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着力建设内聚力和竞争力强的示范基地
安徽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内聚力和竞争力强的示范基地。目前,全省已有11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91个省级示范基地。经过近年的发展,示范基地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各基地加大投入,推动基础设施上水平、项目建设上规模、园区管理上标准,加速产业聚集。2014年,各基地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均超过60%,部分基地如无为高沟经济开发区等超过80%。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示范基地规模以上企业宽带接入率达100%,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1%,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主要环节应用步伐进一步加快,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创新驱动初见成效。2014年,示范区组建新能源汽车、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3个;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其中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数量居全国第1位。公共服务日益完善。全省示范基地内拥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300多家,主要面向示范基地及周边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工业质量检测、试验验证、管理咨询、创业辅导等技术服务类和服务环境类公共服务。 随着示范基地自身的发展壮大,在推动安徽工业转型升级、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已成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工业强省的主战场,为安徽助力长江经济带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全省11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全省比重达到31.0%;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占全省比重达到38.9%。91个省级示范基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478户,占全省63.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占全省比重达到60.1%;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占全省比重达到62.7%。 安徽省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的主要做法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以政策引导为手段 推动示范基地建设再上台阶 为加快推进安徽示范基地的建设,安徽省经信委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为方向,着力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示范基地发展环境。推动出台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入推进高成长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确定了利用安徽省在新型显示、家电等领域的优势与沿江省份联合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目标。省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省有关部门参加的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重要事项。省政府主要领导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重点建设100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经信委把100个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全委的重点工作目标,明确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以示范基地为基础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为贯彻落实中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 “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安徽省政府出台了 《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 (皖政 〔2015〕48号),指出在各类园区中、示范基地中比选确定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安徽省首批1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已发布,其中的13家开发区或产业园区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8家为安徽省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安徽省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专项引导资金,每年安排20亿~30亿元,支持基地重大项目建设、新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产业化、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及新工艺示范应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建设等。通过财政注资、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壮大省高新技术产业基金规模到200亿元以上,对基地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壮大项目予以支持,支持基地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提升示范基地产业竞争力,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智慧制造的知名品牌,形成支撑安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更好的发挥安徽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作用。 以示范基地为载体 大力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 着眼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全流域开放合作,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以工信部 《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为指导,以各示范基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为前提,主动发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产业聚集发展态势凸显,产业链条日益完善。2014年,全省1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5564个,实际到位资金7942.4亿元,增长16.9%;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23.4亿美元,同比增长15.5%。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实际到位资金超1000亿元、材料和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和家电产业实际到位资金超500亿元。 ( 龚 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