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举办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实务培训会。 (资料图片)
根据 《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江苏省经信委组织实施了 “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化建设”项目。该项目结合江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现状,调查分析了16家试点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情况,开展了 《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南》 (以下简称《管理指南》)和 《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以下简称 《评估指标》)适用性验证,较好地完成了任务目标。
一年来,江苏省充分发挥江苏经纬、南京九致等中介机构积极作用,组织知识产权管理专家在试点企业调研咨询,总结了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悉心梳理形成制度 江苏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化建设有着良好的基础。自2009年起,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等8家部门联合印发省地方标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各地管理部门积极宣传贯彻标准,引导企业建立高效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开展自主创新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项目总结了江苏五年来企业贯标情况,并根据工信部 《管理指南》要求,针对企业拥有的不同知识产权类别,提出 “企业为主、专家指导、自查评价”的贯彻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模式,设计出 “动员培训—梳理诊断—编制文件—发布手册—标准试行—自查改进”的贯标工作基本流程。
项目组组织专家对江苏首批16家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试点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征求意见,验证工信部 《管理指南》和 《评估指标》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经认真分析,江苏省研究提出了10多条修改建议和意见并及时报送工信部科技司。内容包括: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立、知识产权与品牌建设、IP经费占企业R&D经费的比例、不同类型知识产权企业实施 《管理指南》应区别对待客观评价等,多数建议和意见被吸收采纳,研究提出《管理指南》和 《评估指标》完善建议。
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化建设,制定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及奖励暂行办法》,明确全省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申报、培育、验收、奖励等具体措施,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管理制度化建设的积极性。首批确定的16家试点企业100%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其中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经省级验收已达标企业14家,占试点企业总数的87.5%,较好地完成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化建设目标。
随着培育工程的实施和深入开展,16家试点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知识产权获得和运用能力逐步提升,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明显提升试点企业知识产权获得与运用能力。
典型示范因地制宜 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上,有些中介培训机构片面引证跨国公司的做法,要求建立独立的管理机构和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强调一把手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甚至在验收考核中作为一票否决指标,使企业对贯标望而生畏。
在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上,有些指导机构大量引入所谓 “专利布局”、 “专利池”、“应急机制”、 “风险防范”等名词概念,而忽略了企业知识产权过程管理中基本流程的建立与完善,使企业弃本逐末、脱离实际。
江苏省在加强试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化建设工作中,江苏省经信委通过聚焦政策资源、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工作措施,有力地保障了项目顺利开展和扎实推进,因地制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江苏省经信委组织开展了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实务培训班,为企业免费提供专家咨询指导服务,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试点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重点名牌产品所在企业的近170名知识产权工作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江苏省组织专家深入试点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时,主动对试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进行把脉诊断。依托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平台,形成面向科技小巨人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开展专利挖掘和专利布局、个性化专利数据库订制开发、产品专利预警分析等。力争为每一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配备一名专职的知识产权服务工程师、订制一套个性化专利数据库、提供一份主导产品预警专利分析报告。
课题组根据项目要求,江苏省对各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从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制度建设等层面进行了分析概括,为规模不同的企业建立适应自身需要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课题组还对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不同类别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提炼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与专利活动的基本流程、商标管理保护及其发展运用流程、商业秘密的管理与保护方法、综合运用知识产权建设企业品牌等经验做法。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掘了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产业化及资本化运作、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开展专利布局、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注重知识产权与品牌建设等典型案例,为更多的工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提供了良好示范。
(本报记者 孙郁瑶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