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北京企业技术中心成产业进步加速器
稿件来源:本报讯
企业技术中心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和主要载体,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协同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北京企业技术中心的实践表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举措,又是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平稳增长的有力保障,更为北京打造 “创新型城市”注入了强劲动力。因此,系统地调研与总结北京企业技术中心发展经验,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新驱动作用不断增强 从1998年工作启动至今,北京市先后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批,市级及以上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共434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85家。近年来,北京企业技术中心在创新驱动和科技引领发展格局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治污染、促民生的产业尖兵。北京神雾热能技术公司研发的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共完成了400多座工业炉的蓄热式改造,每年为国家节约标煤700万吨,减少CO 2 的排放1700万吨。 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技术支撑,保障重大社会活动的有力后盾。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公司研发的核心技术承担特殊的网络安全应急服务。北京科兴生物公司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支甲肝灭活疫苗、全球第二支甲乙肝联合疫苗、我国惟一一支人用禽流感疫苗和惟一不含防腐剂的国产流感裂解疫苗,为我国防治重大突发传染病贡献了巨大力量。 承担国家科技专项的生力军。企业技术中心承担了01~04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4项,有力支撑了北京的产业转型升级。如02专项北京北方微12英寸65nm硅刻蚀机已完成大线全流程测试,并于2012年11月完成55nmSTI客户产品工艺调试,开始试量产。03专项支持的大唐移动公司和中国普天公司提交的 “TD-LTE-A”标准已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4G”)国际标准之一。 四大发展特点 一是研发投入强度高、收益大。全市434家企业技术中心中,有工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企业234家,2012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186.5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4.8%。按照 《奥斯陆手册》中关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衡量标准,全市技术中心企业创新能力已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同时,研发活动的成果充分反映出全市企业技术中心的雄厚创新实力。据统计,434家企业技术中心中234家工业和软件信息化技术中心企业2012年合计新产品销售收入1253亿元,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2.5%,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新产品占比高10个百分点。全部科技项目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为7992项,平均每家企业3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政府科技项目数1103,占全部科技项目总数的14%。拥有发明专利合计5334件,平均每家企业23项,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数的6.6倍。 二是汇集高端产业创新人才。2012年,234家工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技术中心企业科技活动人员93804人,平均每家企业401人。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62639人,平均每家企业268人,占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7%;技术中心专家及博士人数1585人,平均每家企业7人。 三是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技术中心持续的技术创新,为细分行业树立了典范,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带动示范作用。神州数码、天元网络等企业重点围绕IPV6的相关标准开展研究,在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领域居于领军地位;大北农集团、伟嘉人集团等企业在发酵工程、纳米农业生物医药方面积极创新,在生物农业领域居于领军地位;北京碧水源公司成为国内膜生物反应器 (MBR)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奠基者,替代了进口,技术综合实力处于国内第一、世界前三的水平;北一数控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大型、高精度数控母机制造领域逐渐达到领先队列;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针对数字多媒体芯片核心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拥有1900多项国内外专利,率先将 “中国芯”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 “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已占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60%以上的市场份额。 四是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全国400多所大学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平均每年有1000项以上的合作项目。 示范建设作用明显 北京市综合运用资金、项目、政策、服务等配套措施 “组合拳”,通过加强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和动态管理,不断改进运作机制,不断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有效提高项目投入产出效益,有力地引导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发展。 一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认定评价管理办法。针对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实际需要,持续优化管理制度。2005年11月原市工促局颁布了 《北京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2009年、2011年根据实际需要,对 “管理办法”二次进行修订。特别是,对于企业技术中心的支持管理办法不断完善,改进支持方式,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2006年10月,原市工促局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北京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专项补助政策实施细则》,2008年4月修订了 《实施细则》,2011年8月,又进一步修改完善了相关支持办法。 二是持之以恒,构建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评价制度和奖惩机制的作用,促进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整体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了 “以评促建、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北京企业技术中心的科学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三是突出导向,重点支持关键创新项目。通过支持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加大技术支持服务力度,引导企业研发创造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推进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后劲。如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 (北京)有限公司先后获得了北京市给予的金融帮扶、开发区给予的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补贴、海外高层次人才奖励资金等政策的扶持,使得该公司克服了金融危机的严峻经济环境,顺利渡过了发展瓶颈期,步入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 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战略,北京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面临着打造 “升级版”的新形势新任务。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包括:一是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升级,重点打造总部研究院。总部研究院是企业技术中心发展的高级形态,大力发展总部研究院,既是国内工业技术创新发展趋势的要求,也是应对新一轮全球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的需要。二是依托企业技术中心,推动构建区域创新协同网络。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服务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建设,充分发挥北京区位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国际创新中心城市。(工信部赛迪研究院 苏强 徐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