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办的汉信码应用推广新闻发布会日前在京召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党委书记张琳宣布,中国自主研发的二维码——汉信码正式推广应用。该技术专利免费授权,二维码技术与应用公司以及最终用户不需要交纳任何许可费用。
目前,汉信码已成功应用到了国税总局汉信码增值税发票和特种行业应用发票、广东省水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新生儿疾病筛查等行业。随着免费汉信码PC端生成软件和手机端识读软件的上线,汉信码开始向大众应用敞开了大门。
国外二维码安全风险大
二维码是上世纪70年代由日本发明的一项将数据信息记录在图形中的条码技术。相对已广泛使用的一维条形码,二维码的信息储存量更大,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商品溯源、物流跟踪、身份认证、数据防伪等诸多领域。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普及,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信息,可避免繁琐的输入,因而备受手机用户青睐。
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立建曾表示,国内二维码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粗略测算当前国内二维码制作、发布、识别等上下游相关产业规模已超2000亿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以来国际上二维码技术标准主要由日本QR码、美国PDF417码等少数技术标准所垄断,国内主要使用日本电装公司研制的QR二维码标准。随着日本QR码在国内生产、生活诸多领域的快速普及,给我国信息产业安全带来挑战。
首先,日本QR码缺乏统一的应用管理体系,任何机构和组织均可随意制作和发布二维码,仅从二维码外表难以辨别其包含信息是否合法。这一管理漏洞,极易被利用,使网络病毒等不良信息借助二维码肆意发布与传播,严重威胁我国信息安全。
其次,拥有QR码专利的日本企业尽管宣称不收取专利费,但国外企业对其技术标准,往往在推广期免费使用,一旦形成规模或技术更新后,便会收取高额费用,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惯例。
再其次,日本QR码有三个定位点,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点被污损,除日本电装公司生产的识读设备外,均无法准确读取信息。在物流、零售等行业中,条码污损极其常见,这意味着大批二维码使用企业将被迫购买昂贵的日本设备。这种技术垄断无疑将严重损害我国与二维码关联企业的利益。
最后,国外码制包括QR码中文信息编码效率不高,不支持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030中的全部汉字。
汉信码完全自主可控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与我国多家自动识别技术企业共同研制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汉信码。
据了解,汉信码最多可以表达7829个数字、2174个汉字,4350个英文字符,在汉字信息表示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数字和字符、二进制数据等信息的编码效率、符号信息密度与容量、识读速度、抗污损能力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汉信码正式成为国际自动识别技术领域的国际权威行业标准——AIMglobal码制标准。
据汉信码研发团队代表、编码中心副主任罗秋科介绍,目前,汉信码是我国技术最成熟先进、标准化程度最高、生成软件、设备等产业技术支持最充分的自主知识产权二维码码制。由于汉信码码制的相关技术和标准掌握在我们手里,针对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如安全性要求高、符号尺寸受限等,可以在技术与标准层面进行不同的扩展,从而实现二维码应用的自主可控。
罗秋科还表示,随着免费汉信码PC端生成软件和手机端识读软件的上线,汉信码向大众应用敞开了大门。由于企业使用 “汉信码”软件生成二维码需实名注册,对于二维码引发的部分支付安全问题能够做到有效控制。(本报记者 高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