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隆遵循“快鱼”法则 提升核心竞争力
稿件来源:本报讯
今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了《加快推进工业强基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 《强基指导意见》),旨在提升我国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 (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四基”发展水平,推进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强基指导意见》出台不久,我国减速机行业排头兵企业——江苏泰隆机械集团公司就闻风而动,集团总经理殷爱国要求企业各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生产制造部门认真组织学习 “强基”意见原文和工信部关于 《强基指导意见》的解读;认真总结近年来围绕推动我国重大基础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建立快速高效反应机制,遵循企业运行 “快鱼”法则,实施高端传动设备 “强基”运作成功经验;按照国家关于工业强基政策措施,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开展新一轮 “工业强基”规划、工艺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研发的时间表与线路图。 行业心声迸发 “强基”活力 近日,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减变速机分会理事长兼天津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宏伟和全国减变速机分会秘书长王远征,到江苏泰隆集团进行调研考察。泰隆集团总经理殷爱国、常务副总经理殷永庆与两位协会领导就全国减变速机行业当前运行态势及两家全国知名企业在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和工业强基方面的做法进行了认真交流。 单宏伟与王远征先后参观了泰隆集团公司的摆线、硬齿面、核电与风电减速机制造车间;观看了大型部件、高精密齿轮加工和新型热处理装备生产现场,高度评价泰隆集团在高端技术装备投入,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国内外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殷爱国就天津减速机公司作为全国减变速机行业协会理事长单位,长期以来围绕我国工业强基战略,在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交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全行业创新发展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敬意。 减速机是机械制造业传动装备核心部件,其产品的精度、性能和效率决定着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面对全球信息技术竞争态势瞬息万变,国内装备制造业低端竞争引发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泰隆集团顺应国家治理结构调整大政方针,致力于推行工业强基战略,调整优化产品结构,遵循并努力践行 “快鱼”法则,以优越的技术占领市场,以超前的服务稳定市场,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企业的产销规模、质量效益、市场占有率和对社会贡献率持续保持了全国行业排头兵地位。 集结实用技术支撑 “强基”体系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落后的瓶颈问题,源于基础原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工艺技术落后,产业基础薄弱,这严重制约了我国重大装备现代化的进程。”殷爱国认为,面对全球新一轮工业技术革命,国际装备制造业已由过去的大鱼吃小鱼转为快鱼吃慢鱼的非常时期,遵循并践行 “快鱼”法则,关键在于提升基础配件、基础原材料和基础工艺与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重大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作用力,加速我国由装备大国向装备强国转型的步伐。他向记者介绍, “十二五”以来,泰隆借助我国钢铁、水泥、有色金属、房地产业等产能严重过剩,低端减速机市场面临严重下滑的态势,组织技术人员大力研发与重大装备应用配套的中高端传动设备,用以替代进口,并局部实现出口。 核电装备大功率齿轮箱国产化的重大突破。长期以来,我国核电、军工、航天航空等高端技术装备领域应用的5000kW及以上大功率立式齿轮箱全部依赖进口,国产设备一直被列为该体系的应用禁区。为了推动大功率齿轮箱的国产化应用进程,泰隆集团博采国内外先进技术之长,采用力学分析软件、有限元素分析软件、三维设计软件以及齿轮转矩传递等核心技术,突破了大功率、高转速、强振、噪音、立式安置等一系列国际技术难关,掌握了三项发明专利与10多项新型实用专利,于 “十二五”初期国内独家研制出5900kW与6700kW两大系列核电齿轮箱,分别配套应用于辽宁红岩河核电站与福建宁德核电站。这是我国自1985年秦山第一座核电站建成投运近30年以来,我国核电装备领域首次采用的国产化大型高精密传动装备。应用实践表明,其综合性能达到并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高端金属线材设备实现了由进口到出口的重大历史转折。本世纪初,我国已成为全世界金属线材生产和应用大国,但由于金属线材加工装备技术落后,我国超强度金属钢丝、汽车轮胎用子午线钢丝等高端金属线材生产设备全部依赖进口。针对这一被动落后现状,泰隆消化吸收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先进技术,经过多年悉心钻研,国内首创25模智能型水箱拉丝机。该产品以变频技术为依托,采用智能技术实施动态性集中控制。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其钢丝拉拔速度由21m/秒提高到25m/秒,计米精度由国际3‰提升到1‰,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其核心技术模球体异形结构、等角排线装置、实时检测张力控制等技术均优于国际先进设备。 