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五中全会于近日在京闭幕,并发布会议公报,公报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 “五大发展”。业内人士指出,绿色发展此次位列五个发展之一,是把绿色发展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都提到了 “美丽中国”,之前提出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现在又加上了 “美丽中国建设”,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概念。 (资料图片)
“‘十三五’环境保护能不能取得决定性、阶段性的成果,关键看工业企业能不能控制住,有没有办法。”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目前,我国重化工业进入峰值、经济转型开始加速、环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等有利因素为新时期环保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等不利因素仍是环保工作推进的最大制约。
在 《参考消息·北京参考》和 《中国名牌》杂志社日前联合举办的主题为“绿色发展新引擎”的 “2015中国循环经济十年峰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助推 “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推进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首先要做好生态设计,做好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主任周宏春认为, “在当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建构绿色产业以及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既是实现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也将成为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循环经济进入快车道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践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2015年3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发展,同时将 “绿色化”与原来的 “四化”并提,纳入 “新五化”体系中。有专家表示, “绿色化”的提出势必将为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循环经济在中国从理论研讨到探索实践,正逐渐走向完善,进入发展快车道。
国家污染物总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组长、世界绿色设计组织技术标准委员会主席夏青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在经济 “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将迎来极好的发展时机。夏青说: “节能环保产业需打绿色循环牌。绿色循环经济可以实现污染源头治理,废弃物高效利用,在消除污染物的同时创造出有市场价值的再生产力。循环经济以其绿色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夏青同时表示,在当前形势下,要高度重视 “碳耗封顶”这件大事。他说, “我们习惯于单位GDP耗碳量的相对值,因此很多工业企业没有感到碳指标的威胁,老百姓也没有感到低碳跟他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在去年年底签订的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中国承诺,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这是影响全社会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当人们在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生活质量提高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想到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怎么能推动这个?我个人的意见是首先对所有的治污工程来限制低碳。”
以污水处理厂为例, “在做规划的时候,倘若把削减污染物的总量作为建设目标,我们的污水处理厂就变成了削减污染物的工具,尽管这样做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但却少了一个考核的指标,他可以不停地要钱,可以不停地耗能源。现在全国污水处理都这样做的话,要耗费1.8%的电力,这不符合循环经济新时代的要求,所以它成为十大污染行业之一。”夏青说,我们的希望是,所有治理大气污染的、所有治理水污染的企业,首先要带头考核低碳,而不要以环保削减污染物为理由就多要钱、多要资源,现在业内有一句话,如果你拿着一吨污水、拿着一吨污泥不能给人民挣1000元,你最好不要在这个领域混了。所以为了2030年的碳耗封顶,需要改变很多资源利用的模式。
循环经济再一次被重点关注
“十二五”规划之后,国务院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中提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随着 “十三五”的临近,循环经济再一次被重点关注。
其中,资源再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潘永刚介绍说,2014年全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总体规模趋于良好发展态势,国内回收总量达到2.16亿吨,产业产值突破6000亿元。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推进,2014年,一些回收企业主动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尝试出新型回收模式,出现了 “盈创回收”等互联网回收平台;一些企业突破资本困局,与资本市场展开联姻,行业出现了并购、重组、上市浪潮。正是通过创新性举措,2014年行业总体规模取得逆势增长,显示出循环经济模式的生命力。
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在对比了各国的循环经济计划之后表示,中国推行循环经济,既是节能减排和走向绿色的战略设计,又是最大程度获取“可持续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明智选择。
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 “新常态”,绿色金融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实现绿色转型的动力源泉。周宏春表示,绿色金融既是绿色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也将成为 “十三五”金融规划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绿色产业、绿色经济为切入,研究制定差异化的绿色信贷政策是当前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方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杨松堂介绍,邮储银行绿色信贷已占全行公司贷款余额的15%以上,主要用于国家智能电网改造、水电、核电、太阳能等清洁与新能源项目建设。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可持续金融项目总监孙轶颋指出,目前多数金融机构正以 《能效信贷指引》为依据,通过绿色信贷、绿色金融债以及以能效信贷为基础资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等工作业务倒逼 “两高一资”产业进行绿色转型,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事实上,绿色保险与绿色证券在我国目前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绿色金融仍以信贷为主,许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与会专家认为,以绿色债券、社会责任投资等为主的绿色金融创新手段将成为 “十三五”金融创新的新亮点。
据 《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中的估算,未来绿色产业的投资每年需要2万亿元以上,占GDP的3%。不过,相较目前政府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投资,绿色产业所需资金尚存巨大缺口。
相比绿色信贷间接的融资方式,直接融资方式的绿色债券业务能够有效提高社会资金的募集效率,有效解决银行机构绿色授信的期限错配问题,为银行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对绿色债券有特别偏好的投资者也将直接降低融资成本。
绿色金融将成为金融 “十三五”规划当中的重要内容。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此前在公开场合表示,明确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定位、政策框架和重点领域,推动更多正向激励的绿色金融政策落地生根已成为新共识。
“全面建构绿色金融制度是实现国家绿色转型的制度基石,在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绿色金融资源配置的作用至关重要。”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强调,需尽快建立绿色金融相关的法律体系,将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等纳入其中。同时,还要推广建立银行机构的绿色体系,强化财政和金融监管部门对绿色金融产品的支持力度。
此外,还需积极利用互联网提高社会资本进入绿色金融体系的效率。专家表示,互联网技术提升了市场配置资源的质量与效率,能有效提高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效率,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的现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资金风险。而且,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提升,受制于价格机制,传统能源企业市场压力渐增,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融资手段,引导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展现中国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实践成果,推动循环经济大跨步向前发展,经过权威专家推选,峰会同期发布了 “循环经济时代人物”以及 “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优秀城市、区县、企业”。其中,夏青、牛文元、贾峰、程会强等入选循环经济时代人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石化、加多宝、通用磨坊、黑龙江尾山农场等入选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优秀企业;北京市海淀区、丰台区,四川省广安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等入选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优秀城市及区县。(中国工业报记者 司建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