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涨跌互现 大宗商品将延续震荡态势
稿件来源:本报讯
2月7日,我国大宗商品市场价格 “涨跌”互现。其中在工业品中,有色金属几乎全线收涨:铜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5.1万元,涨幅0.29%;锌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5万元,涨幅0.17%;铅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4万元,涨幅0.04%。 而石化类商品几乎全线收跌:PTA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6832元,跌幅0.44%;PVC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6230元,跌幅0.72%;焦炭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327元,跌幅1.63%。 根据分析,2014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2014年大宗商品市场将连续第四年处于挣扎状态,不同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各异。 2013年整体价格高位运行 据生意社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大宗商品供需指数 (BCI)为-0.64,均涨幅为-1.60%,反映1月份制造业经济较2013年12月呈收缩状态,经济有下行风险。而BCI监测的8个板块全部下跌,跌幅最大的是能源板块,跌幅为-3.76%。 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表示,1月份BCI“收绿”是BCI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反映出2014年开年情况不如往年,大宗商品市场及制造业经济形势严峻。据介绍,2012年1月BCI为0.2,2013年1月BCI为0.24。2014年1月BCI的-0.64不仅失去了过去两年 “开门红”的传统,更是创出了2012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而2013年BCI的最低值出现在3月,为-0.61。 在过去的2013年,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迷雾重重的一年,经济复苏、需求供应的状况以及其他金融市场的表现让投资者不断陷入 “纠结”,似乎放弃了对 “超级周期”收益抱有的希望。在众多投资者看来,由于需求疲软,商品价格越来越金融化。 虽然2013年大宗商品市场整体价格回落,但在回落过程中,各类产品的表现仍不相同,不同类别的差异也不小,商品涨跌较为分明、幅度也较大。其中,在供应紧张和需求飙升的共同作用下,石油、铝等大宗商品的价格过去10年屡破纪录。 在过去10年的价格大涨中,金属制造商不断投资新矿山,致使金属矿商品产量上升。而2013年全球经济几乎没有扩张,很多市场上的大宗商品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实际上,大宗商品市场是过去10年最火爆的投资领域之一,不过,稳定但波澜不惊的经济增长让大宗商品市场遇到了艰难期。虽然2013年大宗商品市场供大于求,以及人民币较大幅升值导致进口成本下降,但整体价格水平依然高位运行,未出现深幅跌落。 市场取决于各国经济的增长 2013年,大部分市场参与者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心态较为微妙,因为过高的价格往往让下游厂商付出更高的代价。但大宗商品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过低的价格往往也预示经济的恶化。 实际上,大宗商品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全球各国疲软而参差不齐的经济增长。在美国,2014年的实际GDP增速似乎很可能超过3%,并有望匹敌本轮经济复苏中的最快增速。直到不久前,各经济体要么仍然处于萎缩状态 (例如欧洲和日本),要么正在经历经济复苏大幅放缓 (例如新兴经济体),或者只是在缓慢增长 (例如美国)。 随着2014年的到来,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势头几乎都有所增强,而这对于大宗商品投资者来说应该是个好兆头。有观点认为,在全球经济活动增长和回暖之际,美国资源市场的萧条状况有所缓解。 数据显示,美国的失业率近期降至6.7%,并且应该能在2014年内降至约6%。而且,美国的产能利用率预料将升至80%以上,从历史上来看,这通常意味着成本推动压力。2014年,美元很可能延续2013年夏季以来的走势,将进一步走弱。而美元走软将直接推高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这将有助于推动美国出口,提振美国的制造业活动,进而扩大美国国内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 虽然美联储已开始缩减量化宽松计划,但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意外上升,美联储或许无法足够快地收缩债券购买,以防止美国的货币供给提速。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在本轮复苏中第一次上升,将很可能引发有关经济增长过热,以及美联储政策是否过度的担忧,大宗商品市场将成为此类恐惧心理的主要受益方。 2014年价格水平将温和上升 自从2013年10月以来,受经济增长势头好转提振,工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了约4%。有研究机构指出,2014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总体上弱于2013年,大宗商品市场将连续第四年处于挣扎状态。 其中,页岩气、页岩油、砂岩油等非传统新型能源将进一步蚕食传统能源市场的份额。地缘政治紧张状态的缓和,将促使伊朗、伊拉克不惜以打价格战的方式夺回被其他欧佩克成员夺走的市场份额。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导致的原油需求增速下降,都将增加国际原油市场产能、产量大增的压力,预计2014年国际原油价格整体下滑10%~15%。化工品在原油、煤炭等基础原料下降的前提下,价格将整体下滑,而以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将震荡下行。 按照过去两年的规律,大宗商品市场通常下跌的第一浪出现在一季度末或二季度初。而2014年大宗商品市场下跌的第一浪提前到来了,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 “暖冬后遗症”。大宗商品市场在2013年的表现好于2012年同期, “暖冬”为2014年积累了一部分泡沫,进入2014年市场要进行消化,最典型的莫过于煤焦产业链。其中,动力煤大幅回调7%,炼焦煤回调超3%,焦炭回调近6%。 二是 “春节综合症”。首先,节前市场本就交投减少,在市场下滑的情况下生产商节前出货增多,而贸易商及下游用户的备货意愿降低,供需矛盾导致市场 “雪上加霜”。其次,从过去两年情况来看,节后市场表现均不如节前,这也导致2014年的市场心理有了微妙变化。 据预测,2014年全国大宗商品市场需求状况好于上年,全年价格水平温和上升,上涨幅度在1%左右,不会出现大幅跌落局面。其中,矿产类价格较为稳定,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将围绕100美元/桶波动,进口铁矿石到岸平均价格120美元/吨左右,国内天然气价格会有10%以上幅度上涨,煤炭价格触底回升。 我国传统春节假期期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延续了震荡的态势,主要大宗商品表现 “差强人意”。而大宗商品均以美元计价,包括黄金在内的所有大宗商品,均要受制于美国货币政策。根据预测,2014年美国经济将继续好转,美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将是一种趋势。分析人士认为,美国QE3退出市场,将成为2014年制约大宗商品价格走强的核心因素。(本报记者 孟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