泰隆25模智能型水箱拉丝机成套设备投放市场不久,拥有全球 “汽车轮胎大王”之称的世界500强企业——法国米其林公司主动将该企业列为子午线轮胎钢帘线设备全球供应商。伴随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我国电力、通讯、汽车、桥梁、轨道交通、飞机制造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对金属线材的需求与日俱增。 “十二五”以来,泰隆集团投入亿元以上资金用于金属线材高端设备开发研制,加大对高强度不锈钢丝、超强度桥梁建筑钢丝、飞机用子午轮胎钢帘线、大型电梯与塔吊高强度钢丝绳用钢丝等高端金属线材及其制品生产设备的研发力度,形成从金属拉丝、高速层绕、重卷、外绕、放线、气体保护焊丝以及特种合金钢线材成套设备的系列化开发,目前该设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每年有60%以上的产品成套出口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而使我国高端金属线材设备形成了由进口到出口的重大历史转折。 重大装备传动部件集约化发展。随着核电齿轮箱与成套高精密金属线材装备的开发研制,泰隆围绕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应用需求,相继开发研制出水力发电变速齿轮箱,风力发电偏航、变桨齿轮箱,超大型建材辊压磨机齿轮箱,卫星发射装备传输齿轮箱等重大装备专用设备;并采用星轮、模块化、PS摆环、点线啮合等国际先进技术开发研制出冶金行业应用的开卷、卷取齿轮箱,矿山开采应用的破碎机、打桩机、装载机、斗轮输送机等工程机械专用齿轮箱。其产品分别进入我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工程、北京奥运会场馆以及嫦娥一号卫星和神七飞船发射装置等国家重点工程。与此同时,泰隆还承接了法国贡富朗企业集团、韩国李李集团、日本东京制纲株式会社等国际跨国公司的若干高端产品研发与应用配套项目,企业连续10年保持了全国行业排头兵地位,并被列为全国减速机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单位。 “十二五”以来,泰隆集团累计开发新产品50多项,授权新编国家标准4项,新编行业标准5项;累计申请专利110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38项;已获授权专利81项,发明专利12项;3年来的专利产品超过企业创建近30年的总和。集团先后被评为工信部首批品牌培育试点企业,中国工业先锋示范单位,江苏省创新型企业,并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绘就近远期传动装备“强基”线路图 《强基指导意见》明确了未来工业强基的近远期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我国工业基础领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先进基础工艺得到广泛应用,产业技术基础支撑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基本实现关键材料、核心部件与整机系统的协调发展,使我国重大装备核心竞争力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按照国家 《强基指导意见》,泰隆以超前的思路描绘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工业强基的时间表与线路图。 重点研发课题围绕核电、风电、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工业机器人、工程机械、矿山设备、航天航空等国民经济重大装备及其产业链应用需求,系统进行高精密、大功率传动装备的工艺、技术、材料及新产品的联动研发。 按照国家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国民经济重大领域应用特殊需求,组织进行新材料、新型热处理工艺、新型铸造工艺、新型表面强化工艺等应用技术的研发。 推行与国内外科研院所、产品应用单位进行产、学、研、用一体化联合,推动基础原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技术与整机制造业的战略合作,建立一批上下游产业链紧密合作、科技研发与应用分工明确、利益共享的一体化产业合作伙伴,努力提升我国传动装备产业强基的效率与效益。 其近期重点开发的产品与项目主要有: ——核电和其它特殊行业5000kW及以上立式大功率行星齿轮箱关键技术系列化延伸开发。采用模块化设计、动力学模型分析及三维软件功能,使大功率齿轮箱制造工艺取得国际性重大突破。 ——机器人用钢球减速机研制。采用钢球摆线行星技术,优化产品结构的承载力、传动效率和设备精密度,尽快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辊压磨机配套用超大型行星减速机开发研制。根据国家矿山开采和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对超大型辊压设备的要求,对大功率辊压磨机驱动齿轮箱、传动构件、材料强度、菏载能力、精度要求、高可靠性、使用寿命进行综合选型设计,使之替代进口并实现批量出口。 ——液粘软启动装置深度研发。针对重大装备超大功率齿轮箱负载启动状态下,对电网与配套设施的高荷载、强冲击引发的突然故障与破坏性因素的排除,着力开发机、电、仪、液一体化装备,确保机械效率、噪音、油压温升控制达国际先进水平。 ——《封闭式行星齿轮箱传动系统设计》国家标准的研究制定。参照国外相关技术标准,结合我国应用实际,模拟试制封闭式行星齿轮减速机,深入探讨设计方法与制造标准,用以规范国内此类产品设计与制造,使产品设计与制造水平达国际先进标准。 “十二五”后期,逐步将开发研制重心转入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升降体系,工程机械行星减速机运行体系、轨道交通齿轮箱、RV机器人系列配套减速机、飞机专用高可靠性齿轮箱、航天航空及兵器装备、导弹发射等具有前瞻性的核心传动设备。 规划到2015年,泰隆专利申请量将新增100件以上,研发新产品50个以上。到2020年,专利申请量将突破200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产品80~100个,每年投入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总额的6%以上,形成年50亿元销售的产业规模,为我国实现由装备大国向装备强国转变努力做出新的贡献。(本报记者 成吉昌 通讯员 阚国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