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行业整体低迷 加强设计或能救市
手表制造业在过去一直都是科技最前沿的代表产业之一,手表被称为世界五大精密仪器制造业,一个国家能否生产手表,也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是否达到了先进水平。1955年,我国第一批国产手表品牌海鸥、上海、东风等机械表诞生,标志着中国拥有了自主钟表制造技术。但随着80年代日本石英电子表的诞生,包括中国、瑞士在内的传统机械表生产商受到强烈冲击。当时瑞士制表业从业人员从巅峰9万人下降到3万人。 近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钟表行业再受冲击。据无时尚中文网的报道称,2016年,瑞表出口产值9.9%至194.051亿瑞士法郎,连续两年下滑,仅好于2009年金融危机时22.3%的跌幅,连续18个月下跌的态势历史罕见,且出口量亦创7年最低纪录,而出口产值也为5年来最差表现。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钟表行业该如何调结构抓升级、谋求持续发展,打出中国品牌是摆在业界面前的首要问题。 中国创造 低迷之下求生存 钟表消费增速明显回落和制造成本的不断上升,也让中国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据中国钟表协会对全国251家营收在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钟表企业统计显示,2016年1~10月,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30.8亿元,同比增长5%;由于成本的增长快于收入,累计完成利润总额则同比下降8.5%。其中亏损企业54家,占21.5%,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同比增加13.2%。 尽管市场低迷、销售萎缩,但是钟表企业面对困难主动出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质量,增加网络销售比重,取得较好效果。 据中国钟表协会2016年8月1日公布的《中国钟表行业 “十三五”规划》显示, “十二五”期间,我国建成 “海鸥”、 “飞亚达”、“罗西尼”、 “天奥”4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另外建成 “海鸥”、 “飞亚达”2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陀飞轮、万年历、三问等多功能机械表机心设计和精细加工技术有显著突破,多家企业能实现小批量生产,接近国际水平。 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出口成品表7亿只,占世界出口量的80%,在世界日用消费钟表市场占主导地位;国产表己占销售总金额的47%,部分高端产品已进入世界高端手表市场。 加强设计 看准中国市场 此前,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曾表示,中国香港、美国和中国大陆是瑞表出口的三大主战场,然而由于人民币对港币的汇率下跌,大大影响了大陆客在香港的购买能力,导致香港市场最为惨烈;而美国市场也由于受到大选的影响,市场状况及其不稳定;唯有中国大陆市场,受到了该组织的连续夸赞。 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的此番评价,是否也同样适用中国的钟表行业,这有待专业人士的分析,但这是否也预示着,中国大陆是一块儿“被觊夺的肥肉”。在一向傲娇的苹果公司都开始推出 “中国风”来迎合中国消费者的时代,工业设计或许真的可以拉上钟表行业一把。 以天津海鸥为例,海鸥作为中国第一支手表的生产者,一直以来以自主研发的机芯著称,其生产的 “三问表”、 “万年历表”、 “两轴陀飞轮表”和 “2.5毫米薄型自动表”等高端技术产品只有瑞士几家顶级钟表企业才能生产。 但也有言论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海鸥”为代表的制表企业往往 “重内不重外”,忽视了外观设计对于一个产品整体的重要性。而如今,海鸥建立起工业设计中心,将工业设计理念及美学概念融入到腕表的设计中,追求 “内外兼具”。 海鸥表业集团产学研成果 “润世”水墨双鱼手表,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创意灵感,将视错觉的理念安放于秒针之上,两条游鱼融入表盘之中,使之在纯机械结构的手表上演绎动画效果。简约、时尚、现代、有活力,以此理念设计的产品也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以及行业内的认可。 关注年轻人 避免青黄不接 “腕表设计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计时工具,消费者在选择腕表的时候已经更多的考虑其文化认同和附加价值”,海鸥 “润世”手表设计师宋新宇如此理解, “让手表可以自己讲故事,让佩戴者在观看的时候可以有更多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的确,如今的小宗商品的消费主力人群普遍向80、90后转移,在互联网时代下活跃的人群,对于商品的选择更多元。购买一个产品的动机也千奇百怪,性价比、明星效应或许只是单单为了满足搭配需求。一个品牌传递的信息观念,如果与当下的消费主力人群不能同频,就很难占据市场。 如今的消费者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电子产品身上,大部分的信息也来源于网络,电子设备的设计风格影响权重就越来越高。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及高科技企业本身是由年轻一代在创立,由此可见,只有年轻人更懂年轻人。 纵观整个钟表行业,国产钟表企业在品牌形象传达上,鲜有这方面的转变。年轻一代的工业设计师、外观设计师都极度缺乏,这是行业的痛点。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让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避免青黄不接、敝帚自珍,或许可以与消费者更贴心的交流。 还以天津海鸥为例,海鸥正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化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产学研合作平台、跨领域合作平台、品牌宣传推广平台、社会服务与培训平台、行业内合作平台、国际间合作平台等六大主体平台,着力培育一支国际一流的创新设计人才团队,保障工业设计中心全方位、宽领域、高效率的运行。 广泛的合作,倾听更多主流消费者的声音,培养一批可以与消费者直接心灵沟通的生产设计者,说起来似乎简单,但在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企业是否能静下心来潜心培育接班人,需要企业家们认真权衡和思考。 (中国工业报记者 高明静 通讯员 满锐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