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6日特邀委员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陈祎淼 摄)
怎么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保护?中国银行业是否出现了 “钱荒”?中国的影子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当前改革如何啃 “硬骨头”?
在3月6日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原局长周伯华,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原副主席厉以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等围绕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周伯华:立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竞争 周伯华在回答记者 “怎么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保护?”的问题时表示,要加快从法律法规实施的方面,真正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能够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要增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共识。
周伯华指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2014年改革的时候,其中特别有一条,就是要增强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活力。我体会,提出今年GDP增长7.5%的目标,靠过去传统的办法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依靠改革强大的动力激活各种所有制的积极性,特别是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就如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所有制经济的保护力度,周伯华表示,一是要加快从法律法规实施的方面,真正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能够依法、平等实现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均等受到法律保护。法律法规方案的制定,要有时间表,要有路线图,要有责任部门,不然的话,很多地区一些好的想法、好的办法、好的方案得不到落实。现在民营经济感觉到融资难,开拓市场难,获得信息也很难。这都是因为从法律法规上,党和国家提出的一些方案没有得到落实。
二是要大力鼓励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国有经济中有民营经济,民营经济中也有国有经济的投资,既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又发挥民营经济灵活经营、开拓市场优势的作用。公有制、非公有制都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要在宣传上加大力度,要增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共识。
杨凯生:中国银行业流动性没大问题 在回应记者关于中国银行业是否出现了 “钱荒”的提问时,杨凯生表示,从流动性比例、贷存比等多项指标来看,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没有太大问题。
他进一步解释说,比如流动性比例,监管部门要求大于等于25%,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流动性比例接近44%,明显高于监管要求。再如贷存比指标,监管部门要求不大于75%,实际上中国银行业的存贷比是65.4%,也明显优于监管指标。还有一些非监管指标也可以说明问题。比如,中国银行业的资金来源中,存款资金占到79%,特别是几家大银行的存款来源高达84%或85%。在存款占比较高的同时,中国银行业的同业融资比例却较低,大银行基本只有4.5%左右,而西方国家银行业同业融资的占比一般超过15%甚至20%。
此外,从不良贷款率来看,到去年年末,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平均只有1%左右,仍然留有足够的安全边界。而1%的不良贷款率也优于国际上公认的其他一些优秀银行。比如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富国银行等去年3季度的平均不良贷款率达到2.95%,接近3%。
“说到 ‘钱荒’,大家不要简单地被一些不太了解情况的舆论所左右,而个别银行在个别试点发生了头寸困难和银行能不能足额向客户兑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杨凯生表示。
谈及国外有关 “中国的影子银行影响国际金融稳定”的言论,杨凯生回应说,这似乎有悖常识。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的影子银行量约占我国GDP的10%左右,而美国的影子银行量占美国GDP的比例达到150%。
“到底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影子银行情况更严重,对金融稳定性带来的冲击更大?”杨凯生表示,把这个问题抛给中国,似乎有悖常识。
厉以宁:改革要有 “壮士断腕”的决心谈及当前改革如何啃 “硬骨头”,怎样打好 “当头炮”的话题,厉以宁直言, “利益集团”和 “路径依赖”是两块 “硬骨头”,都必须以 “壮士断腕”的决心予以破除。
“改革没有一个问题不是难的,需要认真考虑中国的国情。”厉以宁说,比如收入分配,比如教育,等等。
在厉以宁看来,中国改革已进行了30多年,今天的形势和30多年前不一样,因为剩下的都是难题。 “这些难题实际上可以归为两大类:一是利益集团,利益集团认为改革有损他们的利益,因此有各种不同的反应。二是制度惯性,也叫路径依赖。老路走惯了,走新路总是这儿也不合适,那儿也不合适,走老路总是最保险的。”
如何在改革中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厉以宁表示,利益集团问题首先应该服从大局,不要因为一些利益集团的反对或者阻挠而使改革出现障碍,这就需要决心。至于路径依赖问题,同样需要勇气,要有壮士断腕的手段和决心。
厉以宁指出,利益集团和路径依赖两个问题都需要在改革中解决。利益集团问题首先应该从中国未来前景、中国未来的发展予以考虑,利益集团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服从大局,不要因为一些利益集团的反对或者阻挠而使改革出现障碍,这就需要有决心。至于路径依赖问题,同样是需要一种勇气来改革。因为人都习惯了,同样有一个观念更新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李克强总理提到了,要有 ‘壮士断腕’的手段跟决心,这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厉以宁最后说。(本报记者 陈祎淼 宋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