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每个驾驶者的行动,知道你什么时候超速或者违反法律,知道你什么时候在做什么事情。我们在汽车中安装了GPS,因此知道驾驶者的一举一动。”消费者通常并不能意识到车企正在收集其数据信息,也不了解他们的隐私可能受到侵犯。车联网来了,我们的隐私去哪儿了? 今年的 “3·15”晚会上,手机安全成为一项重要内容。一些公司通过对手机植入软件,在不经意间搜集到了用户的个人信息,不禁让人心怀忐忑。
其实,能够搜集信息的不止有手机,汽车也在不经意间收集车主的信息,途径就是当下流行的车联网。
日前,在汉诺威CeBITIT博览会上,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马丁·文德恩告诫人们:“一定不能让汽车变成一个 ‘数据怪物’。”他说:“我非常支持大数据,也更喜欢日益安全的网络环境和生活便利,但绝对反对家长式的国家监控。”面对台下观众,文德恩发表了他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看法。
作为欧洲汽车界最具影响力的CEO,文德恩呼吁整个行业行动起来,自愿做出承诺,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
车联网开启汽车服务新天地
车联网概念引申自物联网,根据行业背景不同,对车联网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根据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我们能够见到的比较早的车联网系统是通用的安吉星、丰田的G-BOOK等。通用的安吉星具有远程开锁、远程车辆诊断、紧急救援等应用,已经得到用户的普遍认可,其中仅仅针对车主的远程开锁服务,一个月就可以达到数万次。丰田G-BOOK的功能有远程导航设置,分类新闻、天气预报朗读,防盗追踪等。
国内较早推出车联网技术的是苏州金龙的G-BOS。G-BOS具有7大功能,即安全驾驶管理、油耗管理、GPS定位管理、远程故障报警管理、3G视频监控管理、维保管理、车辆匹配管理。安装了G-BOS的车辆,司机的所有操作动作,都被记录在案。这些功能推出时,在行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
此后,上汽乘用车、华泰、长城、长安等企业也都纷纷进军车联网,并推出相应的车型。
以上汽荣威的InkaNet智能网络行车系统为例,用户可以自行定制随时抓取诸如地图、资讯、生活、应用及个人信息,实现实时路况信息、实时导航、多媒体娱乐、路书下载及自定义、股票交易等等。
车企的无意识动作
车联网确实带给车主很多方便,但是烦恼却同样不容忽视。产生烦恼的,恰恰是这些披着各种功能外衣的技术。
江苏的崔女士是一位雷克萨斯车主。今年3月,她驾车去邻市处理工作。刚办完事准备返程,却接到了老公的电话,问她车在哪里。当她的老公了解缘由后,又把她的所在地描述了一遍才结束。但是这一问,却让崔女士十分吃惊。自己的行程没有告诉老公,为何他对自己的所在地了解得如此清楚。
原来,由于不熟悉路况,崔女士在邻市有一次交通违章,很快这个信息就发送到了崔女士老公的手机上。老公以为车辆被盗,随即通过G-BOOK呼叫中心查询到了车辆所在的具体位置并报了警。
这个故事虽然被证明是一个闹剧,但是车联网技术的强大功能可见一斑。当然,它的强大之处显然不止这些。以最常用的导航服务为例,车联网终端可以描述这辆车的所有运行轨迹,常去的饭店、影院、银行、办公地点等信息,还能够记录车主的驾驶习惯。而这些内容,都是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监测到的。自己的行踪被别人掌握,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车主被蒙在“网”里 自美国斯诺登事件之后,隐私问题成为大到各国政府小到平民百姓十分关注的问题。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个人的行为监控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
在美国,通过车载信息系统 “监控”个人行为,已经引起行业的热烈讨论。
福特全球市场营销、销售和服务负责人 JimFarley(法雷) 在2014CES国际消费性电子展览会上的一个消费者隐私小组讨论会上侃侃而谈:“福特知道每个驾驶者的行动,我们知道你什么时候超速或者违反法律,知道你什么时候在做什么事情。福特汽车中安装了GPS,因此我们知道驾驶者的一举一动。不过,福特不会将信息透露给任何人。”法雷还即兴谈起了他对未来的设想,他认为,这些信息可以匿名使用,用以帮助服务商解决相关交通问题,比如体育场在举行一项大型赛事前预先知道交通分布情况并提前做出各种保障措施。
很快,福特发言人就此事表态,法雷此前的言论是对隐私问题的轻率发言。福特致力于保护客户隐私,如果没有得到顾客的明确同意,福特不会追踪、发送车辆数据。一般而言,当驾驶者开车时,福特汽车里的GPS设备并不会跟踪他们的行踪。福特汽车提供了一些车载服务,比如同步服务路线 (一项与驾驶者的手机同步的导航服务)以及911协助,车主可以选择打开服务。另外,集团客户可以选择专门服务,雇主可以用以监控其企业车队。福特从这些服务中收集的数据都是为了提高服务水平,绝对不会透露给第三方。
