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安全护航 应急通信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应急通信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刘占霞在卫星应急通信联盟专场圆桌会议上对我国应急通信发展现状做了介绍,她指出,现阶段,我国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包括预案体系、体质机制、法规制度;应急产业初步形成;应急通信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在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刘占霞表示,我国应急通信目前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应急通信的装备水平有待提高、新技术在应急通信领域的应用有待改善。 应急通信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阶段,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自然灾害处于多发频发期,重特大事故灾难时有发生,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增大,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其中,仅2014年我国就有2.4亿人次遭受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3400亿元,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而保持信息通畅是抢险救灾的关键保障,应急通信是支持预防准备 (事前)、监测预警 (事发)、处置救援 (事中)、恢复重建 (事后)等应急管理的各个环节快速、高效、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应急通信被广泛应用于抗灾减灾、突发事件、重大活动、新闻采集、国防军事等各个方面。与地面通信系统相比,卫星通信在覆盖区域、传输能力、应用种类、建设速度、操作搬移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因而成为应急通信的主要支撑方式。 近年来,应急通信在重大灾难救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数据统计,从1950~2011年,我国累计发生森林火灾79.4万起 (年均1.3万起)。由于我国的重特大森林火灾,大多发生在偏远的高山、密林地区,这些地区大都地面无有线通信链路、无公共移动通信网可以利用。因此卫星通信在灾害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中心处长蒋岳新指出,现代卫星应急通信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森林火灾扑救中的 “耳聋”的瓶颈,建立起了扑火前指与后方指挥中心的视频、语音和网络链路,实现了前后方防火指挥系统的一体化。 蒋岳新介绍,基于海事卫星(BGAN)和VSAT系统组建的 “全国森林防火应急通信网”具有强大的多媒体通信功能,可在我国境内任何地域提供互联网接入、中国森林防火网连接,实时高清视频、语音通讯,数据传输,且整个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的特点,从而全面提升了火场多媒体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为各级指挥中心在第一时间全面了解火场情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系统是火场多媒体卫星通信等系统的配套设备,火场工作组领导根据需要从地面前往扑火现场指挥时,技术保障人员携带BGAN卫星终端、火场多媒体信息机载传输系统移动接收端,以及和火场侦察辅助标绘系统一同前往,利用该系统建立起前指与国家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的语音和视频通信链路,同时与火场多媒体信息机载传输系统移动接收端相连,可与侦察飞机进行通信联络,接收火场实时视频图像,并可将图像传送至国家森林防火指挥中心。 应急通信发展任重道远 尽管我国应急通信在各种灾害的应急救援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刘占霞认为我国应急通信未来的路仍然任重道远。目前,我国应急通信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应急通信的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多部门综合协调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政府的支持力量也相对薄弱,影响管理效能的发挥。二是应急通信的装备水平有待提高,通信能力和覆盖范围有待完善。目前急需配备和发展与公众通信网相适应的先进、小型、便捷、适应性强、可独立应急通信的装备。三是新技术在应急通信领域的应用有待提高。应急通信与目前公网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应急通信的标准也不完善。 中国联通高级工程师吴时东在圆桌论坛上也指出,应急通信中卫星应用面临着卫星传输速率不足的问题。他指出,卫星通信技术在逐步发展,但是步伐远远落后于现有的通信技术,相比地面光缆1000M以上的传输速率,卫星通信传输速率差距明显。目前应急通信卫星应用还停留在2~8M速率,只能满足2G基站中继需求。 针对问题,刘占霞对我国应急通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国家应急通信顶层设计。统筹考虑应急通信保障需求,促进应急通信网络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应急通信为各部门、各行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可靠的服务保障。 二是,优化应急通信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应急通信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提升应急指挥能力及互联互通能力、加强公众通信网、公用应急通信网和部门应急通信网能力建设、加强应急装备、储备和队伍建设、加快应急通信产业链发展。 三是,加速新技术在应急通信体系的应用。形成专业齐全,水平先进的应急通信技术支撑能力。 (中国工业报记者 于 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