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发十强看创新趋势
稿件来源:本报讯
不可否认,中国经济在经历了“绝对短缺”、 “基本平衡”两个阶段后,目前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相对过剩。 面对这样的宏观大势,企业该怎么办?显然, “转型升级”这条道路应当坚持走下去。而转型升级的核心在于主攻高端、变革创新。 创新,很简单的一个词,但与它相关的一切都很不简单。中国本土的创新呈现何种图景?从国内首份关于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的榜单中可见一二。 民企研发实力提升 由 《环球科学》编辑部评出的“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研发中心”日前出炉,记者从榜单发布者提供的有关背景中了解到, 目前中国本土品牌企业的创新工作虽然仍由大公司主导——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到了全国总研发投入的45%、新产品开发投入的44%和技术改造投资的70%,但民营企业的研发机构实力有很大提升。 发布者通过对在中国设立的近百家企业研发机构调研发现,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多年来在人才、技术、专利等方面的竞争与博弈中,中国本土创新能力得到迅速提升。本土企业的研发机构在致力于本土市场的同时,开始向国外输出新产品和新技术,并且开始以更开放的态度,大胆进军海外,吸纳全球智力资源,服务于全球市场,比如中兴通讯在海外已建立十多家联合创新中心。 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中兴通讯在全球各地共设立18个研发机构,在技术创新与研发上连年保持高投入,这使得中兴通讯在4G、云计算、物联网、智能设备等高新技术领域获得了大量专利,全面覆盖英、法、德、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及新兴发展中国家,国际专利申请数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在中国和全球通讯与IT领域,中兴通讯都是一支快速崛起的创新力量。 本土研发机构的进步与常态化的跨国协作密不可分。事实上,无论是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机构,还是本土企业的研发机构,均已经把跨国协作视为核心技术研发的主要模式。本次参评企业研发机构的很多重要研发成果,大多是与多国的研发团队协作完成,很少由单一团队完成。 由于跨国协作必然会带来频繁的沟通与合作,而不同团队的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管理必须要处在较高的水平上,才能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合作项目,因此,建立与之配套的先进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就成为推进跨国协作和人才交流的重要一环,这也是对企业研发机构提出的新挑战之一。 跨国研发机构深刻转型 目前,全球500强中已经有超过470家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这些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投入和规模正在逐年扩大。本次参与评选的跨国企业研发机构的平均研发人员数量超过400人,硕士学历以上研发人员的平均比例超过50%。 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已成为跨国公司母公司全球研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本次评选的跨国企业在华研发中心中,50%以上都已成为除母公司在本国或传统区域研发中心外最大的研发机构,其功能职责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从母公司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为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技术,而是更紧密的和母公司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研发中心合作,参与母公司的核心研发任务。 随着跨国企业在华研发中心在母公司全球研发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这些研发中心的角色也开始从“区域化”转向 “全球化”,承担的研发任务不仅要考虑中国的需求,也要向全球其他地区输出先进技术与产品。而承担研发重任的领军人物,也开始从外籍研发人员向本土研发人员过渡;研究团队则大量出现外籍或有海外背景的人员,智力资源的流向,逐步从单向转入双向。 而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本地研发人员在世界尖端技术领域的地位受到质疑——有一些课题成果转化率低。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初期,更多地信赖自身的研发团队,在中国雇佣的大多只是销售和行政人员,而本地化的技术开发一度处于空白。但最近10年,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尝试启用本地技术人员。 ABB集团中国研究院负责人刘前进对此有着切身体会。12年前,刘加入这家公司时,该公司在中国还没有设立研究院,而刘也只是一个清华大学电气控制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从角色转型到遭遇波折再到硕果累累,刘的团队逐渐壮大, 他本人则早已被任命为ABB中国首席技术官。 基础研究相对薄弱 本次调研还发现,企业研发以应用研发为主,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本次调查中,各家企业研发机构的研发项目主要是以需求为导向,开发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带来利益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具有基础科学研究倾向的企业研发中心比较少,占比低于20%。不过,在这一点上,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研发机构做得更好一些,比如IBM沃森研究中心的超级计算机,贝尔实验室的晶体管。中国的科技创新要继续大幅前进,也需要这样的企业研发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跨国企业的本土协作也更加深入,这有望为本土研发机构的人才等资源要素的优化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基础研究的提升。(本报记者 陈栋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