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委员:以金融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稿件来源:本报讯
随着中国经济加速崛起、全球格局持续重构,人民币登上国际舞台已是大势所趋,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时刻牵动着业界的神经。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就带来了一份名为 《加大金融开放力度 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向纵深发展》的提案。 他认为,自2009年启动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可喜进展,目前已成为全球第八大支付货币和第二大贸易金融货币,但总体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从深度看,相对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人民币全球市场占比偏低,并且其跨境使用主要集中在贸易结算环节,计价、储备等国际货币职能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从广度看,目前多数人民币收付发生在中国内地与境外中资关联主体之间,尚未形成境外第三方之间的大规模收付流转,亟待实现从 “跨境小循环”到 “全球大循环”的跃升。 在马蔚华看来,上述问题的症结在于流出境外的人民币资金缺乏多元、高效的投资增值和综合运用渠道,以致非居民持有人民币意愿不高。一方面,尽管人民币回流渠道已初步建立,但仍不够顺畅,在岸金融市场的有限开放,难以满足非居民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民币资金、提供配套金融服务的能力不强,难以在境外市场多渠道运用。为此,他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第一,以试验区先行先试为突破,进一步完善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探索完善并积极推动上海自贸区分账管理、双向互通、有限渗透的跨境资金管理模式。全面拓宽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的主体范围、贷款用途及操作模式,并扩大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适用范围。 第二,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方向,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的高水平开放。借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吸引人民币回流,在力度上还有所不足,还应通过高水平地开放金融市场,促进离岸人民币以各种形式无障碍地回流境内。 第三,以丰富产品供应为核心,加快在岸人民币金融中心建设。建议鼓励境外机构在上海发行熊猫债,探索境外企业以人民币上市;搭建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的国际大宗商品新型交易平台;完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定价机制及配套产品创新体系;加速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 第四,以提升全球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快离岸人民币全球体系构建。进一步放宽对香港个人人民币兑换和汇款的限额,差异化定位新加坡、伦敦、台湾等离岸中心,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 “走出去”的支持力度。(本报记者 宋斌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