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融合 中国产业物流迎来转型机遇期
稿件来源:本报讯
在举国上下打造中国经济 “升级版”的征程上,物流业的升级发展也成为一项新挑战。与制造业发展遭遇的瓶颈类似,随着要素成本的全面提高,今后我国物流业传统的成本和价格竞争将难以为继,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展望2014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表示,我国物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寻找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通过推动产业物流转型升级等措施,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打造中国物流 “升级版”。 趋稳向好渐成气候 回顾2013年,我国物流业发展趋稳向好,行业运行总体仍处于平稳增长区间。2013年,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全年保持在50%以上,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接近200万亿元,同比增长9.5%左右;物流业增加值预计可达3.9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两项指标增速均比上年略有放缓,仍快于同期GDP增速;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将保持在18%左右,社会物流成本较高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同时,物流业细分市场深度调整,分化明显。受内需扩大特别是网上购物需求带动,快递、快运、配送等物流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91.9亿件,同比增长61.6%。从细分产品看,快速消费品、食品、医药、家电、电子、汽车等与居民消费相关的物流市场保持较高增长。由于国际需求不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我国航运、航空货运市场依然低迷,多家大型企业出现亏损。由于需求疲软和产能过剩,钢铁、煤炭等与生产资料相关的物流市场持续低迷,行业陷入深度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多业联动,跨界竞合逐渐成为物流业发展的新趋势。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走向深度融合。以钢铁行业为例,太原钢运推进生产物流领域技术创新,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投入应用。此外,自2012年“钢贸危机”之后,生产资料金融物流业务整体规模有所收缩,市场向有实力、讲诚信的企业集中。 在跨界竞合领域,电商企业自建物流体系,物流企业拓展网上业务。京东商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物流基地,提升自身物流能力。苏宁打造“物流云”体系,物流配送网点加快全国布局。顺丰优选试水电子商务,扩展常温商品配送城市。各类企业跨界竞合,促进了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 总体来看,2013年我国物流业顺应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物流业运行还存在较大下行压力。 低成本优势不再 何黎明直言,今后我国物流业要素成本全面提高,传统的成本和价格竞争难以为继。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总体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外需市场有所改善,与外需相关的物流领域有望逐步好转。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调整加快,对我国制造企业、物流企业抢占国际供应链中高端环节提出更高要求。多边经贸合作趋势明显,物流业必将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点领域。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关键时期,物流成本过高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创新物流模式是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从要素条件看,我国赖以高速增长的成本驱动模式难以持续。能源供求失衡、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农村可转移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以及对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人力成本不断提高;更加严格的土地政策,物流业 “用地难、地价贵”问题难以缓解;环境污染形势严峻,资源环境成本不容忽视。 在何黎明看来,当前物流企业的政策诉求主要包括:减轻税费负担,为物流企业真正减负;支持物流用地,促进物流项目落地;创造便捷交通环境,缓解通行难、收费高;改革投融资体制,解决融资难、成本高;简化审批手续,方便物流企业开设网点,允许集团型企业统一使用资质、统一纳税,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此外,我国物流业还面临着法制建设、诚信体系建设、标准规范、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打造物流 “升级版” 何黎明表示,面对新的形势,物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打造中国物流 “升级版”。 一是以联动融合为突破口,推动产业物流转型升级。制造业、商贸业和农业等产业物流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物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与产业物流联动融合,整体优化产业物流系统,不仅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物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途径。物流企业要紧密围绕产业物流需求,主动融入产业物流供应链。通过流程优化、效率提升和模式创新,发挥协同效应,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建立产业联动新型战略合作关系,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天地。 二是以配送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做大做强民生物流。物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打通物流 “微循环”,做好 “最后一公里”,更好地开拓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物流市场,注重商贸物流服务创新,满足更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三是以平台整合为突破口,完善物流网络布局。按照 《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等总体布局要求,统筹规划物流园区等各类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基础设施,要有严格的用途管制。既要保障规划落地,又要避免借物流名义圈占土地。要积极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发挥综合运输整体效能。对于现有公路、铁路、港口等公共性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专业物流设施,要鼓励平台开放、渠道下沉、互联互通、整合利用。 四是以信息化为突破口,推动物流业创新发展。物流业应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物流企业,加快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发挥核心物流企业整合能力,打通物流信息链,实现全程透明可视化管理。支持有实际需求、具备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物流信息平台发展,推进全社会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物流信息与公共服务信息的有效对接。 五是以落实现有政策为突破口,进一步营造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本报记者 宋斌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