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会后的走秀。纤维产品品牌叫逸绵,是超仿棉纤维的集体品牌。设计师是武学凯。 (中纺联传媒中心 供稿)
海斯摩尔董事长胡广敏 (左一)向莅临海斯摩尔展台的工程院院士及专家介绍产品。 (海斯摩尔公司 供稿)
让纤维成为时尚的主角走上T台?没错,一场别开生面的秀就这样以展示纤维的魅力为主旨走上了上海世博会的T台。
这是日前在上海世博会举办的 “2014/2015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会暨盛虹·中国纤维 (逸绵)创意时尚汇”上发生的事情。而走秀前, “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带着花冠,第三次被权威发布,引来业界热烈关注。包括壳聚糖生物基纤维、间位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在内的10大品种、数十种特色纤维 (详见右边栏),进入今年的纤维流行趋势榜单,被隆重地推介给下游行业。
这一旨在从源头提升中国纺织整体产业链价值、撬动整个纺织产业链深入转型升级的创新之举,饱含了从政府、协会到企业对行业寄予的深切愿望。活动由工信部消费品司、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东华大学、国家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联合主办,并邀请中国顶级时装设计师武学凯担纲本次流行趋势发布的总设计师,这种联合本身即解读了产业链各方协同一致、塑造中国化学纤维品牌的强大意志。
中纺联会长王天凯在发布会上表示: “经济强国离不开品牌强国,做强品牌和打造中国纺织文化是经济转型的重要选择。近几年纺织产业链终端产品越来越注重品牌建设,产生了不少有影响的自主品牌。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产业链前端的纤维,我们也有像国际上的莫代尔、莱卡这样的品牌会很快在我们的化纤行业涌现出来。”
展现化纤软实力 去年,中国纺织工业的纤维加工总量已经达到4850万吨,已经占到了全球纤维加工总量的55%以上;其中中国化纤总产量为3900万吨,也即有80%的纤维是化学纤维。如果放到全球来看,2003年时,全球纤维总量是2007万吨,其中化纤是1190万吨,比重不到60%。十年来纤维加工总量增加了2850万吨,其中有2700万吨是化纤,天然纤维增加的只有100多万吨。王天凯说: “从这可以看出化纤在整个纺织工业中所起到作用。再往后十年状况我想也会如此。也就是说,化学纤维担当起了中国纺织工业从大到强的重任,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化纤的担子都很重。”
可是从品牌建设的角度讲,作为生产资料的化纤行业,品牌建设的活跃程度远不如终端的服装、家纺等行业;同时随着国外莫代尔、莱卡等纤维品牌的迅速走红,给中国消费者、甚至于纺织行业的业内人士一个误解:外国的纤维比中国好;可是另一方面,中国纤维生产企业创新活跃,各种功能性纤维、新型纤维层出不穷,然而由于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不对称,下游的面料、服装家纺企业对创新产品认识不足,导致销售不畅,流通受阻;而此时,偏偏碰上国际国内市场疲软,宏观经济调整,市场需求减弱……
中国化纤行业会长端小平坦承,数年前设计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时,多少带点未雨绸缪的味道。首届流行趋势发布推出的2012年开始至今的市场趋势,就印证了当时举办这个活动的决定有多么正确: “目的有三个:第一,把中国最好的纤维介绍给消费者,引领下游市场的关注,以此引导化纤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指导生产。第二,借此来引导企业走创新驱动的路,以此引领需求、创造需求。苹果开创了新的需求新的生活方式,所以它打开了市场。产品开发就是要唤醒我们的内心需求,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来化解当前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第三,告诉全国甚至全球的消费者,中国的化纤才是最好的化纤。我们不仅化学纤维出口占到全球贸易的45%,而且基本都是出口到发达国家,同时我们的化纤做成的衣服也是更多出口到发达国家;95%的化纤品种我们都能做,而且我们有些品种的研发是世界领先甚至全球惟一,中国流行趋势的发布实际上就是宣扬中国化纤的一个正能量,把我们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使之成为中国纤维、世界纤维,我们树立的是我们的行业品牌,展示的是我们中国化纤的实力和地位。”
各方合力推动全产业链创新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是一个上下游联动的、纺织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一个实践活动。首次全程参与该活动的中国顶级时装设计师、金顶奖得主武学凯深有感触:“从纤维生产到面料到服装设计再到服装成品,融合了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师、企业家、协会、政府等各方面的力量,这种产业的深度融合,世界上除了中国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参与到中国纺织行业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这种实践中,我有一种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我看到了设计在这个产业中的价值和意义。”
