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赣州产业基地一角。
2012年10月1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国机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南昌签署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的 《战略合作协议》。2013年1月31日,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以下简称中汽零)与赣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6年10月26日上午,中汽零检测部副部长郭鹏鹍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中国汽车零部件 (赣州)产业基地总体规划愿景和目标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现有产业基础为依托,以汽车及零部件研发检测为先导,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引擎,打造集研发检测、商贸物流、汽车零部件制造、新能源与改装车制造 (含场地车)于一体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目前该基地正在建设中。
汽车零部件是赣州主导产业之一 郭鹏鹍说,赣州市形成了有色金属及新材料、机械制造、食品加工、非金属矿及新材料、轻纺工业、电子电器等六大主导产业。其中,以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产业为主的机械制造业是赣州工业的传统产业,也是市政府确定的主导产业之一,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部分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赣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形成了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汽车零部件生产集群,零部件种类相对齐全。已具备年生产各种改装汽车 (含场地车)5000辆,汽车变速箱80万台 (套),汽车 (摩托车)齿轮制造1300万件,叉车变速箱4万台 (套)、汽车同步器200万套、各种拨叉 (轴)300万件、精密锻件7000吨的生产能力。
赣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主要围绕格特拉克 (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赣州分公司、格特拉克 (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于都分公司、赣州经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赣州群星机械有限公司、赣州五环机器有限责任公司、赣州江环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江西南方改装车有限公司、兴国齿轮箱拨叉有限公司、孚能科技 (赣州)有限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展开布局。整车制造企业5户,动力电池企业3户,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企业2户,蓄电池企业1户,微型电机企业1户,汽车零部件及其配套企业43户。主要产品包括:改装汽车 (含场地车)、汽车 (含叉车、低速货车)变速箱、摩托车齿轮以及锂离子动力电池。
截止2012年底,赣州市已拥有4家中外合资企业 ,格特拉克 (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公司和格特拉克 (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于都分公司是合资 (德系),孚能科技 (赣州)有限公司是外商独资 (美系),万宝至马达 (江西)有限公司是外商独资 (日系)。由于零部件产业重视实行模块化及体系化供货,所以这些企业的上下游产业及企业也将随之跟进投入,这将使赣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技术上得以提升,并促进外资主机厂直接或间接采购。
产业提升空间较大 郭鹏鹍认为,赣州市培育和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汽车及配套产业,虽然基础较好、潜力较大,但也面临规模偏小、整车不强、配套不齐、技术缺乏、发展滞后等问题。
汽车产业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赣州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多属于个体私营企业,受场地、设备条件制约,难以形成集约经济。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低下,受专业化分工不足影响,存在着 “大而全”现象。现有企业之间缺乏联合,导致产品重复生产,往返运输成本加大,使本地配套产品优势丧失。
赣州市现有的 5家整车制造厂,有3家为改装车生产企业,1家为低速汽车生产企业,1家为场地车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为市场竞争激烈的低端汽车。
赣州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行业的产品和技术虽有一定亮点,但企业大都没有研发机构,系统开发能力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发明专利很少,特别是整车制造企业没有掌握汽车生产的核心技术,一些专业化配套小企业,大部分采用的还是常规技术和工艺,生产效率不高。
行业配套体系还在建立或完善之中,作为机械制造业的基础工艺——铸造、锻造产能较低,难以满足市内龙头企业的生产需要,冲压、电镀、模具、五金加工几乎是空白,致使大量的协作件、毛坯件、包装件要到外省协作解决。
中汽零入驻拉动产业集聚 中国汽车零部件赣州项目的入驻,对赣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起到拉动作用。首先,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和产业组织的协调职能,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出系统规划,明确了发展重点、技术开发的优先顺序及产业整合方向。
其次,调整和完善现行汽车产业政策。从注重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上入手,统筹发展,构建技术创新链。
第三,促进整零之间、零零之间建立协同创新、共赢发展的关系。政府运用资源配置手段引导企业形成产业供应链,并围绕产业链部署技术创新链。
第四,合理规划汽车零部件企业集聚区域和产业园的产品布局,引导具有上下游配套关系的企业共同研发核心零部件,建立汽车零部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中国工业报记者 金国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