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更大发展 福建工业企业走上国际舞台
稿件来源:本报讯
《福布斯》杂志最近发布了2014年全球企业2000强排行榜,中国企业表现突出,占据全球十强企业五席,中资银行首次包揽前三名。中国大陆上榜企业增至149家,居美国、日本之后,位列第三。本报记者观察到,福建有5家企业入围这份全球2000强榜单,在上榜的5家企业中,紫金矿业 (第1390名)、恒安国际 (第1479名)和网龙网络有限公司 (1811名)3家企业都是工业企业。福建工业企业逐渐以其独有的魅力在国际舞台上起舞。 由于特殊的历史因素和地理位置,福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工业奋起直追,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国家实施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以来,福建工业企业更是与时俱进,处处绽放着转型发展后发赶超的勃发干劲儿,努力实现 “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走出了富有特色的工业发展之路,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越来越重。 体量上福建工业龙头企业千帆竞发 十二五以来, “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是福建省发展工业产业的中心。 在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集群方面,福建省围绕拓展延伸产业链,落实政策扶持,引进产业项目,增强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目前全省已培育36个重点产业集群,其中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有8个。 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着眼于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增强产业综合实力。为了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支撑带动作用,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最近,福建省政府出台七条举措助推龙头企业:支持增产增效、推动有效投资、支持技术创新、帮助拓展市场、鼓励兼并重组、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措施规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修订 《福建省企业项目投资核准目录》,加快推行网上审批,简化优化审批流程,畅通“绿色通道”服务。 围绕抓龙头兴产业,福建省还对推进一、二、三产28个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要求。既要引进龙头,扩大增量,又要培育龙头,提升存量。到2015年,发展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80家,其中超500亿元企业10家;到2020年,超100亿元企业要达150家,其中超500亿元企业25家,进入 “中国500强企业”企业力争达25家。 产业集群的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带来了产值的飞跃。去年,福建工业增速居全国第五、东部11省市第一,全部工业增加值近万亿元,保持较快发展态势。 品牌上福建省工业企业走在全国前列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支持、中国工业报社主办、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301所)提供技术支撑的中国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结果,已于5月16日由中国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审定委员会公告揭晓,入围企业在5月24日召开的第十届中国工业论坛上给予了表彰。 本报记者观察到,福建省入围2013年度中国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榜单的企业达39家,其中 “中国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2013年度评价前百名”有5家、 “中国工业 (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2013年度评价前百名”有15家、“中国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2013年度评价表彰企业”有9家、 “中国工业 (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2013年度评价表彰企业”有10家。 品牌竞争力是品牌与竞争力的组合。随着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自主工业品牌在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一些品牌已经具有了世界级竞争力。中国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是我国工业企业科学评价和展示自主品牌的平台。福建进入榜单企业数达到入围企业总数的10%,位居全国各省市区前列。 福建工业企业在自主品牌领域的发展成绩斐然。 福建省经信委领导表示,今年还将重点培育10家品牌企业,鼓励企业培育和争创品牌,支持民营企业并购国外高端品牌。 标准上参与制定11项国际标准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这是业界流行的俗话。但是,它反映的是标准的重要和企业发展上升的空间。 福建工业企业在走过了质量为先、国内创牌、资本运作等过程后,将发展空间瞄准了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定。 去年4月,福建省的安踏与特步、寰球、乔丹等4家企业,参与起草制定6项运动鞋服国际标准。据悉,这是国内运动鞋服企业首次参与国际标准工作。此后,福建省的富贵鸟、闽发铝业、浔兴拉链、劲霸男装等几家企业,又分别参与制定鞋类、石英钟、铝、拉链、夹克等领域相关国际标准5项。截至目前,福建省已有9家民企分别参与11项国际标准制定,走在全国前列。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为福建企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闽发铝业,是福建省铝型材生产龙头企业,在成为 《铝表面阳极氧化电泳、涂漆复合膜》国际标准制定者后,国际客商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显著提升,公司出口产品的溢价也明显上升。今年一季度,公司的铝型材出口单价同比提升10%。 福建省工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以国际标准制定者的身份进军国际市场,快速地开启了品牌国际化的征程。 福建省经信委领导表示,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支持企业参与制 (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促进全省工业产品的质量、节能、环保等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水平。 在体能、品牌和标准俱备的前提下,寻求更大发展,福建省工业企业走到广阔的国际市场上寻找新舞台。(本报记者 邓文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