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问题是事关中国纺织的头等大事,经过多方呼吁,2014年有望在新疆开始试点棉农直补政策。图为新疆刚刚采摘的新棉入库。
为了掌握行业的技术状况,为行业的清洁生产把脉,中纺联副会长徐文英 (右二)深入基层实地探寻喷水织机的排污状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中国纺织的桥头堡和重要基地,代表着中国纺织的形象。图为位于江苏徐州的一家著名纺织企业的现代化生产车间。
盘点2013年的纺织行业,我们发现,如果从所谓新闻角度讲,吸引眼球的轰动事件并不多,甚至,行业的发展也很平稳,没有大起大落的扣人心弦。但是沉下心去细细挖掘,就不难看出,虽然告别了两位数以上高速发展的惊心动魄,行业也正遭遇环保、市场、周边国家成本逆袭等诸多挑战,但是行业同时也告别了以量取胜的浮躁,科技创新、营销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市场拓展、清洁生产、产业转移等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一出大戏前的精心筹备正在业内次第展开,让人兴奋和欣慰。正所谓:转型升级正当时。
看点一
关键词:国储棉 内外棉价差 亏损 竞争力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事件一: 为了保护农民种棉的积极性,国家在棉市不好的情况下采用国家收储的方式进行收购。可是开始于2011年下半年的这次托市却让事情完全走了样:2011年上半年国内棉价暴涨之后的暴跌由于国家的及时出手倒是被托住了,但是从此国内棉价就被人为地定格在了1.9万~2.04万每吨之间,而同期国际棉价却下滑到了每吨人民币1.3万元以下,甚至1.1万元上下,这就造成了国内外棉价的高价差。而由于进口配额的管控,中国棉企却只能主要使用比国外最高高过6000元每吨、如今是超过3500~4000元每吨的国内高价棉。据测算,中国纺织从2011年开始纤维加工总量即占据全球半壁江山;除满足13亿国内人民的需求之外,出口占到了全球贸易总量的1/3。而在全球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国棉纺企业,由于高额棉价差,全面亏损。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中国纺织服装制造行业亏损企业数量为2805家,已经远远高于2012年全年1741家的水平。
事件二:
国储棉政策对于棉花整个产业链的正面效力所剩无几。除制造业带来的巨额亏损外,国家为收储而投入巨额资金,耗费大量社会资源。据统计,2011年至今国家投入收储资金已经超过1600亿元,每年需要支付银行利息近100亿元。为了维持现今已超过1000万吨的库存水平,单仓储费一项就超过了10亿元。如果再考虑库存减值情况,成本消耗更为惊人。可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收储政策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
点评: 中国棉花单产世界居前可最没有竞争力,因为价格世界最高;全球棉花库存60%在中国,可是宁愿支付40%的高关税也要进口国外棉花的所谓 “闯关棉”,在去年一年竟有超过70万吨;中国的棉纺企业在全球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去年一年有超过1000万锭的棉纺能力关车,这相当于中国棉纺总纱锭的8%……咄咄怪相,全部源于国内外每吨最高相差6000元以上、现今相差3500~4000元以上的棉花价差,而始作俑者即为现行的国家棉花收储政策。
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杨世滨所说,中国的棉花产业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地步,它作为纺织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决定着纺织行业的生死命脉。中纺联会长王天凯也坦言,棉花工作是自己的第一要务。还好,经过各方有识之士的齐心协力,这道注定 “无解”的难题如今有了曙光:中国有望从2014年开始停止国储棉制度,借鉴美国的作法,直补棉农。看点二
关键词:彭丽媛 时尚 责任
社会名流的时尚责任
事件: 2013年3月底4月初,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首次进行国事访问,彭丽媛的每一次精彩亮相都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人们欣赏着彭丽媛优雅风采的同时,也惊叹于她身着的国产品牌服装与她第一夫人身份的高度融合。中国服装品牌几乎在瞬间即收获了几乎全球人的关注和认可。一向是市场风向标的股市服装板块迎来了整体走强,朗姿股份、大杨创世和众和股份曾一度封死在涨停版上。
点评:
那一周的温暖相信服装企业会永记心头。因为此前,中国的时尚业已经寂寞了20多年。中国的时尚业在很多方面并不比国外大牌差,但是在整个社会风尚崇尚洋品牌的重压之下,中国的时尚业品牌弱不禁风。然而彭丽媛身着国产品牌的一次次精彩亮相,都使中国的时尚业从乏人喝彩中收获着自信,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服装业,重新评估中国服装的前途。国人乃至全球都开始关注中国时尚品牌。在从中央到地方一路张扬品牌强国的旗帜下,中国的社会名流应该成为推动中国自主品牌建设的一支力量,而彭丽媛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我们并不缺好的品牌好的企业,缺少的是自信和消费观念的重塑。在这方面彭丽媛开了个好头,但事情远不止于此。应该研究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形成中国服装乃至于全纺织行业的形象重塑。如何借助这次这个事件,把这种社会的轰动转化为持续的品牌影响力,这是应该下功夫研究的。形成一种势头,给国产品牌造势,这也是品牌塑造的一种途径。
看点三
关键词:高库存 电商 服装家纺
去库存 靠电商
