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 委员开方治“过剩”
稿件来源:本报讯
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纷纷以“主治大夫”的姿态,对产能过剩病症的致病原因、表现形式等进行会诊,并且提出了不少旨在标本兼治的 “良方”。 让市场 “作主” 市场化手段,是很多政协委员在讨论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时提及频率最高的词眼。 民进中央在关于运用市场化手段化解产能过剩的提案中指出,坚决遏制盲目扩张产能、做大规模的体制性非理性动能,在确保不增加新的落后产能的前提下,放手依靠市场的力量化解产能过剩危机。 提案建议,化解产能过剩,不仅要消除产能过剩的体制性因素,建立统一协调的产能化解政策联动机制,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而且要大力实施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和技术创新,加快企业 “走出去”。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副主委孙太利认为,现阶段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超出正常的市场竞争范围,其深层次原因是没有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许多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发展方式等非市场因素,促成了产能过剩。例如,由于缺乏对违规审批项目有效的约束和责任追究制度,产能过剩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无序竞争等。 他建议,政府应拿出专项资金,鼓励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步伐,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企业实施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同时加快制定严格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志彪则表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必须建立统一市场,而中国建立统一市场的实际障碍之一,在于那种为了扶持或限制某些特定产业而制定的财税、信贷、外汇乃至土地、人才等一系列扭曲市场机制的政策,这些政策到了率先转型的关键时刻。 他建议,建设统一市场,必须调整产业政策的行使方式,实现产业政策 “中性化”、 “去地方政府化”、“横向化”和竞争政策 “主角化”。 警惕新兴产业过剩 除了关注钢铁等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也引起了委员们的格外注意。 九三学社中央在关于化解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风险的提案中表示,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产能过剩现象也蔓延到了这些领域。提案认为,政府干预过多、企业缺乏内生源动力,规模无序扩张、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生产激励偏多、产业缺乏需求牵引力等都是重要诱因。 为此,九三学社中央建议,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二要完善新兴产业发展形势的监测和预警体系,三要做好新兴产业内需市场培育和开拓工作,四要进一步强化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张世珍认为,应探索适合国情和市场规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在有效引导的同时,做好风险评估和管理。 同时,还要以城镇化为契机,加快开拓新兴产业内需,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如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有望迎来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通过 “智慧城市”、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重大项目拉动内需市场。 “走出去”化解过剩 除了运用市场化手段,企业 “走出去”也是当前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 全国政协委员徐晓兰认为,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当前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和破解相关产业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鼓励企业 “走出去”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她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鼓励我国企业 “走出去”的政策建议。一是统筹规划企业 “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统筹解决产业选择、目标市场确定、“走出去”模式和步骤等重大问题;二是充分发挥产业主管部门在企业“走出去”中的作用,三是建立支持企业 “走出去”的产业投资基金,四是创建中介服务平台,降低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门槛。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卫华则认为,不仅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可以积极推动优势企业 “走出去”,就是纺织、鞋帽、汽车和机械行业,以及风电设备、多晶硅、光伏太阳能电池等新兴产业,也具备海外转移的可能性。 针对风险较大、审批严格、缺乏资金、无序竞争等企业在 “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李卫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其中包括:进一步完善国家立法及政府管理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尽快设立支持过剩产能向海外转移的专项产业投资基金,编制境外经济合作区国别产业投资综合指引,完善境外投资信息服务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等。 为过剩产能 “断血” 民革中央认为,要化解产业过剩,除了关停并转等措施之外,最根本是要控制住为过剩产能提供廉价资源的各种通道,给过剩产能 “断血”,从而让过剩产能增量不发生、少发生,存量逐步萎缩、自发退出。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李谠表示,我国金融体系长期被大中银行垄断,集中了大量低成本存款,削弱了银行天然的逐利性,导致它们对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探索不足,拖慢了产业升级换代、过剩产能自然淘汰的速度;而大中银行出于融资的规模化、经济化,青睐固定资产投资多的大项目,这是不少高投资、高耗能产业迅速出现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 李谠建议:一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理财产品,推动利率自发市场化,推动整个金融体系更关注资金配置效率。二要提高资本市场融资占比,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三要推动合规经营、差异化竞争、资产质量良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公开上市,加强银行体系的内部差异化竞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监事长张福荣则表示,产能过剩也对银行业提出了挑战,它带来的直接冲击就是造成金融风险累积,不良率上升,使潜在风险显性化,增加了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几率,进而影响国家金融安全。 张福荣建议,一方面要健全信贷管理机制,实施差别化的风险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等措施,严格信贷政策和贷后管理,对有关行业纯新增产能项目一律不提供信贷支持;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坚持有保有控,对产能过剩行业实行名单管理制,特别要帮助产能过剩行业的优质企业 “走出去”,进而实现国内产能有序转移。(本报记者 宋斌斌)
专家观点 赖明 (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 不仅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这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提出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也有相当长的时间,但效果并不明显。产能过剩的背后,既有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客观原因,也有企业盲目投资、政府助推、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等主观原因,对于后者,我们应该进行反思。建议一方面管住增量,建立化解过剩的长效机制,同时政府部门应强化管理和服务,助推企业 “走出去”,形成合力。 李稻葵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 产能过剩的老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地方政府追求GDP;二是追求税收,很多情况下,只要税收为正,即使地方经济的利润为负,利润+税收也可以得到正值。产能过剩的一个新原因是,大量生产者为大型国有企业,很多还是上市公司,不缺乏资金。针对地方政府对GDP的追求,建议中组部提出考核GDP的概念,而不是以单纯的GDP进行排序;针对地方政府追求税收的考虑,建议财政部根据上一年的税收基数,若当年地方政府税收下降,可适当补贴给地方;对于大型国企的情况,要向国企改革找出路,实现资本化,利用资本的力量,试点改造企业治理结构。 尚勋武 (民进中央常委、甘肃省主委): 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要体现东西部差别,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顺应市场趋势,加快东中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剩产能向西部能源资源富集区域的有序转移,满足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对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同时,加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投资力度、实施进度,刺激西部地区经济保持较高增长,拉动国内市场有效需求,消化部分过剩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