事实果真如此吗?事实上,在苏州金龙不断完善的G-BOS系统上,对驾驶员的监控,除了数字,还有影像,可谓事无巨细,连驾驶员在哪里开门关门,都能够监控得一清二楚。每天这些信息都会产生大量数据。虽然客运公司的管理者对这套系统十分欢迎,但司机却对此比较排斥。因为自己的所有行为都处在监控之下,包括拉私活。
就在福特事件之前,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曾发布了一份关于车载定位服务系统的报告。该报告显示,消费者通常并不能意识到车企正在收集其数据信息,也不了解他们的隐私可能受到侵犯。
该报告对10家可以进行车辆定位的公司进行了评估,其中包括克莱斯勒、福特、丰田、日产以及Garmin和TomTom等导航设备制造商,地图和导航应用开发商谷歌也包括在内。该报告主要调查这些公司对于车辆定位服务的处理方式,例如汽车数据的类型和用途以及在隐私和数据保护方面是否符合规定。
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表示,所有接受调查的车企都会和第三方分享车主的位置信息,为其提供交通信息等服务,或者与电信运营商相连以获取信息等。很多包含车主位置的数据信息被出售给保险公司和广告商,因为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更好地了解车主的驾驶习惯,广告商则可以获悉哪些位置是更好的广告投放地点。
美国隐私司法子委员会主席 Sen.AlFranken就在今年1月呼吁,业内应该对驾驶员隐私保护给予更多关注。 “隐私保护法并没有跟上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国民众都需要知道有关这一数据是通过什么方式收集、用于何处以及如何同第三方机构分享等更多信息。”
隐私的界限在哪儿?
对于车联网对人们隐私的监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告诉记者,它是存在的。
叶盛基说: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个人隐私是要面临被 ‘监控’的危险,而且这也是车联网发展的焦点问题。如果不解决,会让车联网的发展脱离轨道。车联网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对个人隐私有所保证。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北斗导航卫星,也是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今后要在保证国家安全的情况下,保证个人的隐私,国家的各个重要部门要协同研究,及早立法,以保证车主隐私。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的案例,同时考虑我国的国情,让我们的法律法规更完善。”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车运输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炜长期关注车联网。他告诉记者: “今年,国家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组,习近平任组长。这显示出国家对于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关注,也说明在信息安全方面,国家需要有一个原则性、框架性的界定。”
不过,对于车联网搜集的信息中,哪些是隐私,哪些不是,不同的人意见不一。周炜告诉记者: “目前对泄露隐私无法界定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隐私的定义不一样。对于特定信息,有些人认为无关紧要,但对其他人来说,却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车停在哪里了,可能有些人会很介意被别人知道。隐私本身从法律上就是很难界定的,比如肖像权。有些人希望出名,有些人就反感出名。”
尽管对个人来说存在很多信息泄露的风险,但车联网技术确实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保险公司乐在其中。据报道,在国外,保险公司强迫顾客安装车载信息系统用于识别恶意驾驶行为,并通过提高保额的方式实施处罚。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500万辆汽车被保险公司追踪。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范围内被追踪的汽车数量将达到1亿辆。
根据创新集团的调查显示,如果驾驶被监控意味着更低的保险费用,3/4的英国司机都乐意被监控驾驶。
在车联网状态下,隐私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课题。
(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稿费事宜)
(本报记者 周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