事件一: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81家纺织服装企业上市公司存货合计768.16亿元,相比2012年前三季度的725.44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有14家上市公司存货超过10亿元。而在家纺上市公司中,罗莱家纺的库存已由2011年年中的5.19亿元升至6.66亿元,占总资产的27%。梦洁家纺与富安娜家纺的当季存货也分别达到5.85亿元和5.8亿元。在纺织服装业近两年来持续 “去库存”的前提下,纺织服装公司的存货至今仍然持续攀升不见下降。
事件二:
根据大智慧通讯社收集的数据,2013年三大家纺企业“双十一”线上交易额超3.5亿元,同比增幅逾75%,其中罗莱家纺冲进天猫 “双十一”单店交易额排名前四,富安娜位列第七。梦洁家纺、博洋家纺、水星家纺等皆有不俗表现。
事件三: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 《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当年用户网上购买最多的商品类型是服装鞋帽,有81.8%的网购用户都购买过服装鞋帽类商品;与此同时,天猫2012年的数据显示,超过2000亿元的整体交易额中仅服装行业就超过700亿元的销量额,仅 “双十一”当天天猫成交的132亿元中,服饰行业的交易额就接近70亿元,占比超过50%。
事件四: 根据中国互联网调查社区中 《关于网上购买服装的小调查》的结果显示:即使是服装的网购次数少于每月一次的顾客,都会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50.4%)。而当出现这些问题时,顾客的容忍度很高:有11.8%的顾客表示从不要求退换货,高达64.5%的顾客表示仅仅当服装与预期差距太大、接受不了的时候,才会要求退换货。随着网购投诉量的快速上升,顾客与商家之间常常出现纠纷,淘宝上的店家已经被曝光多起顾客给了差评之后被店家骚扰威胁的不良事件。
点评: “双十一”的神话已经不是新闻。据相关机构调查,省时省力,比实体店便宜,不需要出门产品送到家是中国城市居民网购的三个主要原因,并将持续推进中国网购市场的成长。虽然电子商务是现代企业营销的重要渠道,很多企业都认同作为走路的两条腿,线上线下的产品应该有区别、价格应该有区别,但是迫于库存压力,很不幸,电商成了服装家纺企业销库存的重要渠道。除开利用了一般网民认为网购 “便宜”的心理定势之外,对网购产品质量瑕疵的容忍度高无疑也是服装家纺企业把电商作为消化库存重要途径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是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大量库存、滞销,另一方面却又爆出四大国际快时尚品牌在中国的大规模开店,据称,优衣库、ZARA、H&M和C&A这四大国际快时尚品牌2012年以来新开店数量占比为四成,全国门店总数达到了523家。可见,纺织服装产品的库存滞销是结构性失调,并非总量上的过剩。不然,为什么国外产品在加开门店,而国内的在关门?究其底,研发与市场脱节不能有效开启销售、代理商缺乏销售经验等应该是我们的企业着力研究的方向。
一味地用降价促销的方式来消化库存绝非长久之计,而如果网购成了滞销品、残次品的集散地,影响到了消费者对网购商品的信心,进而影响到电商这一方兴未艾的新事物发展进程,则罪莫大焉。看点四
关键词:印染 化纤 排污 清洁生产
重拳治理节能减排
事件一: 2013年7月,工信部公布淘汰落后产能名单,其中132家印染企业和7家化纤企业的落后产能上榜,工信部要求有关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在2013年9月底前关停列入公告名单内企业的落后产能,确保在2013年年底前彻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区转移。
事件二: 2013年12月,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技术成熟、节能降碳潜力大的节能低碳技术普及应用,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发改委发布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涉及纺织的技术有超低浴比高温高压纱线染色机高效节能节水染整装备技术,该技术主要适用于纺织行业印染行业纱线、棉纱、羊毛、化纤等织物染色。
事件三: 浙江省绍兴重拳遏制纺织污染源,包括关停淘汰落后产能;统一搬迁入滨海工业区,集聚升级,统一处理;原地改造,一步到位,不留后患。福建石狮部分染整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浙江绍兴印染企业定型机废气整治全面完成。江苏吴江纺织废水全量回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创建满三年的第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展了复核评审,柯桥区纺织印染产业示范基地作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顺利通过复评……
点评: 纺织印染作为纺织工业中间必须的加工环节,是目前纺织工业最重要的水耗、能耗及三废排放环节,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在全国41个行业废水排放中位列居前,而其中印染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水排放即占纺织废水排放量的七成以上。可见印染的排污治理在纺织全行业的清洁生产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位置。绍兴和石狮是全国重要的印染基地,特别是绍兴的印染产能占据全国三分之一的份额,而石狮则在十多年前即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印染集控区,集中处理印染工业污水。如今,石狮印染集控区全面开展清洁能源替代工作,以及绍兴的印染企业集聚升级,这都关乎中国整个印染行业的未来。看点五
关键词:并购 代理 上市
服装企业打响资本运作逆袭战
事件一:
森马服饰自2013年3月上市以来动作频频,相继通过代理、并购等方式拥有GXG、Sarabanda、MarcO’Polo等中高端品牌,不断加强中高端业务,推动多品牌战略的实施。
10月28日,卡宾服饰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标志着我国首家设计师男装品牌正式进入资本市场。10月8日,西域骆驼服饰有限公司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主板首次公开发行,于10月11日当地时间上午9点迎来了首个交易日。
