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企牵手研发新车 在中国不适用?
稿件来源:本报讯
汽车巨头宝马和丰田之间的合作在签约一年之后就见成效。2013年1月,宝马与丰田签署了一份关于共同开发新燃料电池技术、共同研发全新跑车以及全新轻量化材料技术的协议。近日外媒报道,宝马和丰田联盟第一款合作产品将是两座跑车,作为宝马Z4和丰田Supra的换代车型,该车将采用超级电容混合动力技术。 无独有偶,3月初也有消息称,戴姆勒旗下的高端车型奔驰汽车将与日产高端品牌英菲尼迪联合,共同研发紧凑型车,双方联合开发的首批新车预计2017年下半年投放市场。 在此之前,跨国大车企之间的合作也屡见不鲜,如通用汽车和标致雪铁龙在整车项目上展开合作;通用汽车和本田汽车合作开展燃料电池技术合作;而宝马和标致雪铁龙也在小型发动机方面展开合作。 纵观这些合作,至少有两个出发点。 一是,技术互补,强强联合。谈合作的出发点有一个,就是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些车企巨头,经过百年的发展,都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的技术优势,比如,丰田、本田的电池和混合动力技术,宝马的柴油发动机技术和碳纤维等新材料的应用,标致雪铁龙的空气混合动力技术,他们通过合作,可以共享对方成熟的技术,摊薄研发成本,加强双方的竞争力。 二是,共用平台,降低成本。金融危机之后,对于欧美的汽车巨头来说,如何降低生产运营成本,获得更多盈利是个大问题,有合作意向的大企业间通常会采取共用平台,或共同研发新平台,联合采购的方式来进行,如标致雪铁龙在盈利压力之下,与通用结盟,双方约定到2016年至少发布B级车、D级车、跨界车和微面四大平台,并建立全球采购合资公司,一同采购降低成本;此次奔驰和英菲尼迪的合作也是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合作达成中,还存在一个地缘关系的问题。比如当年大众和铃木合作,技术交换之外,大众对铃木的传统优势市场印度、印尼等地兴趣浓厚是结成联盟的重要原因。 再看中国车企之间。尽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第三方组织多次呼吁车企之间要结成技术联盟,共同研发动力总成或某一前沿技术,但从结果来看,只成了一个广汽和奇瑞联盟,而且双方在达成合作协议一年多之后,仍未有新车发布。广汽乘用车一位内部人士告诉笔者,目前两家的合作更多停留在共享资料和信息层面。 为何中国汽车企业不喜欢合作,反而喜欢单打独斗? 笔者分析,其一是受传统思维的影响,竞争对手只能是 “对手”,要在市场上拼个你死我活,以销量见真章,从国内斗到海外,很多做海外工作的汽车人,提到出口,常说的一个词就是 “窝里斗”;其二,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车企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但多数国内企业还处在跟随者的位置,各家企业能掌握的独有技术和前沿技术极少,产品同质化也非常严重,处于 “技术互补”而合作的可能性并不大;其三,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车企多享受到了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好处,自己研发生产销售就可获利颇丰,缺乏为降低成本而合作的内生动力;其四,这里还存在一个中国国情,即中国的汽车企业,从性质上说,有的是央企,有的是地方国企,有的是民企,大家机制、体制的不同,心态、考虑不同,也造成了一定的合作困难。 中汽协会常务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曾说,在同质化竞争和恶性竞争的环境下,中国品牌轿车的发展艰难可想而知,要解决这种困境,只有一个办法,中国品牌车企之间加强合作,笔者深表认同。 别说外国的规则在中国不适用,咱先试试,从共享和合作某一零部件开始,再逐渐走向平台共享、技术互通有无,还有新能源汽车方面,多多寻求合作。这恐怕也是中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需学习的重要一环。 (芦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