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平:建立局域性微网助力光伏发电
分布式光伏发电热度不减。 两会期间,有不少提案都与之密切相关。按照国家能源局的通知,2014年全年新增光伏发电备案总规模为14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800万千瓦,光伏电站600万千瓦。央行也已明确表态,要支持光伏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虽然国家非常重视分布式发电,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振光伏行业,但现实情况并不是那么的乐观,目前分布式发电还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障碍和困难。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晶科能源CEO陈康平分析说,首先,适合分布式安装的适宜面积的屋顶资源稀缺,且屋顶尚存在使用者和拥有者在25年内的存续性;其次,分布式光伏电站融资渠道单一,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甚至主要来自于国开行,普通的商业银行允许的融资年限较短,所以融资依然很困难;此外,目前分布式光伏商业模式单一,采取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各个利益方存在争议,执行操作上面临一定的困难。 针对分布式发电的部分难点和障碍,在一系列调研的基础上,陈康平提出了分布式局域微网建立的概念,希望能给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模式。 他认为,目前分布式屋顶和业主的接入方式,对于业主的区域位置依附性比较强,这带来了诸多管理的问题。各个分布式项目相互独立,他们分别接入国家电网和企业,一旦业主出现问题,将会对分布式屋顶电站的投资方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而且在目前的政策下,无法二次转移到其他业主身上。 一般来说,地方上的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总量不超过当地用电总量的25%,就不会对当地的电量调配带来技术上的冲击和管理风险。 所谓局域微网,即打破传统的 “点对点”接入方式,在一个110千伏变电站下的10千伏支线内把所有的分布式发电项目直接接入国家电网,让电量在一个10千伏支线的 “微循环”中流动。分布式屋顶投资方和电力公司在10千伏支线双向计流端口处进行管理结算;同时国家和地方可根据政策收取一定的电网过路费。这样一来就达成了分布式微网电站投资方和业主的直接供电协议,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三方共赢的局面。 此外,由于采用了 “孤岛系统”的保护措施,还保证了在大电网断电维护状态下的微网系统发电安全。 综上看来,建立局域微网,通过电费代收、屋顶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投资者电费收益最大化,能充分化解投资者的疑虑;同时,屋顶资源的间接转移以及稳定的投资收益,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银行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更好、更快地发展。 针对分布式局域微网的建立,陈康平还提出了具体的细则建议: 1.由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方和微网内用户直接签订用量协议; 2.分布式发电屋顶直接接入国家电网10千伏支线; 3.用电单位用量超过分布式发电量视同优先使用太阳能电量; 4.10千伏支线内由电力公司进行电费代收,分布式投资方和电网公司在10千伏支线端口处进行电费结算; 5.实行峰谷电价的地区,按白天平均电价折算。(本报记者 李 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