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资源瓶颈 湖南风电产业进入上升期
近年来,湖南风电产业突破资源瓶颈,因地制宜铺开特色化道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湖南省风电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建成风电场44个、容量达225万千瓦,在建风电项目50个、容量达250万千瓦,另有核准待建及开展前期工作项目约500万千瓦。 目前,湖南风电产业克服环境、市场等诸多制约因素,已经形成集风电整机商、咨询设计机构、施工企业、投资商,以及叶片、变电设备、电线电缆零部件制造商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包括设计咨询、产品研发、装备制造、风场建设、电力输送的产业体系,产业聚集效应显著,进入发力上升期。 风电产业方兴未艾 时间回溯到2007年,彼时南车株洲所WT1650风机在湖南省郴州江华并网发电,开启湖南省大型风力发电的序幕;2009年,湖南省首个大型风电场——郴州仰天湖风电场33台机组并网发电,系低风速风电的先驱者。 从湖南省能源结构数据亦可看出湖南风电装机正步入发展 “快车道”。2016年风电装机容量占湖南省装机总量的5.26%,比2010年提高5.13个百分点。2016年风电发电量占湖南省发电量的2.95%,比2010年提高2.92个百分点。 当下,以中车风电、湘电风能、三一重能为代表的风电整机商,以中南勘测设计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为代表的风电咨询设计机构,以湖南火电、湖南建工为代表的风电施工企业,以华电、华能等发电集团为代表的投资商已成为推动湖南风电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而湖南风电产业发展最为迅猛的 “急先锋”则非株洲莫属。 据了解,株洲近年来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风电企业,形成了以中车株洲所为代表,以具备 “高铁基因”的风电叶片、变流器、发电机、齿轮箱等零部件为主的较为完整的风电产业集群。2016年,株洲市风电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近100亿元。 “下阶段,株洲将以打造 ‘株洲·中国动力谷’为抓手,加快构建以风电产业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战略联盟,着力增强风电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株洲市委副书记、株洲市市长阳卫国向中国工业报记者介绍。 资源瓶颈限制发展 尽管湖南风电产业起色较好,但仍受资源瓶颈掣肘。 据三一重能研究院的研究表明,湖南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涵盖山地风电、丘陵风电、平原风电三种类型,总体属于低风速的区域。山地风电风速低、多风向、湍流大、切便大、灾害众多、地形和地质复杂,因此成本相对较高。在湖南区域,如果要达到10%的收益率,风机利用有效小时要达到1750小时以上。如果要达到14%、15%的收益率,风机利用有效小时就必须达到1900小时以上。 而山地风电对风电场及整机设计都具有较高要求。长叶片、高塔筒是提升低风速风场发电量比较直接的途径,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提升风机自学习能力、优化风机智能控制系统来提升风机作为一个整体的性能。 此外,山区风电地形复杂多变,一个风电场区内至少应布局两座以上的测风塔,并且观测期限不少于1个完整年。如果要追求项目预期投资回报率,前期充分的测风不可或缺。 同时, “看不见的手”也在影响着低速风电开发。由于叶片加大、塔筒增高,设备安装难度加大,在这种状况下,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开发商压力,风电整机价格仍在下降,这影响到整个湖南风电制造行业的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 “一头是受到开发商的压力,一头是受到零部件供应商的挤压,风电整机单位千瓦价格已经从2000年的12000元下降到现在的4000元以下。”相关业内人士向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 特色化道路披荆斩棘 资源的掣肘并不能收束湖南风电的发展。2016年,湖南风电累计发电量39.3亿千万时,较2015年增加76.45%;设备利用小时为2124小时,较2015年增加0.46%。 面对低风速风能资源分散、大规模集中连片开发难以为继的难题,湖南风电选择散开发、就近接入、本地消纳的特色化发展道路。湖南风机企业和设计院所从整体解决方案着手,实现从卖设备到卖服务的转变,从单一供应向综合处置的转变,全面提升综合技术水平。 得益于此,湖南的风电技术研发也不断取得突破。中车株洲所把轨道交通方面积累的成熟研发经验移植到风电机组产品中,在高海拔和低风速市场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湘电风能拥有国家风力发电研发 (实验)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三一重能提出低风速大叶片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株洲时代新材在叶片设计、成型工艺、工艺装备以及材料技术研发等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中南勘测设计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两大设计院在南方陆上超低速山地风电项目规划设计、总承包及建设运营等方面建树颇多;中南大学、湘南大学先后承担一批风电产学研项目,且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已运用于风电设备。 低风速技术的进步又带动风电量的上升,湖南可开发风电量跃升至2000万千瓦以上,这意味着有超过八成的风电资源还有待开发,一举扭转昔日风资源优势不突出的局面。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如今,湖南风电已经稳步进入上升发力期。 “中车正在推进1+N+1的产业发展战略,其中风电产业是作为轨道交通之外的第二支柱产业进行打造,在株洲市已经形成以中车株洲所风电整机、风电叶片为代表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根据规划目标,到2020年中车风电整机年销售收入要突破100亿元。目前可经济开发的最低风速为5米/秒,随着新机组的发布,4.8米/秒的风资源也将具备经济开发价值。”中车株洲所副总经理范宝林说。 (中国工业报记者 石峰 通讯员 徐莫)
|