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工自主设计研制的6组12台世界最大矿用磨机总装现场
世界首台直径5米敞开式无轨运输硬岩掘进机成功试车
科技研发中心
中信重工总包的活性石灰成套工程投产
中信重工总包的国内首条300万吨球团生产线建成投产
中信重工总包的国内最大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干熄焦余热发电工程投产
中信重工总包的特种水泥生产线竣工投产
中信重工提供核心装备的海外铁矿生产线
中信重工SMCC工艺技术有限公司开业
中信重工西班牙公司外景
中信重工西班牙公司生产车间
变频磨机成功试车
变频器成品区
变频器功率单元装配生产线
成立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
大工匠工作站揭牌
聘任首席技术专家
2013年是中信重工发展史上经历重大考验的一年。面对市场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不利形势,公司强力推进战略转型,以变革寻求新突破、以创新培育新优势,经受住了市场的冲击,生产运营保持稳定,盈利规模跑赢大市,经济效益国内同行业领先。
基于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公司作出实施战略转型的重大部署,加速推进“三个转型”:一是在内涵上,从制造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二是在商业模式上,从主机供应商向成套服务商转型;三是在外延上,从本土化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
这一年,中信重工全面推进人才工程,搭建宝塔式人才梯队,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成套产业强势扩张,海外业务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营销、研发、生产和服务体系,高压变频技术装备开发实现重大突破,向电力电子行业跨界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加快推进企业 “三大转型”,是中信重工发展历程中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不仅是中信重工谋求自身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是一份引领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迎接国际挑战的责任与使命。
技术创新释放转型新动力 在战略转型中,中信重工坚持技术先导战略,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优势,持续完善提升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三位一体”技术研发体系,大力实施人才驱动,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激发人才的创造力。技术先导战略强力支撑了公司的转型发展。
创
新体系持续完善
2013年,中信重工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全国887家中位列前十。澳洲矿山装备研发中心和SMCC公司,融入公司技术创新体系。
围绕工程技术、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 “三位一体”的研发体系,公司构建的工业实验室、数字模拟实验、国际技术标准和基于云计算的技术研发等四个研发平台,作用持续提升。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清华大学等20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开展了广泛深入的项目合作。设立了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形成了国内外产学研联动集成创新的开放式研发格局。建立了技术专家、学术带头人、优秀技术人才梯队,打造了一支包括外籍专家在内的高素质创新团队。
中信重工借力高端智力资源,组建成立了由13位院士、专家组成的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形成了一支集业内各领域科学泰斗组成的高层次专家团队和高智力创新载体。
研发创新不断突破
2013年,中信重工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积极顺应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大力推进绿色水泥、余热利用、褐煤提质、垃圾处理等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快推进新技术产业化速度,取得重要突破。
公司自主设计完成了日产2500吨到日产6000吨系列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高效余热发电技术成功拓展到了干熄焦、烧结矿、硅冶炼、兰炭等领域。已签干熄焦项目合同3个,首个兰炭尾气余热发电工程施工设计全面铺开。
同时,公司年产15万吨褐煤提质生产线通过行业专家鉴定,成为国内首条通过鉴定的褐煤提质生产线。完成矿渣立磨、原料立磨、立磨减速机及立磨粉磨系统的系列化设计开发,中信重工成为世界惟一能提供立磨主机、减速机及粉磨系统的供应商。
特大型磨机齿轮铸钢件工艺技术,纯净钢、超纯净钢冶炼工艺技术,30万千瓦以上电站转子制造工艺技术,以及加氢锻件制造技术的研究均有突破。成功中标中海油气泰州1000万吨级加氢反应器项目,标志着中信重工挺进中国石油化工高端装备制造业。
中信重工研制的芰5米敞开式无轨运输硬岩掘进机顺利完成试车,并与用户签订TBM施工合作框架协议。芰5米硬岩掘进机率先成功应用到矿山工程中,开创TBM在国内矿山工程中的使用先例。
中信重工组建了变频技术研发中心,快速推进由机械制造业向电力电子行业跨界发展。依托高压变频技术,公司进一步发展变频电机一体化和变频变电一体化系统、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成为在电力电子行业与国际知名集团同台竞技的新军。
