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国际机床博览会上,客户在重庆工具展台前饶有兴趣地参观。
人勤春来早。当寒意尚滞留在早春二月的枝头,素有 “中国西南复杂齿轮刀具排头兵”美誉的重庆工具厂有限责任公司就沉浸在厉兵秣马的忙碌中,他们以“专业精细打造精品”的良苦用心为浓墨重彩的上海机床工具展添上自己独特的风采。
复杂齿轮刀具作为装备工业基础的基础,是齿轮机床加工必不可少的精密利器,其竞争烈度甚于机床。而秉承 “专业精细”文化、致力于技术创新的重庆工具是国内自主品牌企业中尚存的硕果之一,行业惟一国优银质奖的M1-M10齿轮滚刀和代表国内领先水平的径向剃齿刀、干切滚刀以及国家发明奖 “曲线零件的新制造法”等均出于这个有48年历史的骨干企业。
近年来,国内外竞争的白热化、市场的持续低迷、行业的负增长加剧了行业洗牌,用户需求的上档升级和对功能、精度、质量以及交货期越来越高的要求,使昔日 “一招鲜吃遍天”早已成为昨日黄花。重庆工具的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把技术领先转变为品牌优势才有出路,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他们果断提出:在市场倒逼机制下,以进口一线品牌刀具为标杆,立足高端,打造精品,提升品牌效应,切实践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员工打造尊严人生”的承诺。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 “精品工程、人才工程、工艺流程再造工程、信息化工程、环保搬迁工程”五剑齐发,剑剑直逼企业发展的要害:
为了从设计、工艺、加工等全过程加强质量控制并进行持续性优化改进,从而达到精品要求,公司开展了 “径向剃刀精品工程”、 “高速滚刀精品工程”等攻关项目,改进工艺设计,梳理关键工序,制定标准工艺卡,提升了刀具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完善产品负责制和项目负责制,实现了产品质量的全程跟踪和专业、快捷的客户服务;全面推行产品合格证制度,细化考核标准,梳理工艺流程,培养质量标兵,提高了产品符合度,质量指标得到显著改善。
实施工艺流程再造是提高产品效率与质量的重点,他们通过工艺解剖、改进老工艺和操作方法,梳理工艺亮点,提升设备能力与加工检测精度,提高一次交验合格率,并针对各类产品制定标准工艺卡,逐步实现了标准化作业。
在引进重点院校人才的同时,公司从选、育、用、留多方面为培训与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开绿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耐得住寂寞的技术、技能带头人,并着力打造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和具有 “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的三心团队,成就了人才工程的基础。
经过基本数据导入、人员培训及功能模块完善等前期复杂的工作,公司管理信息化的标志之一——ERP系统在公司全面运行,实现了供应链模块的上线,为信息化建设和打造数字化工厂开启了新篇章。
“环保搬迁,二次创业”是该公司走向 “百年企业,世界一流”的牢固根基,是强力提升品牌建设的新起点,在环保搬迁工程启动之初就明确指出绝不许走 “简单复制就是失败”的老路,必须立足于建设高起点、高效率、高发展的现代化新型企业,让品牌的力量发挥放大效应。为了使极为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该公司对投资项目进行了精打细算,在新址上精心设计规划,先后投入数千万资金购置急需的国内外先进加工及检测装备,并对现有存量装备进行改造提升,为的是让重庆机床集团所属的复杂刀具板块全面对标世界先进水平,有足够的能量向高精、高效、高可靠性、稳定性的中高端复杂刀具发展,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套复杂刀具产业化基地,成为实实在在的质量效益型企业。
在逐渐夯实的基础之上,重庆工具紧密结合市场,加强产技销观念与意识的融合,开始了新一轮抗争与进击:产品结构调整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高端产品转移的势头方兴未艾,技术创新力度渐次加大,按用户需求和发展潮流开发的各规格、品种、类型的插齿刀、滚刀、径向剃齿刀等新产品相继问世;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新增数十项;多项产品获得 “国家重点新产品”、 “重庆市名牌产品”、 “重庆市重点新产品”称号。在 “抓大不放小”的营销策略下,产品订货和回款有了较好回升,各项经济指标下降幅度低于同行业水平,仍当仁不让地稳居行业前三位,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印证的是坚持与坚守的不易和执着。重庆工具 “五大工程”所产生的品牌价值将展现在盛会的展台上,彰显在行动的细节中。
(孙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