武学凯接手的任务是:把超仿棉纤维 “逸绵”从纤维变成面料,再变成能在T台上流光溢彩的时装。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王华平解析了其中的思路: “纤维产业该如何发展?从前我们是就纤维谈纤维,现在我们从终端开始反过来推。那么,如何解读纤维的性能、功能,把它推荐给消费者?那就直接把它做成终端产品,然后面向消费者。因此,我们要把我们纤维所代表的的生活形态通过设计师的手表现出来,以此打动消费者。同时,我们要把好关,我们推出的每一个产品都是我们的代表企业、领军企业生产出来的,在品质上有保障。用这样的产业合作的方式来共同推动行业新产品的市场开拓。” “逸绵”是中国化纤协会联合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出的超仿棉纤维品牌,由27家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共同攻关打造,其实是一个仿棉系列的总称,旗下还拥有 “蕊棉”、 “百酷棉”、“冰虹丝”等子品牌。
等深入到企业里,武学凯发现逸绵真是一个神奇的东东:同一种纤维,处理方法不一样,得到的面料质地和面料感受也完全不一样,手感、色彩也不一样,这大大激发了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在充分掌握了纤维的特点之后,从织布开始,花样、色彩、手感、总体感觉,层层细细做下来,逸绵这个超仿棉品牌的三方面价值:慢生活层面、户外应用、时尚角度,都被武学凯挖掘出来,美轮美奂地绽放在了T台。而整个过程竟然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这是武学凯有史以来花费时间最少的一次。而且,武学凯还准备把这次的好几款花型和款式沿用于自己的服装品牌里,让它继续产生价值。
在发布会现场,一个小提琴手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为走秀做着伴奏。据介绍,这把小提琴的弦是碳纤维做的,组织方借此展示的也是纤维的魅力。
中纺联副会长高勇说: “我们每年都有很多新的纤维推出来,但是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很多面料设计师、服装设计师也不知道。有了我们这个纤维流行趋势的发布,可能就会比较顺利而直观地把前道的新产品跟后道的产业、最终消费者结合了起来。这就是我们流行趋势发布的目的。”
至于政府方面的支持,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王伟指出,三中全会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经济的干预不再会是从前那种项目的审批等直接的干预,而更多的会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 “在化纤的十二五规划中,谈到了今后化纤发展的4个领域,其中重要的两个领域之一就是生物基材料,这不仅是在我们行业的发展规划中明确了的,也成为了国家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领域的20个重大工程之一。这个方案最近工信部和发改委、中科院一起编制完成了,有关政策方面正在跟财政部进行商议,目的是要形成一个新的力量,来推动生物质材料的发展。”
产业的创新代表 结合当前的产业创新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本次流行趋势发布推出了PM2.5工业防护纤维,阻燃纤维,仿棉、仿毛纤维,保暖、凉感纤维,生物基纤维,循环再生纤维,无染、易染纤维等十大纤维品种。其中涉及的数十种纤维,个个都是今年中国化纤行业的创新代表。
海斯摩尔,这是中国壳聚糖纤维的杰出代表,虽然这已经是记者第三次目睹真容,但是还是忍不住赞叹它的神奇。它来源于虾蟹的坚硬外壳,是一种非常好的生物基纤维,做出来的丝像桑蚕丝一样柔软、细腻,还带有桑蚕丝一样美丽的自然光泽。该纤维天然拥有卓越的抗菌性、亲水性、凝血性、吸附性,因此该纤维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据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广敏介绍,用海斯摩尔纤维制造的医用绷带,国外的要求是8秒钟吸水凝血,但是海斯摩尔只需3秒;用海斯摩尔做得修复膜,比如脑神经膜、心脏瓣膜等,由于原料的促愈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卓越,如今也已经进入动物实验阶段,效果良好;海斯摩尔的内饰材料,由于其明显的抑菌性,可以用于航天器、潜水艇、军舰之类封闭、狭小的空间,而且具有显著的阻燃性能;此外,卫生领域的卫生巾、纸尿裤、袜子等也已经相继投放市场……这一利用虾蟹废料为原料的环保型高科技材料,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全球惟一,装备和生产线世界首创。目前,该纤维年产2000吨,产值12亿元。设计中的万吨产能预计五年后能够实现。
另一家主要用于PM2.5工业防护的纤维叫聚酰亚胺,其技术来源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基础研究,其工业化产品的研究成功,打破了西方对我们数十年的技术封锁。最重要的,这家叫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的企业一开始走的技术路线就迥异于西方,并且核心原料由自己开发生产,这就在相当长时间内保证了自己的全球领先地位和产业的安全。据总经理杨诚介绍,其聚酰亚胺产品主要用于复杂工况下的高温除尘,长期耐温达到260~280°C,短时耐温可达550°C,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现在,这项新材料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国内日产万吨级的水泥线上。(本报记者 侯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