创新成果收获丰硕 2013年,中信重工新产品贡献率保持高位,完成各类项目立项申报13项,并获国家资金支持。公司技术创新获各级奖项16个,获得授权专利8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6项。
这一年,中信重工被国家工信部、财政部授予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参与的 “高钒高耐磨合金及复合技术的工程化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型矿用磨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料层粉碎技术与关键装备研究”项目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成套产业成就转型新跨越
斥资592万元,中信重工对2013年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成套项目进行专项嘉奖。其中,由公司矿研院成套项目团队签订的缅甸MCL日产5000吨水泥生产线EPC总包项目,获得单项最高的170万元奖励。
专项奖涵盖了公司的 “转型方向”,体现了公司的 “转型路径”。
作为核心亮点,2013年中信重工的成套业务取得重大突破,共组织实施成套项目60个,竣工验收18个,成套订货额稳定增长,有效保证了公司的经营规模和效益水平,形成了以高端制造和成套经营为突出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向成套服务商转型实现了 “换挡加速”。
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公司盈利模式的重大转型。中信重工着力构建的全新商业模式,即由单纯的生产制造模式转变为 “核心制造+成套服务”模式,依托工艺、主机和品牌优势,做多领域、有特色的成套服务商。
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中信重工在成套总包领域扎实推进包括EPC(设计、采购、施工)、EMC(合同能源管理)等在内的多种成套模式,巩固和扩大了水泥、石灰、余热发电、矿渣微粉、氧化球团等成套领域竞争优势,形成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
成套市场订货亮点频现
2013年,中信重工成套市场开拓效果显著。
结合公司战略转型部署,销售系统先变革、先调整,形成了以 “成套、主机、备件、新产品、铸锻”为框架的 “超级营销组合”。与乌兹别克斯坦EGL公司签订年产15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总包合同,实现了中信重工成套在中亚市场的新突破。与泰国第一大水泥生产企业SCG公司,就其在柬埔寨新建的KCC二线日产2500吨水泥生产线项目签订EPC总包合同。项目于9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与锦州三鸽水泥签订 “综合处理锦州市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预示着公司的垃圾处理技术从日产垃圾处理发展到陈化垃圾处理。
与蒙古UBH公司签订日产3200吨水泥生产线总包合同,合同额约合9.94亿元人民币。12月3日,与泰国SCG公司再度合作,成功签订缅甸MCL日产5000吨水泥生产线项目EPC总包合同,合同额高达12.1亿元人民币。
随着多米尼加、蒙古、巴西、泰国、缅甸、柬埔寨等一批水泥总包合同的签订,中信重工成功打开了海外水泥总包市场,成为全球有竞争力的水泥总包供应商及服务商。
聚焦成套产业版图,中信重工的成套合同额数目越来越大;海外项目逐渐增多,国际市场需求呈现旺盛态势;总包模式渐趋多样,实现了从传统总包模式向EP、EPC、EMC等多种融资模式总包的转变。
成套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2013年,依托成套工艺技术和优秀项目管理团队,中信重工携手各工程相关方,精心策划、精细施工、精致管理,致力打造精品工程,成套项目建设迎来高潮。
钢渣综合利用总包项目、年产120万吨矿渣总包项目、年产15万吨褐煤提质成型项目、年产300万吨球团项目、日产5000吨水泥成套项目、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等一批成套项目陆续投产,进一步提升了中信重工成套市场的知名度。
仅5月份,就有多个总包项目开工或竣工。月初,江门嘉洋矿渣微粉项目开工。21日,公司总包的国内首条高岭土综合开发利用生产线开工建设。22日,公司总包的日产32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投产。从设计施工到竣工投产,仅用不到10个月时间,创造了中国新型特种水泥建设的新纪录。27日,由公司总包的扬州泰富2×300万吨球团窑项目首条线成功投产。该项目按照工艺最优、流程最短和布局科学化设计,主体设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是中信重工在球团总包领域的又一标志性项目。
同时,在节能环保产业、活性石灰、矿渣微粉等领域,总包工程均有突出表现。目前国内最大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平煤首山焦化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顺利投产;江都年产300万吨矿山成套项目顺利开工;江阴兴澄特钢烧结机余热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常州中天2×1000吨活性石灰项目达标达产;山西中阳日产1000吨活性石灰项目成功点火投产;常州中鼎建材2×120万吨矿渣微粉项目竣工达产;沧州中铁资源3×100万吨微粉总包项目达标达产。
成套化之路是 “十二五”发展战略性的抉择,是中信重工未来发展之路。海外成套项目订货的历史性重大突破,一批成套项目的顺利竣工达产,成套产业的快速发展提振了中信重工的信心。
2014年,公司将依托技术营销的有效融合,继续拓展工程成套市场和国际市场,尤其是海外工程成套市场,拉动经营规模。同时不断巩固传统成套市场,着力开拓绿色复合水泥项目、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选矿成套项目等新型工程成套业务,加强和完善工程成套项目管理,提高成套项目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努力向成套服务商转型,推动企业通过内涵增长实现效益的增长和竞争力的提升。
