限、变更时限分别缩减33.3%和20%。推动监管下沉,在部分地市设立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
B 创新发展
多方联动推进 “宽带中国”
实施 “宽带中国”战略重在行动,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大胆突破、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位一体要合理分工、共同推进,形成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一方面,要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产业发展动力,以竞争促创新,激发增值电信企业和互联网应用企业的活力与创造力,打造通信业转型发展“升级版”。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处理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要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在加强薄弱环节上,放在解决发展的 “短板”上,突破难点、把握重点、争创亮点。开展 “信息惠民”工程,推动电信普遍服务,提升网络的防抗能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
处理好建设与应用的关系。在建设中,要适度超前、合理布局,纵深推进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开展通信业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应用上,要分析信息需求和消费习惯,创新运营模式,推动资源共享,增强企业互信,提升行业整体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