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殊荣:解决空管问题要有系统眼光
稿件来源:本报讯
“你让我不痛快,我也让你不痛快!” 《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通过实名认证微博要求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辞职一事虽已明日黄花,但这件发生在非普通乘客与非普通高官之间的直接冲突,把空管的尴尬直接暴露在民众面前。 随着航空出行率的提高,以及空中拥堵的持续加剧,航空出行体验受到严重影响,孟非的抱怨正在于此。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培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大城市地面车辆拥堵的局面会在空中出现,特别是在繁忙机场上空,不仅会影响效率、浪费资源,还将成为重大安全隐患。 尽管提升空中交通管理水平早已成为业内共识,但因其涉及体制、管理和技术等多方面,技术难度大、综合性强,空管水平近年来的提升效果不明显。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理事会成员戴殊荣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建议,通过采用世界先进的空管技术和设备,逐步完成对传统空管模式的现代化。 作为空管领域的知名专家,戴殊荣是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的成员,负责为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各业务部门制定空中交通管理策略。在他看来,解决空管挑战需要用系统的眼光去审视。 “这是中国提升空管水平,促进民航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空管挑战具有全球性 中国工业报:空管包括哪些内容?在航空体系中居于什么地位? 戴殊荣:目前,空管是全球航空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不仅在中国。在经济发达的美国和欧洲,这一问题越发显得突出。例如,2007年的圣诞节期间,美国空军历史上首次开放了部分东海岸的军事飞行禁区,为繁忙的空中交通让路;在欧洲上空,每天飞行着约3万个航班,现有的空管指挥系统已经不堪重负。而且这一数字将会在2030年翻上一番。 当然,这个挑战是一个积极正面的挑战,是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挑战。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过GDP表现出来,而GDP和航空工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有很密切的关系。通常,经济的增长需要更好地将人们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确保在期望的时间和地点去做期望的事。 经济增长也带来了公众对空域拥挤及可行性解决方案的关注,因为大家希望能够更好的利用空域,从而达到安全和高效的飞行。波音预测,在未来的20年当中,中国将会新增5000架飞机。霍尼韦尔认为不单飞机数量的增加预示着市场的增长,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交流的增加也说明了这一点,例如中国、美国之间互动的增加。目前,霍尼韦尔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地加强不同区域间的协调和沟通,能够让所有的飞行实现更好的互动。 中国有能力提升水平 中国工业报:中国的空管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戴殊荣:对于中国而言,与其他国家一样,都面临着增长与空域之间紧张的挑战。根据我们的观察,中国更需要注意梳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航空业发展的不同之处。当然,中国也有很多优势,例如中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机队,这些飞机都是近些年购买的。除此之外,中国民用航空局和空管局的领导具有专业知识储备,并且能够通过学习处理好航空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已有117个机场配备了基于性能导航的系统 (PBN),并且覆盖了近80%的飞行空域。霍尼韦尔的诸多航电技术都是透过卫星导航技术GPS来实现。其中有一项技术叫做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 (ADS-B),能够为飞行员提供更加清晰的视角以便其观测飞行中飞机周边的情况,精确制定飞行路线。该技术可令飞机在能见度较差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及时着陆,还可以在长途飞行时提高燃油使用效率。 中国民用航空局已经要求所有的飞机安装卫星通讯设备。不论是设备供应,还是软件配备,霍尼韦尔都是卫星通讯行业的领导者,我们的卫星通讯技术可以应用在通用航空、公务航空以及商用飞机领域内。卫星通讯可以更有效的帮助飞机和地面进行全方位的联络,另外也可以满足乘客对无线通讯的需求。 打造航空生态系统 中国工业报:你认为未来的空管会是怎样的? 戴殊荣:对于未来的空管系统发展,美国和欧洲分别有了自己的计划,美国的是下一代空管技术计划(NextGen),欧洲的是一体化的欧洲天空计划 (SESAR)。我认为,未来空管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运用基于卫星导航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飞机缩短在空中逗留的时间,从而减少燃油的消耗、降低碳排放。从空管的角度而言,它带来了三方面的价值:安全性增强、燃油消耗和排放的减少和空管整体效率的提升。 我们对于行业的贡献在于,我们提供的技术覆盖了整个航空生态系统。从飞机最初滑行、起飞、巡航以及降落,直到抵达航站楼,我们都提供相关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假设我们不具备这一系列的技术,而仅仅是覆盖了其中某一阶段的话,就会缺少了对于整个空管系统的深入了解。例如如果我们只解决地面的问题,而没有空中的解决方案,就很难把握好整个飞行过程中的燃油消耗、飞行时间控制等。 当然,新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初期的认识、良好的培训、有效的运用、到位的管理等。还涉及区域间的关系,比如在国际飞行中,必须确保技术的使用符合国际标准。此外,中国航空业对于安全运输非常重视,我们的强项在于运用技术手段保证安全。我们更了解客户的需求,解决方案也是针对市场需求所制定,我们把集团亚太区总部放在中国,最主要是希望更好的贴近市场,理解市场对技术的期待。(本报记者 陈栋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