海外业务开创转型新天地 加快融入全球经济的分工与合作体系,以全球化布局参与高端市场竞争,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着力向国际化企业转型,逐步从产品国际化、组织国际化走向要素国际化,在更高的水平上布局国际市场。
2013年,是中信重工国际化进程中最具突破性和挑战性的一年。在国际营销市场,中信重工依托海外机构的营销、研发、服务功能和实力,在强化公司磨碎设备的主导地位、开拓水泥装备市场、拓展备件市场和铸锻件产品,以及客户服务领域和成套领域均有新的突破。
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 着眼全球化战略布局,中信重工全资收购西班牙GANDARA公司,组建了中信重工澳大利亚公司、巴西公司、智利公司、南非公司和印度及东南亚、俄罗斯办事处,海外业务的营销、研发、生产和服务四大功能基本形成,技术与营销、营销与服务、总部与海外公司深度融合,使自主品牌技术和产品直面国际终端客户。
2013年7月15日,中信重工SMCC工艺技术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开业典礼。中信重工SMCC工艺技术公司的成立,使中信重工可调动全球性的信息、人力、财务等资源,为客户提供最优解决方案,满足全球新老客户不断发展的需要。
国际订单大幅增长 2013年,中信重工国际市场订货创历史最高纪录,出口订单在新增订货中占据半壁江山。
备件产业在海外市场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公司的铸锻件产品,借助备件产业成功推向国际市场。目前,中信重工备件产品已成功布局亚洲,并打入北美、南美、非洲、澳洲等国际市场。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信重工国外备件服务产业将取得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发展。
国外总承包项目实现新突破。与泰国第一大水泥生产企业SCG公司两度牵手合作,分别签订柬埔寨KCC二线日产2500吨水泥生产线EPC总包合同、缅甸MCL日产5000吨水泥生产线项目EPC总包合同,彰显了中信重工在水泥总包项目上的实力。
签订老挝Phonesack集团8台大型矿用磨机订货合同,实现了中信重工大型矿用磨机在东南亚市场零的突破及大型矿用磨机的批量出口。与印度彼那尼成功签订12兆瓦余热发电合同,推动余热发电节能环保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乌兹别克斯坦EGL公司年产150万吨、蒙古UBH公司日产3200吨、巴西CVR公司日产2500吨等一批水泥生产线总包合同的相继签订,中信重工水泥成套成功打开了多米尼加、蒙古、巴西、泰国、缅甸、柬埔寨等海外总包市场,成为全球有竞争力的水泥总包供应商及服务商。
聚焦成套产业版图,中信重工的合同额数目越来越大,单个项目合同额过亿元的项目越来越多;海外项目逐渐增多,国际市场需求呈现旺盛态势;总包模式渐趋多样,实现了从传统总包模式向EP、EPC、EMC等多种融资模式总包的转变。
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位于西班牙西北部港口城市维戈的甘达拉森萨 (GANDARACENSA.S.A.),在被收购前已经有超过50年的历史。作为一家重型钢结构产品加工厂,其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生产大型、复杂磨机技术及设施的企业之一。2011年2月,正在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的中信重工全资收购了甘达拉森萨的股份。
中信森萨 (CITICCensa)公司的主打产品是矿用磨机,受经济危机影响,全球矿业正处在发展的一个低谷,但CITICCensa公司却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年均增长两位数的好成绩。CITICCensa公司已成为中信重工面向欧洲、非洲、中东等国际市场的海外核心制造基地。
同样,作为欧洲铁矿石大亨LKAB公司破碎站的新供应商,中信重工在北欧引起业界深度关注。北欧证券分析师将目光投向中信重工,中信重工的名字出现在北欧最大的商业报纸DegensIndustri的显著位置。欧洲的采矿业对中信重工提供的破碎机显示了极大兴趣,并持续关注破碎机项目的进展。
2013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矿山核心装备在全球矿业全面投产,中信重工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实现了大幅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中澳铁矿项目正式生产运营,成为国际矿业关注的焦点。由中信重工提供核心装备、并牵头负责建设和运营的中澳铁矿,正式进入生产运营阶段。
变频技术打造转型新引擎 中信重工高起点开发高压变频技术装备,快速推进由机械制造业向电力电子行业的跨界发展。该技术装备目前已进入批量化、产业化阶段。依托高压变频技术,公司进一步发展变频电机一体化和变频变电一体化系统、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成为在电力电子行业与国际大品牌同台竞技的新军。
从2012年12月组建变频技术研发中心到2013年底,中信重工已成功研发出CHIC1000、CHIC2000系列高压变频器标准产品50多种,并进入批量化、产业化阶段。签订变频器合同40多个,6套变频器已在用户现场投运。高压变频技术装备研发成效显著,鼓舞人心。
目前,研发成功即将推出的产品还有CHIC3000、CHIC5000、CHIC6000系列产品。电压等级涵盖660V、1140V、3300V、6000V、10000V。产品涵盖矿井提升机、磨机、风机、泵类、皮带机、电动轮、电铲、海洋钻机、防爆产品等。在结构及控制上,分别有两电平、三电平、多电平,风冷、水冷全面覆盖。