事件二: 2013年7月26日,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山东济宁如意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停牌公告,公告称公司在策划重大不确定事项,为避免因此而引起公司股价波动,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股票自7月29日起停牌。
自7月停牌至今,山东如意先后4次公开发表了 《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延期复牌的公告》,并12次发文公示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情况,截至发稿当天,此股未有复牌消息。
据相关报道,8月30日,一家名为 “温州庄吉服饰有限公司”的服装企业成立,两股东分别为济宁如意投资有限公司和庄吉集团,出资占比分别为51%和49%。
事件三: 10月,波司登以4000万元收购英国男装品牌Green-woods,以进一步巩固波司登集团在英国的市场地位。
点评:
中国多家服装企业的境内外上市、并购等举措,无疑是中国服装品牌发力前的蓄力。森马布局多品牌;山东如意停牌可能与其集团收购庄吉有关,其意在进军国内服装市场;波司登的国际化战役和四季化战役同时打响……
中国有句话叫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国优势服装企业的资本运作已经风生水起,后面的节目一定精彩。看点六
关键词:集群 优势
产业集群担纲大梁
事件: 据中纺联刚刚公布的数据,在中纺联认定的现有197个纺织产业试点集群中,根据这197个集群报来的统计数据(剔除重复计算),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达344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900亿元,规模以下企业9500亿元。根据试点集群规上、规下企业的数据关系和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纺织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5.57万亿元的统计数据,可以推算,2012年全国纺织产业主营收入总计约为7.9万亿元。197个试点集群约占44%。同时,197个试点集群共有纺织企业18.4万户、职工926万人。试点集群地区确实具有很大的规模,举足轻重。
比如两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超2000亿元的县级地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和绍兴市柯桥区,2012年合计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38.5%。再如中部湖北省有5个试点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共增长68%。又如西北四省区有五个集群,他们增长了62.7%。
点评:纺织集群经济之所以发展迅猛,因为集群地区创造和发挥了许多比较优势,而且在新形势下仍有众多优势在继续支持着集群经济发展,比如当地党委政府在政策措施上的鼎力支持、独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业与专业市场互促互动、专业信息在区域内迅速传播、已经起步的公共服务,等等。这些老的优势,集群地区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充分发挥,尽力做到极致。而新形势下的一些新的市场特征,比如发展迅猛的电商,则应该引起产业集群地区下功夫:在与专业市场已经密切联系的基础上,如何把企业组织起来,把电商手段融进去,发挥物流配套等作用,使这个优势更加扩大。巩固老优势也要有创新的思想。看点七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 大赛 人才培养
加紧储备 培养人力资本
事件一: 据统计,截至2011年,纺织行业直接就业人口突破2000万,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口1160多万,其中技术人才所占比例达9.8%。按 《建设纺织强国纲要 (2011~2020年)》要求,到2020年,技术人员在规模以上企业所占比例将达20%,高技能人才占技术人员的26%。
事件二: 受到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的每年两度的中国国际时装周,除了为服装品牌搭建发布平台,最大的盛事即为人才竞技场。每年,有面向中国时装设计师的中国时尚设计的最高奖项 “金顶奖”发布,还有十佳设计师评选,至于各类单项的诸如内衣大赛、童装大赛、运动装备大赛、皮草大赛、针织服装大赛等,甚至专门针对大学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各类大赛,在国际时装周的平台上就有数十项之多。而借助各地方的各种纺织服装类展销会而举办的各种服装设计大赛更是数不胜数。
事件三:
11月,2013年全国纺织行业 “润源杯”经编工职业技能决赛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这是针织行业连续举办的第三届技能大赛,以每年一个工种的形式,中国针织协会已经在三年中举办了纬编工、电脑横技工、经编工三个工种的技能竞赛,并将以三年一轮回的形式车轮大战下去。
点评: 中国纺织行业真的以实际行动践行着 “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庄严承诺。高素质人才是强国建设的决定力量,为此,中纺联在制定的 《建设纺织强国纲要 (2011~2020年)》中,把人才作为纺织强国建设的四大目标之一,近年来加紧实施的设计师、操作工高技能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正是纺织行业向着纺织强国迈进的坚实脚步。
(本报记者 侯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