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发力 服装业迈向多元化
稿件来源:本报讯
春节晚会上,演员黄渤身着一身蓝色工装富有动感的演唱,引起诸多关注。之后多家媒体爆料黄渤所穿衣服是爱马仕同款,黄渤本人回应称,衣服是国内设计师专门为其表演节目定制的,是纯粹的中国设计、中国制造。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张庆辉近日表示: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本土设计师开始走向时尚前沿,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和品牌已经得到了中国主流消费群体的接受和认同,而且中国本土设计师在风格和水平、当下流行元素运用方面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如。根据中国人的特点设计出相应气质的作品,这也是整个中国时尚界进步的标志,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本土设计师的成长。” 本土品牌得到认可 回首服装行业近几年的发展,从全球经济的低迷到中国经济的调整,从消费增长的放缓到综合成本的提高,从产业要素的变化到竞争格局的重组,中国服装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中,行业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观和价值观日益清晰,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品牌优势地位进一步增强,中国服装业取得了内涵式发展的新成绩,富有特色的区域品牌不断提升。 张庆辉说,设计品牌从来不是孤立的,从流行元素的传播,包括承载了流行和时尚元素的品牌,到最终消费者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过程。时下欧美风、韩潮等的流行,正是消费者审美观觉醒的一个见证。中国服装品牌和中国服装设计仅仅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史,很多品牌和设计师都是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服装设计整体处于不断借鉴吸收和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外不少服装设计的确值得我国设计师学习。但是,经过30年的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国服装设计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中国的服装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很好地将流行元素、时尚资讯,通过东方人的方法表达了出来。中国本土的服装品牌在国内服装市场份额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就说明中国服装设计师已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认可。 一味地推崇国外品牌,这是一种传统的固有观念。现在,已经到了应该为国产品牌搭台唱戏、鼓劲呐喊的阶段。张庆辉告诉记者,中国在服装设计上并不落后于国外服装设计,落后的是宣传。在品牌宣传方面,张庆辉认为,我国服装业需要借助传媒,或者其他宣传手段,把服装时尚资源聚集到一起,给整个时尚界提供一种多角度的平台。这其中,他认为应该集结行业和国家的力量,去倡导本土的设计和本土的品牌,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了解身边的时尚,也就是从国家的层面去大张旗鼓地推崇本土品牌。“在宣传方面,我国跟欧美、韩国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张庆辉认为,品牌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建立的一种牢固的信赖,未来中国服装品牌应该在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方面承载我国悠久文化的传统,大力营造时尚文化创意的舆论氛围,提高全民服饰文化素养,倡导文明消费观,以影响、辐射和引导消费,结合当下国际的流行和时尚,更好地反映中国消费者的精神风貌,满足当下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实现整个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地位巩固 经历了多年的持续发展,当今的中国服装业在取得整体全面进步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12年服装行业经历了历史上最为艰难的一年,据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数据,我国服装出口数量从2012年到2013年经连续13个月负增长,但 2013年9月、10月出现平稳、小幅增长,11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出现一波小高潮,当月出口额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同比增幅再现两位数,达到16.6%。而实现较快增长一方面是由于上年同比基数较低,另一方面是受到主要进口国市场需求回升的带动,我国当月对主要市场欧盟、美国的出口均实现超过20%的快速增长,对日本的降幅也有所缓和。 虽然发展道路崎岖波折,但是,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国。在外贸出口方面,据海关统计,过去五年我国服装出口数量相对稳定,但出口金额不断增加。中国服装出口从2008年的1197.9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601.55亿美元,累计增长33.70%,出口金额占全球服装出口金额的比重从2008年的33.10%提高到2011年的37.15%;出口单价从2008年的3.32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49美元,累计增长35.24%,体现了出口产品附加值的不断提升。2014年1月份,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货值180.8亿美元,同比增长16.6%。中国作为世界第一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优势地位日渐巩固和加强。 然而,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各种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产业资源将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发达国家在控制优质资源和优质市场的同时,加强了生产制造环节的回流,发展中国家在新格局之中迎来了新的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模式。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认为,未来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将更为复杂多变,这将给中国服装产业带来全新的多方位的考验,复杂多变的未来环境,既是前进中的挑战,又是实现强国之梦的机遇。 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目前,中国服装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集成创新体系日益完善。企业不断洞悉市场,研究消费需求变化,加强时尚原创,加强与上游行业企业的互动与协作。在营销创新方面,强化精准营销,开展整合营销。三、四线市场上升速度加快,旗舰店建设力度加大,终端服务水准大幅提高,特别是电子商务快速兴起,已成为重要的服装销售渠道。 与此同时,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从中国境内到新兴经济体国家,服装企业进行全球资源的配置,并实现着产业要素的国际化。形成了大企业做强做优,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做特的产业生态,产业链内协同效应日益明显。全行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活跃,服装生产加工正在向智能化、模块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此外,品牌文化逐步增强,中国特色的服装品牌群体基本形成。在全球化的视野中,企业通过与国际知名设计、研发、品牌、管理等机构合作,实现各类智力资源的整合。许多中国服装企业加入了国际品牌合作并购的队伍,在资本全球化配置的推动下,国际化运营能力不断提高。面对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国际 “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不少企业加快 “走出去”步伐,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为了在创新发展时期给中国服装业的发展提供更好服务,陈大鹏表示,协会将做好发展战略与规划,指导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积极同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全力保障行业利益与行业发展;深入做好产业研究工作,引领行业健康和谐发展;做好信息服务工作,满足行业信息化需求;全力促进质量标准工作,推动企业运营水平的提高;加强科技促进工作,全面提升科技贡献率;加强品牌推进工作,全面提高品牌贡献率;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架起企业走向市场的桥梁,促进行业价值链的优化与升级;加强海内外的联络与合作,积极开展人才培育,全力提升强国建设的第一动力。着力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诚信关系,树立节能环保的行业理念和经营思路,走绿色创新之路,全面塑造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新形象。 (本报记者 曹雅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