CHIC1000系列高压变频器是中信重工通过自主技术创新,研发出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智能电力控制产品。其成功问世,将打破高压大功率变频器的国外垄断,促进我国重型装备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实现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3年7月,经过14项试验的严密验证,中信重工CHIC1000系列高压变频器顺利通过国家电控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型式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产品的调速比高达5000∶1,远高于国内同行,其快速启动和制动特性、超低速运转特性、堵转功能、空中悬停功能等,填补了国内同行业空白。
高压变频技术及产品是中信重工募投项目 “高端电液智能控制装备制造项目”重型矿山装备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主导产品,也是实现中信重工整体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大力推进高压大功率变频器的技术攻关以及产业化,中信重工全新规划了变频器生产基地。矗立在洛阳伊滨新区的车间占地面积60000余平方米,从产品原材料的采购到生产、测试、物流等各环节都坚持与国际接轨,同国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筹建的变频传动实验室及专业变频器测评体系,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全面确保变频产品的高稳定性与可靠性要求。据悉,该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后,将具备年产1000套高压变频器的能力,每年可为中信重工新增数亿元的新产品规模。
人才工程形成转型新支撑 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正面临着国家经济增长方式变革、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期,人才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因素,对推动企业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显得更为关键。
2013年,中信重工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建设创新举措,成功搭建起 “宝塔型”人才梯队,形成了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有利于激发活力、有利于引领发展的机制和体制,为企业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石。
构建高端技术创新团队
2013年4月16日,中信重工举行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聘任仪式。刘、柳百成、钟掘等13位知名院士、专家成为中信重工首届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
借力高层智力资源,加速企业创新转型。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将发挥三个方面的主要功能:一是在企业战略决策上发挥咨询作用;二是在各专业领域确立研发方向、目标和研发项目实施上发挥指导作用;三是在各院士专家研究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上发挥催化作用。
实施首席技术专家制度,构筑人才中坚力量。5月,公司聘任15名在各产业领域的领军型技术人才为首席技术专家。中信重工首席技术专家是指在关键技术岗位 (含技术管理)工作,专业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的专业领军型人才。
落实技术先导战略,深化 “人才工程”,中信重工构建了由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首席技术专家、首席设计师与首席工艺师、一线技术人员组成的4层次技术创新团队,打通了技术人员成长上升通道。这一人才制度的确立,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尊重贡献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技术人员积极投身创新实践。
首开国内 “大工匠”制度先河
9月6日,中信重工举行首批大工匠、高级技师、技师聘任仪式。首批5位大工匠、11位高级技师和48位技师受到公司聘任。
任沁新董事长表示,大工匠制度的设立是公司的战略选择。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中信重工将专注高端制造和核心制造,这不仅需要一支高端的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也要依靠一支专业、敬业的高端技能人才团队作支撑。此前建立的13名首席院士专家顾问团队、15名首席专家团队,和聘任的大工匠、高级技师和技师,多支队伍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梯队,为公司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人才保障。
实施 “金蓝领工程”,培养高技能等级工人队伍。中信重工的 “金蓝领工程”为技术工人设立了11个阶梯式技能等级,即1~8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大工匠,通过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和制度化的激励保障机制,畅通了一线工人成才发展的上升通道,激发了工人的创新创造动力。
培育企业文化建设人才 2013年,中信重工共举行了四场人才聘任仪式,是有史以来最密集的一年。12月17日,第四次仪式是为聘任公司首批36名企业文化师举行的。
任沁新董事长指出,聘任首批企业文化师,是公司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不仅要生产优质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更要培养优秀的人才,企业文化师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工程师,对人才的培养与塑造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