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电机用实力提升品牌信誉
稿件来源:本报讯
日前,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哈电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各项荣誉纷至沓来:两项注册商标 “hec”和 “哈电”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科研项目 《大型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组研制》获得2013年度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这些荣誉的获得,无疑为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 “润滑剂”的作用。 品牌彰显企业风采 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哈电机是我国生产大、中型发电设备的重点骨干企业,从20世纪50年代初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容量0.8兆瓦水轮发电机组,到今天成功制造世界最大的向家坝电站800兆瓦水轮发电机组;从我国第一台容量为25兆瓦的中型汽轮发电机起步,到今天拥有1000兆瓦级汽轮发电机与核电站发电机的制造能力,始终处于我国电力装备制造行业的领先地位,其制造的产品遍布全国各地。 哈电机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持续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品牌和服务传播“创新无限,动力不竭”的企业精神,创造了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为我国电器行业的发展争得了荣誉。 目前,哈电机已经与GE公司、阿尔斯通公司、ABB公司、西门子公司,以及日本的日立、三菱公司等30多家国外企业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西、巴基斯坦、日本、伊朗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尽管电力装备制造行业身处 “严冬”,但哈电机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强势出击,让 “严冬”变成了“暖冬”,始终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2013年,企业的年度产品产量始终保持在2300万千瓦;年度正式签约额始终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其中,2013年国内合同正式签约额达48亿元,位于同行业第一位;工业总产值始终保持在50亿元以上。今年,哈电机年计划产品产量将达到2698万千瓦,同比增长近20%。 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实力 据介绍,哈电机此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的 《大型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组研制》项目,就是针对600兆瓦及以上容量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应用空冷技术的专项课题。该项目在通风冷却技术等方面取得研究成果,具有大幅降低电站开挖量、节省水冷系统辅助设备和降低运营维护成本等突出作用,不仅打破了国内外有关巨型水轮发电机只能应用水冷的设计理念,还突破了从前机组容量对全空冷技术使用的限制。 哈电机首次应用该项目的成果是在三峡右岸机组,应用了该项目科研成果的三峡右岸机组,性能优异,安全可靠,各项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好评如潮的三峡右岸机组使市场认可了其实力,在随后承制的三峡地下电站,以及小湾、拉西瓦、溪洛渡、向家坝等电站的机组上均应用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源和数十亿元的资金。 据了解, 《大型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组研制》项目只是哈电机众多科研课题研究成果中的一项。企业始终将科研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一方面将生产经营取得的利润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推动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将科技成果应用到产品的生产制造上,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制造效率赚取更多利润,为持续增强企业实力提供了保障。2010~2013年,在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市场利润空间逐渐变窄的情况下,哈电机平均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仍然超过2亿元。 哈电机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核电制造技术,于2013年成功制造了国内首台1407兆伏安核电站发电机——三门核电站2号发电机,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制造实力和品牌影响力。除此之外,企业还在千兆瓦级水轮发电机组技术研究、三维设计技术应用、潮汐机组防腐蚀技术研究、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水力性能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2010年至今,已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20余项。 转型升级蓄势长远发展 作为我国最早建设的工业企业之一,素有电力装备 “共和国长子”之称的哈电机,以引领民族工业发展为使命,将 “争国内第一,创世界一流”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努力将企业建设成为民族工业的典范。2014年,哈电机深刻分析并准确把握电力装备行业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在年初定下 “提质增效控风险,转型升级促发展”的目标。 在记者采访中,哈电机董事长兼总经理邱希亮解读了这一目标的含义。“提质增效”就是更好地提高公司经济运行质量; “控风险”就是要在 “提质增效”的基础上,查找和堵塞管理漏洞,发现并补齐管理短板,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运营缺陷,提高企业抵御不利因素冲击的能力。 2014年,受复杂国际形势的影响,国际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多。由于供需不平衡、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国内市场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尽管国际和国内发电设备市场仍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但企业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哈电机以运行方式转型和产业升级来促进企业发展,努力为企业 “做强、做优、做久”积蓄更大的能量。 记者了解到,哈电机将从难度最高的5个方面工作入手,果断地提出并实施五个转型:一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型;二是以拓展市场空间为重点,从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市场并重转型;三是以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从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型;四是以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为目的,从工业化向工业信息化转型;五是以提升企业贡献社会能力为主导,从生产经营型向社会责任型企业转型。 (本报记者 由庆祝 通讯员 赵兴涛 富宏杰 王学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