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就业、鼓励创业的重要内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资料图片)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支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国家 “走出去”战略的同时,积极加大对民生等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领域的支持力度,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供融资融智支持。
截至2015年6月末,开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6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0万亿元人民币,覆盖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等近20个行业,惠及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个体经营户、农户、创业青年、城市下岗职工等各类社会群体。
坚持 “融资+融智” 完善金融社会化理念 开行对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探索始于世界银行微贷款项目。2003年,开行通过与世界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合作,率先引入并推广了微贷款技术,推动了普惠金融事业在中国的发展。项目采取 “技术+资金”模式,由开行选择中小金融机构为合作伙伴,聘请国际微贷专家为其提供无偿技术援助,并提供转贷款批发资金。经过共同努力,合作银行微贷款专业支行数量发展到104家,微贷款信贷员超过1200人,累计发放微贷款24万笔,金额超过245亿元,平均单笔贷款10万元,90%以上的客户是过去从未得到过正规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
在多年的实践中,开行以实现金融普惠为目标,以机制建设为主要方法,坚持 “融资+融智”引导和培育合作机构,形成了以金融社会化理念为核心的批发融资模式。
金融社会化是开行整合政府组织协调优势、群众民主融资优势和自身融资优势,以制度安排和利益激励发动社会各方参与,通过金融社会化整合社会资源,分解非核心的信贷工作,共防风险、共促发展。批发融资机制是用批发的方式解决零售问题,用统一的标准模式解决千家万户的共性问题。批发融资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贷款模式上,以有借款资格和承贷能力的经济组织作为借款人统借统还;二是贷款流程上,先评机制,再评客户,通过机制评审对机制建设成果和相应的制度安排进行确认;三是实现手段上,借助合作机构,增强信息的可获得性,降低信息处理的成本。
机制建设先行 推行金融社会化 机制建设是开行支持小微企业的特色做法。开行整合政府组织协调优势、群众民主监督优势和开行融资优势,推动各类合作机构建设,实施规划先行、项目储备、专家支持、民主评议、社会公示、风险分担等措施,创造性地构建公众受益、公众参与、公众监督的社会化机制和强有力的风险控制网络,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共防风险、共促发展。通过构建合作机制,既扶持了难以获得常规金融支持的融资弱势群体,重点支持了科技创新、创业就业、扶贫开发等热点难点领域的小微企业,又有效控制了信贷风险,并在引领社会资金、打通融资瓶颈、改善金融生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凝聚各方合力 构建批发贷款模式 结合我国组织化、社会化程度高的国情特点,开行将自身融资优势与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群众组织的民主监督制约优势、中小金融机构的机构网点和结算优势结合起来,依托广泛的合作机构开展业务,探索出了 “四台一会” (管理平台、借款平台、担保平台、公示平台、信用协会)的贷款模式。组织平台负责机制搭建和组织协调,借款平台承担统贷责任并协助开行开发和管理项目,担保平台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公示平台负责公示贷款信息并组织公开监督,信用协会负责对客户进行信用培育。
加大融智服务 培育各类合作机构 合作机构是机制建设的重要实施主体,承担着属地化信息收集、客户开发、初步评价等辅助工作,弥补了开行网点和人员不足的短板。开行对合作机构实行打分卡筛选和名单制管理,对违规经营、管理失范的小贷公司等合作机构设立了退出机制。开行先后对10多家商业银行以及2400多家小贷公司开展了财务、管理和微贷技术方面的无偿培训,帮助合作机构建立健全内部制度,推动业务规范运作。通过对合作机构的培育、建设、指导和监督,不仅提升了开行自身支持小微企业的能力,还促进了市场建设、信用建设和制度建设,推动了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的改善,促进了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
构建风控体系 有效管控金融风险 开行结合中国社会高度组织化的特点,建立健全以基层民主监督为基础的民主审议、社会公示、公众参与、联合监督等机制,多层次多角度引导社会公众自下而上聚焦金融风险。比如,组织工商、质检、税务、行业专家、担保公司等各方成立项目审议委员会,随机抽选委员公开民主审议,既引导社会各方参与专业化的金融活动,潜移默化形成信用文化,又杜绝了人情贷款,使得开行贷款支持的项目成为阳光项目。
解决民生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中小微企业在稳增长、扩就业、促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就业、鼓励创业的重要内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下一步,开行将坚持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业务定位,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重点围绕 “三农”、扶贫开发、健康养老、创业创新等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薄弱领域,探索以金融促进社会建设的有效方式。在经济新常态下,不断探索中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做出新贡献。
(李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