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商飞C919飞机模型。
图为CFM公司LEAP发动机。CFM公司展出的LEAP发动机备受关注,因为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机安装的就是LEAP-1C发动机。
中国商飞生产的ARJ21-700飞机模型。
中航工业生产的运-20飞机模型。
北方天途航空展出系列无人机。
总参十六所展出的系列无人直升机。
中航工业生产的歼-31飞机模型。
日前,第十六届北京国际航空展(以下简称北京航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展会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 《2015~2034年民用飞机市场预测年报》,年报指出,未来20年中国航空需求将快速增长,市场需要价值近5万亿元的干、支线客机。
此外,中国国产大飞机在展会首日获得了海外租赁第一单,国产飞机国际市场认可度正在稳步提升。
本届航展吸引了16个国家140余家展商竞相参展,展览面积近2万平方米,中国无人机首次在航展上得到全方位展示。
中国航空需求增长快于全球平均水平
年报预计,未来二十年,全球航空旅客周转量将以平均每年4.7%的速度递增,预计将有37049架新机交付,价值约48235亿美元,用以替代和支持机队的发展。
其中,涡扇支线客机的交付量约为4673架,价值超过2081亿美元;单通道喷气客机交付量将达到24144架,价值达2.25万亿美元;双通道喷气客机交付量将达8232架,总价值约2.37万亿美元。
在需求持续增加的同时,飞机平均座位数以及飞机效率将逐步提高,全球机队增长率将低于旅客周转量的增长速度。到2034年,预计全球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 41949架,是现有机队(19882架)的2.1倍。
中国商飞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杨洋特别指出,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航空需求增长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亚太地区 (含中国)将成为单通道喷气客机和双通道喷气客机的最大市场。”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商用飞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auloCesarSilva也有类似见解,他认为,中国航空业将在未来20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场。
“一带一路”为民机制造提供新机遇
2014年,中国整体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但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民航运输业完成旅客周转量6333.3亿客公里,同比增长12%;全年运输旅客3.9亿人次,同比增长10.2%。2014年,中国人均乘机次数达到0.29次,十年增长近两倍。而根据民航局规划,到2030年中国人均年乘机次数将达到1.04次。
为适应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增长,中国客机机队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4年底,中国客机机队规模达2219架。其中,涡扇支线客机119架,单通道喷气客机1865架,双通道喷气客机235架。
展望未来,杨洋指出,中国将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稳步的经济增长将带来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航空产业在实施 “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互联互通的过程中,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预计未来十年,中国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将翻番,人员和货物流通需求规模将空前发展,为沿线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航空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契机,从而为民机制造业提供新的市场机遇。
报告预计,到2034年,中国的旅客周转量将达到2.58万亿公里,年均增长率为6.8%。中国机队规模将从2014年的2429架上升到7034架。中国客机机队占全球机队的比例将由12%增长到17%,年均增长率为5.5%,远高于全球3.8%的年增长率。
综合考虑航空需求的增长及现有客机的退役情况, “未来二十年,中国市场将接收50座以上客机6218架,价值约803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5万亿元。”杨洋指出,其中,50座以上涡扇支线客机交付773架,价值347亿美元;单通道喷气客机4195架,价值3900亿美元;双通道喷气客机1250架,价值3800亿美元。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北京航展首次开辟了无人机专区,全方位展示中国目前无人机发展现状。在中航工业展区,翼龙无人机、AV-500无人直升机,VD200垂直起降无人机以及灵龙无人机备受瞩目。中航工业还展示了运20、新舟700、蛟龙600、武直10、歼31等型号机型模型。空客、波音等知名航空制造企业带来了其最新和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俄联合航空制造集团首次加盟北京航展,成为本届航展的一大热点。
(中国工业报记者 高 晨)
相关报道
通航万亿市场渐成
飞翔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对此怀有美好的憧憬,我国嫦娥奔月的神话,西方传说中长着翅膀的天使,无不体现着人类对翱翔天空的向往。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通用航空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业内专家指出,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是民航业的两翼。
但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实现低空开放,导致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明显滞后,中国民航业也无法平衡健康发展。直到2013年开始,我国才在全国范围逐步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低空空域终于逐步放开,使得长期受空管体制束缚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出现了转机。也就是在2013年,我国的通航热潮初显端倪。李克强总理曾在国务院会议上专门点题,向地方政府下放通用机场审批权限。两年来,随着政策的逐渐松绑,被视为中国最后一块“处女地”的通用航空,变得日益诱人。
另一方面,投资减速、传统产业不振、全球经济疲弱传到国内……中国经济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重要信号。新增长点培育的最重要方面,便是实现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移,推动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迈进,通过制度创新来释放改革红利。一个小飞机的升空,恰与中国经济新常态叠加。通航这一新兴产业,正在被视作新经济增长点,担当起经济转型新支点。
中国有2800多个县,像样的通用机场只有78个。参照全球通用航空发展经验,在中国2800多个县实现通用机场 “县县通”,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点。民航总局预测:到2020年我国需要各类通用航空飞机10000驾至12000驾,通用航空及其带动的产业将形成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容量。
国际经验表明,通用航空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10,就业带动比为1∶12。通航产业成为经济转型新支点,这也是通航热的内在动力。
面临行业发展机遇,地方政府及各路资本蠢蠢欲动。 “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社会资本,正在成为推动和激活通航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业内人士表示,民营资本的积极参与和发力,不仅凸显了企业家的敏锐眼光,更在另一层面,印证了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决策布局通航的前瞻性,印证了通航在河北经济转型中的重要引领和先导作用。 (李 彬)
(本版图片由中国工业报记者 高 晨 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